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正规的学院派,说起来一条一条的,条理清晰,井然有序的,以前,家里的两位老爷子可没有这么详细的讲解过,看来,在理论上,师傅就比爷爷他们高明多了。
师傅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高泽只得认真听讲。“第五要练笔画。你是练过书法的,应该也是从楷书练起,但我看你的字有不少运笔的规则都不太对,只记住了顿笔。结果有的字写出来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你既然跟我学字,就要按照的方法来,记住我的话:抓住字形,取消顿笔。”
高泽可能暂时还不能完全消化师傅话里的意思,只是若有所思却又有些茫然的点着头,好像师傅的观点跟他以前所接受的有些冲突啊?
赵老爷子当然知道高泽的疑惑,他也没有立刻给他答疑解惑,心里有问题,才会处处留心的却寻求答案,才会想着要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
“好了,今天,我就跟你说到这儿,下次我还要跟你讲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还有包括你在内的大多数人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赵老爷子讲起书法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方法也是比较的新颖,是高泽这种野路子的从来没见过的,这让他的兴趣顿时大了起来。
“小泽啊,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练好书法,还得有好的文房之物,来,来,来,看看为师给你准备的东西,以后就是你的专用之物了。”赵老爷子想得真是太周全了,连这些都给准备好了,直让高泽一阵感动,师傅真是太好了!
外间还没看清楚呢,就让师傅给拉进了里间。
里面其实挺简单朴素的,一张床、一个床头柜、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大书架,其它也没什么引人之处,要说让人留意的也就是桌子边上的大缸了,咦,桌子上还有个小缸呢!
当然,高泽最先注意到的还是一幅字,应该也是师傅的作品了,“外若难入目之陋室,实则存青史巧工之天堂。墨染生宣,绽开点点蓬莱;瓷玉细捧,烛光瞑瞑相望,掩卷虚阁,闪烁诗禅荧煌。紫陌九衢,欲观红日西晡,一方天地为玄黄”。
好字,好词,好意境呀!好一首《舍赋》啊!用“颜体”写来,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倒是把师傅所居之所、所处之境描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这更让高泽学好“颜体”之心愈加强烈。
这幅字又让高泽驻足观摩了良久,看到精彩处,手舞足蹈,自然是痴痴呆呆,状若疯癫。
赵老爷子自然明白痴迷之人的感觉,当日他自己不也是如此的神态吗?
待高泽回过神来,见师傅已经坐在椅子上,望着自己出神呢!
高泽稍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让师傅等了自己好长时间,真是“罪过、罪过”!赵老爷子却是神态自若,没有丝毫的不满。
里屋那一排摆满了长短不一的书画的书架上竟然也摆放了几盆高泽叫不上名字的绿色植物,直让高泽感叹,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啊?这屋里的味道如此的浓烈,空气如此的浑浊,居然还能生长的如此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真是不错啊!
高泽进屋也有好一阵了,鼻子总算是适应了这样的环境,要不然,非得出洋相不可。
桌子上的不是缸,是笔海,还是个哥釉青花釉里红大笔海,广口束腰,口略大于底,泥鳅背圈足。包浆润泽浑厚,哥釉鱼子纹地绘青花牧童,山峦,柳树。釉里红花树为点睛之笔,使画面变得活跃起来。一派夏日牧归的景象。只是口沿上有一小块釉剥落了,别的倒是非常的好。
高泽对瓷器有一种天然的敏感,一上手,他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是一件清中期的老的器物,从其传世使用的痕迹和自然的包浆,都非常的明显,器型比例庄重大气,绘画的传统功力也很高。
青花发色深沉浓郁,色料古老天然,底部的修整中规中矩,从边缘向内微凹的走向体现了工艺传承的细腻;釉面莹润显示为燃柴窑的气氛,胎釉结合处自然溢黄,处处都显示真品无疑,应该为清中期比较好的物件。
高泽为了证实一下自己的判断,就把自己的鉴定结果告诉了师傅,果然,赵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徒弟,厉害啊,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好东西。
看来,自己送到林老头那儿的东西,肯定也是被他不费吹灰之力收入囊中的,有这样一个好徒弟,以后捡漏的机会可就多了,说不定院子里的那堆废品里就有好东西呢!
拿起桌上的一支毛笔,递给了高泽,说:“小泽啊,看看,这支笔,你可满意啊?”
高泽闻言接过,细看之下,吃了一惊,此笔以象牙做柄,笔头以朱砂染色绘作夔龙纹饰,制式规整,造型古朴。
嗯,还有刻字,是诗文: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材质珍贵,包浆深厚,可见是年代久远之物。拿在手中,轻重合适,用手比划比划,还是比较称手的。
“小泽啊,我问你,你可知道石查是谁吗?”赵老爷子见高泽已经看过了毛笔,就出言问了他一个问题。
“石查?应该是号吧?是不是清代的胡义赞啊?字叔襄,号石査,晚号烟视翁,豫省光山人,官海宁知州。长金石考证之学,所藏泉币皆希品,考证精确,与鲍臆园(康)抗衡。行楷、山水皆学董其昌,清润淹雅,不仅貌似,题识亦佳。刻印宗秦、汉,收藏书、画、金石甚富。光绪二十三年,年已六十七,尚作山水卷。师傅,您问的是这个人吗?”感觉高泽对这些历史上的人物好像非常的熟悉,基本上都是如数家珍,脱口而出。
这让刚刚当了高泽师傅的赵老爷子都有些汗颜,这是个什么妖逆啊?这肚子里的货简直是“浩如烟海”啊,就跟个大百科全书似的,要用了都不用你翻,直接就给报出来。
“这支笔,就是胡义赞所用之笔,已经时隔两个甲子,还保存得如此之好,甚为难得,百年的岁月,还刻有彰显古代文人墨客胸怀境界的诗文,实是文房佳品,就送给你小子了,以后就用它好好写字吧!”哦,送给我了!
啊?不会吧?这可是百年前的名家所用之笔,让我天天用这笔写字,我可舍不得,先答应师傅,回头从外公家顺两支笔出来用用就行了,这么珍贵的东西还是收藏起来的好。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