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羽一看,乐了,不是别人家的,正是王二狗家的船。王二狗此刻像是一只斗败了公鸡一样垂头丧气地蹲坐在礁石上,一声不吭,抽着闷烟,任凭身后的婆娘对他是又打又骂。那婆娘也是不饶人的主,披头散发,赤着脚,手里拿着一只黑布鞋,胳肢窝里夹着另外一只,时不时冲着王二狗就是一鞋底儿。
“……让他系好船就是不听,台风来了也不知道到码头看看,就知道窝在家,一天到晚好吃懒做,没了船家里吃什么?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哇,嫁给你这个窝囊废!……这日子没法过了!”疯婆娘披头散发地装作要跳海,被看闲的众人给七手八脚地拦了下来,当然也是那婆娘就做做样子。
“走吧,没啥好看的。”赵全安挤了出来。
看他那可怜巴巴的样子,韩羽倒还挺同情起王二狗来了。
……
果然不出韩羽所料,台风刚过,省文物局海洋考古队的考察船就来到了那片海域,继续开始搜寻古船。
第二天韩羽坐在摩托车用望远镜远远地看着,看着潜水员从船上朝后一番下海搜寻。没多久就上来了。看来是一无所获。但过了一会儿,考察船开始收锚,径直朝北,开进了连江出海口北面的那块海域。
“我靠!姜到底是老的辣啊。”韩羽心中暗忖,“没想到考古队的这帮老学究也意识到古船已经处于上游地带了。”看来自己是没机会了。而怪龙还没有休息好,没有补足精神,韩羽只好作罢。
“算了,反正又不是没有收获。”韩羽安慰自己,骑着摩托车回去。
因为这是连海市,乃至整个省考古界的一桩大事,所以连海市电视台在得知发现了古船之后,就组织报告力量对这次水下考古进行了现场直播。
韩羽正好没事,这中午天气又热,就躺在凉席上看电视直播。
只见电视机里面,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外景主持人正在把一个话筒对准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考古专家的嘴巴,“……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古船。我们的潜水员冒着很大的危险下潜到了水底进行寻找和拍摄,古船大体上还保存完整,等打捞出水后,将会是我们研究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宝贵的历史资料。
“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古船中有大量瓷器的存在。这些瓷器不久后的重见天日将会是我们省考古界最大的幸事。”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镜头转回到女记者脸上。女记者又说了一通废话,然后画面切换到另外一个镜头上。韩羽看到,有两艘海警队的巡逻船在周围巡逻,日夜守护着。外人要想接近,很难。
正看着电视,韩羽听到脚步声,转身一看,是杏花。
“小羽哥,天这么热,我买了西瓜给你解解渴。刚冰镇好的。”杏花笑盈盈地把塑料袋给打开,里面正好一个西瓜分成了两半。
“给!”杏花把勺子递给了韩羽,让他挖着吃。
她也抱着半个西瓜放在膝盖上吃了起来。两个人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着清凉爽口的冰镇西瓜,甭提多惬意了。
“小羽哥,你说这些古船里面一定有很多宝物吧?”杏花问。
“当然。古人再不值钱的东西留到现在也很值钱了。”韩羽回答。
两个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电视台或许是为了追求第一现场的即时效果,临时决定让女记者跟着摄影师穿上潜水服跟着考古队的专业潜水员一起下水考察古船。韩羽心想,那地方水下水文条件和地理条件这么复杂,让这两个新手下去,有点危险啊,真不知道电视台的领导是怎么想的。
随着视线变得浑浊,灯光打开,女记者那含混不清的声音在电视机响了起来。
摄像机开始围绕着古船展开拍摄。
“……观众们可以看到,这艘古船以倾斜的姿态躺在海底,船上有一个大洞,应该是下沉的时候遭到了撞击。还有……咦,那是什么?”女记者的视线似乎在朝着摄像机的背后看,就在摄像师准备移动机位的时候,忽然,镜头里的光线顿时消失了!
音响里面传来各种浅短的呼救声,夹杂着各种沉闷的撞击和水泡的声响,然后就只能看到一片模模糊糊的画面和无尽的水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