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今传釉里红,唐窑独着百年中;暗然淡简温而理,都识先生尚古风。
雕作从来枉作劳,更嗤桃核刻牛毛;圣朝器服惟坚朴,又使矜奇到若曹。
《陶歌》(选二首)——清·龚鉽
要说对珐琅器的了解,高泽在《红楼梦》第五三回就有看到:“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干爷的书架上还有两本清代人所着的书中写到了珐琅器,沉初的《西清笔记·纪庶品》:“时始禁止珐琅作坊,内府珐琅器,亦有付钱局者。”二石生的《十洲春语》卷上:“如宴客缀锦阁下,携十锦珐琅杯,宣牙牌令。”
爷爷跟他讲过好多瓷器方面的知识,他自己有段时间在两位爷爷的指导下也专门的研究过瓷器,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
画珐琅技术自传入我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备受推崇,制作的珐琅彩器物也非常多,当时宫中珐琅器物上的绘画工作多由画院人士兼任,以国画格调工笔绘制,纹饰有人物、花鸟、风景、建筑等,因此珐琅彩的风格兼具西洋与传统于一体。
爷爷跟他说过,比较起来,这三朝作品的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
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珐琅彩是我国瓷器生产工艺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产物,堪称我国古代彩绘瓷器中的佼佼者,也是所有瓷器中出身最为高贵的。
在珐琅彩诞生之前,明清两代的宫廷用瓷,全部由瓷都烧造后运至京城。唯有珐琅彩,是在瓷都官窑中先挑选最为优质的素器,运到清朝的宫廷造办处,再由宫廷画师绘画后进行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所以说,精美的珐琅彩瓷的创造和发展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对瓷器的独特爱好有着直接关系。
珐琅彩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成本高,产量低,属于专供皇帝和皇后玩赏的艺术珍品。都由宫廷画家同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清宫造办处和圆明园造办处内完成,几乎都是适合把玩的小件器物,不见大器。珐琅彩的烧造受到宫廷的极严格控制,致使珐琅彩成为清代瓷器中最为名贵的品种。
可以说珐琅彩是集非常多的工艺于一身,而且无论从素胎还是珐琅釉料或是,宫廷艺人的制作技术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珐琅彩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在康乾时期,习惯上将彩绘精细入微、画面多配以诗、印,并有料书乾隆帝年号款的珐琅彩瓷称为“古月轩”瓷,是当时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古月轩”指何物,在清末已众说纷纭了,今人更是无据可依,至于为什么叫“古月轩”,至今尚无定论。
高泽在清末的那本非常有名的《饮流斋说瓷》中见过有几种说法:“古月轩凡三说:一谓古月属于乾隆之轩名,画工为金成字旭映者也;一谓古月轩系胡姓人,精画料器,而乾隆御制仿之也;一谓古月为清帝轩名,不专属乾隆,历代精制之品,均藏于是轩也。三说者,所闻异词,所传闻又异词。”
而清宫内府其实并无“古月轩”,各种传说显系讹传。
到了民*国时期,着名的古玩商人赵汝珍在其专着《古玩指南》一书中,根据自身条件详细研究,并且总结前人之说,确定“古月轩”就是珐琅釉及珐琅彩之瓷或料器也。同时,他也认为“古月轩”之瓷器、料器康熙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古月轩”之款却在乾隆时出现,故“古月轩”主人,是乾隆时人也。
这本书高泽也曾经看过几遍的,爷爷就是拿来给他做入门之用的,他也是看过这本书之后,才对古玩有了兴趣的。
