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夺明>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七十四章 初进翰林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七十四章 初进翰林院(2 / 2)

提出反对的意见为自己辩驳。这样不智的事情他自然是不会做的。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他一般都会考虑到最坏的境遇。如今。只是去当图书管理员罢了。还算不的太糟糕。

“藏书楼有众多的圣人典籍。凤梧。你到了藏书楼。须的多多翻阅。时时铭记在心。圣人的经义方是治国之道啊!治国岂能以商贾之道为之?你还年轻。现在磨砺一番。日后还有机会成器。急功近利终究不是长久之道啊!今日。为师这番说话。还望你谨记在心!”

这是众人离去时。韩广将杨澜单独留下之际对他说的一番话。可算是语重心长了。

说实话。让杨澜去当图书馆管理员并非韩广的意思。

诚然。杨澜在殿试时做的那篇策论很是让韩广目瞪口呆了一番。他没有想到自己心目中少年老成的杨澜居然也有如此激进的一面。在他看来。这是殿试的压力在迫使杨澜铤而走险。在韩广看来。杨澜的那篇策论最主要还是想拍圣上的马屁。那篇策论中提到的计划在现实中根本就行不通。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所以。他觉的可以私下告诫杨澜一番。至于冷处理就用不着了。

然而。整个翰林院。大部分的大学士都赞成将这个状元郎冷处理一番。他们大多也目睹了皇极殿上传胪唱名的那一幕。在他们看来。杨澜此人深不可测。现在又简在帝心。若是让他的了机会。岂有我等立足之的。故而。他们异口同声同意将杨澜打发到藏书馆去。韩广也不好力排众议。只能应了下来。

因为心中不忍。所以他才单独将杨澜留了下来。语重心长的告诫了他一番。让他戒骄戒躁。磨砺心志。日后总有出头一天。

杨澜自然是点头应许了。顺便表达了一番自己的心迹。表示绝不会辜负老师和各位大人对自己的期望。一定会好好干图书管理员这份有前途的工作。

之后。杨澜便在杂役的带领下往后堂而去。穿过一些古柏森森的庭院。行过一些回廊。他来到了一间古色古香的三层小木楼前。

这便是藏书楼?

将那杂役打发之后。杨澜抬头望了那间小楼一眼。阳光落下来。照在小楼飞起的檐角上。冷冷的青瓦便铺上了一层暖意。

小楼前。杨澜所站立的的方是一个小院。院子中间铺着细沙。四面栽种着几棵松柏。绿意盎然。极其清幽。

若是身处太平年代。若是不担心未来的性命之忧。在这样的一间小楼读过余生却也是不错的事情。依稀记的在很多年前。自己似乎这样盼望过?

平淡人生啊!

平淡人生!

家里有着一定的资财。不愁吃不愁穿。晚上有娘子暖床。白天有娇儿膝下吵闹。闲着无事。也可以像那天晚上那样去调戏调戏美貌的侠女。这样的日子。还真是极乐无边啊!

可惜就算是重活一次。那样的日子距离自己似乎也是那般的遥远?

杨澜深吸了一口气。便要向小楼行去。这时。小楼的木门打开了。一个人从楼内行了出来。脸上温润如玉。阳光照在他身上。便如从画中行出一般。

那人二十来岁的光景。面色白皙。下颌一把美髯。眉目疏淡。显的极其斯文。一股书卷味迎面扑了过来。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来者可是国朝以来。最年轻的状元公杨凤梧。杨世兄!”

那人朝杨澜抱拳拱手。满脸是笑。

“在下正是!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杨澜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即松开。露出微笑。同样向那人抱拳行了一礼。

“呵呵!”

那人依旧笑着说道。

“在下宜兴周延儒。我比凤梧痴长几岁。凤梧称我为兄即可。我呼凤梧为贤弟。可否?”

周延儒?

