给销售经理打电话一问,果然如此。从上班到现在,电话就没停过。总共卖出去了十九万本。而且都是货款两清。
发生什么事儿了?难道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初赛第一名的名头就这么好用?陶应双疑惑不已。
“陶总,《窗边的小豆豆》给我来六百本。”正想着,电话又打过来了,不出意外还是要书的。
“刘总,你这都把我搞糊涂了。上次你不是订了两百本吗,怎么就卖完了?”这次陶应双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旁敲侧击的问道。
“你不知道,今天一大早就有几十号人排队要买《窗边的小豆豆》。这些人走后,每隔几分钟就有人过来买。我那点存货估计连中午都撑不到。我打听了,这些人大多都是孩子的家长。他们说在网上看到大家都在说七夜的新书很适合儿童观看,准备买回家给孩子看。陶总,这次你可要发达了,以后别忘了兄弟我呀。”
网上?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陶应双敷衍了他几句就挂断电话。打开电脑一搜,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这事要从两方面说起。第一个方面是朱子清在接受大江报专访的时候说过,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书的内容也非常温馨,适合孩子观看。
七夜童话的最大受众就是孩子们,家长对他也初步建立了信任。现在他说新书适合孩子观看。很多家长就在第一时间购买了这本书。
这些买书的家长通常会自己先把书大略翻了一遍,已确定是否适合讲给孩子听。结果自然是肯定的。部分家长看完后跑到亲子网站上分享自己的心得。七夜在童话界的口碑和部分家长的推荐,两相结合很是吸引了一大批家长们。
第二个方面还要从《儿童文学》说起。朱子清获得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初赛第一名,他们身为合作对象,自然是大肆宣传。和陶应双的出版社一样,他们的官网也挂上了大红横幅。
和陶应双出版社不同的是,作为第二本销量突破两百万的杂志,它的官网访问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建立了七夜童话版块之后,朱子清很大一部分粉丝都集中在了这里。
喜欢七夜童话的人看到这个这个消息之后,是如何的兴奋可想而知。很多人自发的跑到别处帮他做起了宣传。
在这种氛围下,朱子清的新书也很快走入大家的视线。当亲自网站上关于新书的口碑传回来的时候,自然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
这两个原因,就是造成新书销量提前爆发的主要原因。这一天,《窗边的小豆豆》销量轻松突破十万,达到了十七万。而陶应双那边库存的四十万本也大部分被书商买走。
五十万,是陶应双预估的最终销量,在印刷的时候他还曾犹豫过。可没想到事情这么疯狂,只用了两天就卖出去了一半。剩下的这些肯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后勤部吗?现在给我联系印刷厂,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加印五十万,不,一百万册出来。”
就在陶应双为自己的保守感到后悔的时候,朱子清家里也发生了小争执。
“你想一个人去明珠市?不可能。长这么大你连县城都没出过,一个人跑到明珠,我和你爸怎么放心。”朱妈妈斥道。
“那你们两个谁有空?这次去参加比赛哪怕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也要呆一个星期。如果留到最后一轮,那就是一个多月。我爸商店刚开业,肯定离不开……”
“我去。”
“你带的是初三毕业班吧?这个学期地理就要评级考试了。这可是关系到上百个学生的升学大事。你身为老师离得开吗?”看着一副没商量的朱妈妈,朱子清颇为头疼的揉了揉脑门。
今天放学一回家,就被朱妈妈逮住询问去明珠市参加比赛的事情。当他把准备单独去明珠市的计划说出来后,遭到了朱妈妈的强烈反对。朱爸爸虽然没说什么,不过看表情也知道,他也不同意自己的想法。
倒不是他不想让朱爸爸朱妈妈一起去,而是确实不方便。朱爸爸的超市刚刚开业,二十多万砸进去,这要是一个多月不开业。就全毁了。朱妈妈的情况也正如朱子清所说,带着毕业班确实不好离开。
“再说我去那边也不是一个人。林宝儿的舅舅就在明珠市。我们已经和他联系过,到时候到时候吃住都在他家里。”朱子清只能搬出杀手锏。
“林宝儿的舅舅?”朱妈妈脸色缓和了很多。
“对,林宝儿家就是明珠市的,这你知道的。”
林宝儿,朱妈妈再熟悉不过了。对这个漂亮懂事又聪慧过人的小姑娘特别喜欢。而且朱爸爸的超市还是林妈妈帮忙找的,就在她家小区门口。所以朱爸爸朱妈妈对她们家很是信任。
“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在和林宝儿谈恋爱?”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