但在近现代出版发行的一些书上,高泽也看到过不同的说法,有些人就认为,“古月轩”是宫廷里退休返家的师傅,在回家后自己开设的小窑烧制。更有说“古月轩”纯属晚清民间子虚乌有的传说,从未有过"古月轩"料器,是出自古玩商的臆造。并无真正来历。
在高泽看来,这些说法有的完全是错的,有的却不全面。据目前所见实物和史料,可以断定“古月轩”不是乾隆或清代所有皇帝的佚名。“古月轩”也不是某位胡姓工匠把姓一分为二,即使真的有某位工匠制作料器或瓷器相当精美,大清皇帝也不会把他的轩号移植到宫里。
“古月轩”三字其实是当时雍正、乾隆二朝的内务府主事海望的得意之作。雍正朝珐琅彩器已经出现,并属官窑制品,而雍正帝却没有想好此类珐琅彩器如何命名落款,于是就将落款之事交给了当时的内务府主事海望办理。
珐琅彩本身烧制就已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自然炸裂,一个带着官窑款的物件在皇上手中把玩的时候自然出现裂纹,自然让人感到十分尴尬,就是皇帝想发火也无从下手,所以雍正帝才想另起一名,代替官窑款。
此款既要体现皇家气派,又要表现器物之美,虽然此事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也极为伤脑筋,所以才将命名落款之事交与内务府主事海望。
而“古月轩”正是海望在圆明园之中观月赏景之时的奇思妙想,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古月轩”其实是海望一语双关,“古月”是海望巧妙地将自己名字寄于其中。
不过这也不过是清代的史料中有限的不完整的记载,并不能说明什么,所以说“古月轩”至今仍是文物、博物馆和工艺美术界难以诠释的谜团。
画面有立体感,工巧精细、富丽堂皇的“古月轩”瓷器的烧制难点主要在于釉色温度和料胎的熔点几乎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匠师严格掌握炉温和料胎薄厚。
而且一件“古月轩”成品要经过数次着色,反复彩烧,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古月轩”成品工艺精良、图案别致、多配以两句或四句小诗,器物上还有“古月轩”三字款式和烧制年代。它是集诗、书、画于一体,堪称清代工艺品中的佳作,自从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高泽记得干爷那儿就有一只“古月轩”的鼻烟壶,干爷当个宝贝似的,虽然时常拿出来把玩,可是一见到高泽来了,马上就收了起来,高泽对此背地也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虽然他敲诈过干爷的一只粉彩鼻烟壶,但也不必如此防着他吧,嘿嘿,早晚得从干爷那儿给弄过来玩玩,嘿嘿,坏水又来了!王五爷您可要当心了。
高泽依稀还记得那只“古月轩”的料胎画珐琅青梅竹马鼻烟壶,大概有五、六公分高吧,壶呈扁瓶形,直口,椭圆形平足。玻璃料胎彩绘,透明料晶莹剔透,壶身通体描绘着从乱石中盛开出来的牡丹花、竹子、梅花,梅树一株,梅枝舒展,梅花和花蕾分布其间,同根生竹枝,竹叶苍劲,旁饰秀石和两朵牡丹。底部红珐琅彩书“古月轩”三字楷书款。
竹和梅比喻“青梅竹马”。李白诗《长干行》:“郎骑竹马来,逸床弄青梅。**长千里,两小无谦猜。”竹与梅寓意“夫妻”,亦能傲风雪,也是坚贞、高洁的象征。牡丹被誉为中国的国花,由于它的雍容与华贵,祥和与大气,被世人所认可和喜爱。此壶构图简洁巧妙,匠心独运。壶中内壁残留少许鼻烟,保存完好,实属难得。
“古月轩”三字其实是当时雍正、乾隆二朝的内务府主事海望的得意之作。干爷那只鼻烟壶工艺精湛,绘画细腻,画工不可一般而论,匠心独具,出自内府工坊,应为清宫海望烧造的真品。
高泽一想到这儿,心里就盘算开了,爷爷好像也有一个“古月轩”的鼻烟壶,他记得好像就放在爷爷房间里唯一有锁的抽屉里,有几次,爷爷让他帮忙拿东西的时候看到过,那是蓝料画珐琅梅鹤图的鼻烟壶。
那个鼻烟壶体小扁圆,胎体晶莹失透。通体彩绘梅花仙鹤,绘工精致,设色妍丽,花卉图案纤细繁复,色彩鲜润有层次。底部蓝料书“古月轩”三字楷书款。那种雍容华贵、色彩艳丽的气质让高泽心生爱意,跟爷爷要过几次,也没能成功。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