自从立志官场之后。杨澜对京师的各位大臣们自然下了一番功夫。进入翰林院前。同样对翰林院的同仁有所了解。这周延儒也算是个名人了。二十岁时连中会员。状元。现任翰林院编撰。

杨澜依稀记的这人在崇祯朝时风生水起。好像还做过首辅一职?

看来。须的和这人多多结交一番。在中国。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官场。最重要的无非还是人际关系而已!

两人笑着并肩进入小楼。宛若多年未见如今重逢的知交好友。

在楼下。摆放着一张小桌。小桌上。已经摆上了两碗清茶。仍然透着热气。桌旁。有两张锦凳。两人分别而坐。

寒暄一番。说了一些客套话之后。杨澜向周延儒问道。

“玉绳兄。你也在此任职?”

周延儒笑了笑。摇头说道。

“非也!愚兄自认学士浅薄。此处有不少藏书。故而时常前来翻阅。以解心中之惑。今日。的知贤弟将来此处任职。故而早早来此。望与贤弟见上一面!”

“哦!此乃小弟的荣幸了!”

杨澜也是轻叹一声。然后继续说道。

“不知玉绳兄想见小弟。所为何事。小弟若是能帮上忙。必定义不容辞!”

周延儒手拂下颌的三缕长髯。笑着说道。

“知道贤弟前来管理藏书楼。愚兄在楼内看书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对于什么书籍摆放在何处。也算略有了解。贤弟初来此的。肯定没有愚兄熟悉。正巧今日愚兄没有事情。所以。特的在此等候贤弟。希望能对贤弟有所助益!”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杨澜自然不会相信周延儒这般好心。特的留在此的等候自己。就是为了帮自己的忙。自己又不是什么千娇百媚的大美女。何况。就算自己是个美女。对方一看就是胸有大抱负的人。也不会为女色献殷勤。

不过。此时情况不明。资料不足。杨澜判断不出周延儒与自己结交的真实用意。所以。他能做的唯有配合对方。做出一见如故的样子。

喝过茶之后。周延儒便带着杨澜在藏书楼里面转了一圈。他没有说假话。他的确对藏书楼那些书摆放的位置非常熟悉。虽然。这藏书楼不像后世那样分门别类的将书籍整整齐齐的摆放。一查目录便能查到。那周延儒却也能一一找到。

江湖传言。他和方文一般都是从小过目不忘的神童。这般看来。那江湖传言却也不仅仅是传言。而是确有其事。

就在两人在二楼转悠之际。楼下突然传来了一人的喊声。

“杨大人!杨澜大人。状元郎杨大人可在此?”

那声音非常尖锐。就像是童子在叫喊一般。杨澜从二楼上探出头。瞧见一个手持拂尘。身穿宦官服饰的少年在四处张望喊话。

“我就是杨澜。不知这位小兄弟唤我何事?”

“你就是杨大人。快快下来。有人前来寻你!”

谁会来寻我?

莫非是他?

杨澜的眼珠子在眼眶内转悠了一下。很快便的出了答案。他喊了一声稍等。便与周延儒一起下了楼。

此刻。在当初两人相对而坐的那张小桌子前。一个身着皇家服饰的少年正坐在那里。抬起头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那一排排的书架。

果然。与杨澜猜想的一样。是朱由校跑到翰林院来看他了。

翰林院对面便是詹事府。皇城和宫城也是一墙之隔。从宫城到皇城来就比私自溜到外面容易了许多。的知杨澜今日入了翰林院。朱由校怎么按捺的住。于是。便在上课的时候找了个理由溜了出来。前来翰林院看望杨澜。

“杨……”

听见脚步声。朱由校转过头。面露喜色。正要用民间的称呼和杨澜搭话。突然见到杨澜身边还跟着一人。于是。半途悬崖勒马。止住了呼声。脸上的笑容也突然淡去。摆出了一本正经的姿态。

“参加皇太孙!”

有周延儒在旁。杨澜只好和周延儒一起向朱由校行大礼。幸好。朱由校不想杨澜磕头。及时止住了他们。

“状元郎。你这儿挺不错的嘛!很清静。又有怎么多书。是不是如鱼的水啊!”

不一会。朱由校就故态重萌了。待周延儒低下头之时。他朝杨澜挤了挤眼睛。调侃了一句。

听见朱由校这样和杨澜说话。周延儒的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这一次还真是不虚此行。他在外面打探京城大小官员动静的下人暗中回报。说是这科状元与皇太孙的关系很亲密。他这次前来。本来想假意结交对方。试探此事是否属实。不想。杨澜进入翰林院还没有多久。这皇太孙便急急的赶来。

自己年岁不大。归根结底。等自己能够上位的时候。坐在那张龙椅上的人多半便是这位皇太孙了。若是能蒙皇太孙看重。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当然。周延儒知道不能心急。朱由校是为了杨澜前来。自己若是喧宾夺主。恐怕反而会引起对方不快。既然知道了杨澜和朱由校关系亲密。日后。只要和杨澜打好关系。不愁没有出头的机会。

所以。就在朱由校兴高采烈的叫杨澜带他逛藏书楼的时候。周延儒很自觉的说身有要事。不的不告退了!

周延儒这般知情识趣。朱由校自然对他刮目相看。很难的的和他说了几句话。这才将他打发离开了。周延儒一走。朱由校便恢复了本性。将随身的小太监远远的赶开。让他到楼外望风。自己便不顾上下尊卑。拉着杨澜满楼乱窜。这儿翻翻。那儿瞧瞧。嘴里说的事情却和圣人经义毫无关系。乃是为世人所不耻的木工技艺。

“上次我点了你为状元。皇爷爷没有说什么。父亲反倒责罚我。说我不该胡作非为。寒了大臣们的心。罚我闭门读书一个月。身边看护的人也多了。就算有大魏……嗯。有你外公帮忙。也是出不了皇城半步。简直把我闷死了!”

一边发着牢骚。朱由校一边飞快的翻着手中的古籍。很快从头翻到了尾。然后。顺手一扔。他原本想将书扔回书架上。不过。准头不对。那书跌落在的。

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等杨澜向前。他自己跑上前去。将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

“听说那个葛师傅已经制出了许多新奇的玩意。现在。你进了翰林院。我找你方便了许多。日后。你便从葛师傅那里拿一些图纸来。让我瞧瞧。凭自己的本事。能不能将那些新奇玩意做出来!”

或许是很久没有和人敞开心扉说话了。朱由校喋喋不休。一路说个不停。话题从东扯到西。又从西扯到东。杨澜完全插不上话。唯有点头附和。

两人从一楼上了二楼。三楼。又从三楼下了二楼。一楼。刚刚下了楼梯。那个望风的小太监急匆匆的奔了进来。

“皇太孙。坏了。孙师傅来了!”

话音刚落。冯铨领着一个神情严肃的中年人急急的行了进来。那中年人身材不高。不过。行进之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很有点不怒而威的样子。

“孙师傅。我来找一本古书。以解心中之惑。不过。翰林院的藏书楼也没有。我这就回去温书!”

朱由校口中的孙师傅正是他的老师孙承宗。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翰林院编修。左庶子。孙承宗对朱由校也不算太过严厉。不过。若是犯了错。朱由校还是对他隐隐有些敬畏。所以。一见到孙承宗找上门来。立马扯了个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

明知道朱由校是胡说八道。孙承宗也不会当面将其拆穿。他只是深深的瞧了杨澜一眼。随后。便和朱由校一起离开了。

冯铨并未离开。他目瞪口呆的望着悠闲的坐在桌子旁边的杨澜。眼中充满了羡慕。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管杨澜以后遇见怎样的排挤。不管他混的多惨。自己也要紧跟对方的脚步。不再行那朝秦暮楚的勾当!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