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夺明>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七十九章 方从哲的应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七十九章 方从哲的应对(2 / 2)

东林党人喜欢叫嚣打大老虎。赵兴邦是大老虎吗?自然不是。自己才是东林党人心目中的大老虎。借着赵兴邦来攻击自己。这是应有之意啊!何须如此惊讶?

他凝神望着赵兴邦。半晌不语。

“他们决定集中火力攻击学生。恩师若是对学生稍有维护。他们便掉转火力。攻击恩师。务必要将恩师赶下台。恩师若是对学生不施援手。他们便会四处宣扬。说恩师你冷酷无情。岂能为天下表率!”

“哼!”

方从哲冷笑了两声。

“那些家伙。也只能想出这些阴损招数来!”

对于赵兴邦能将这事说的如此清楚。方从哲对此颇为内疚。是的。即便赵兴邦将对方的攻击伎俩说的明明白白。没有丝毫的隐藏。方从哲还是决定不能为其出头。惹火上身。还是那句老话。对不起也就对不起了!

“这还不算什么!”

赵兴邦脸上露出诡秘的神情。

“听闻东林有人和杨联系上了。杨为了保命。将恩师写给他。催促他出兵的信交给了东林一派。两者联手。杨助东林对付恩师。东林帮助杨保住他的性命!”

“什么!”

方从哲站起身来。一脸震惊。

“杨会这样做?”

不待赵兴邦回话。他从书案后行了出来。在屋中来回走动。

“杨莫非以为这样做。萨尔浒战败的责任便不会落到他头上了吧?如果。他这么想。还真是殊为不智。哼哼!我终于知道。他为何会战败了!……若是我还在台上。虽然无法使他免于罪责。至少也会保住他的性命。东林党那些人上台。为了振奋朝纲。绝对会拿他开刀。他现在这样做。无异于与虎谋皮!难道他没有想过这些么?”

说罢。方从哲停下脚步。紧紧的盯着赵兴邦。厉声说道。

“兴邦。此信息可有谬误?”

赵兴邦回望着方从哲。掷的有声。

“学生这消息也是从那密友处传来。绝无虚言。人人都认为学生那密友是东林一党。所以。他的消息绝对正确!”

“哦!”

方从哲点了点头。眉头皱的更深了。又开始了来回走动。

赵兴邦的视线随着方从哲的身影挪动。他继续说道。

“因为陛下不开朝会。东林那批人不能像恩师这样可以面见圣上。他们害怕将这封信递交上来之后。被恩师所毁。故而。那些家伙劝说孙承宗。希望他能将这封信通过皇太孙面呈给陛下。不过。孙承宗拒绝了。说是若为国事。那么便该循正途。若不能光明正大。岂非和阴私小人同流!”

“呵呵!”

方从哲笑了笑。额头上的皱纹少了些许。

“这孙承宗到也强项。东林一党啊!也非铁板一块!不过。我据闻杨涟和东宫太监王安交好。东林为何不走这一门路呢?”

赵兴邦笑着说道。

“恩师有所不知。这封信并非落在杨涟手中。而是落在了某人的手中。非常抱歉。我那密友也不知道那人究竟是谁?那人或许和杨涟一伙不和。故而。并未将此信交出。而是想通过自己。行那扳倒恩师之举!”

方从哲冷哼了一声。

“孙承宗已经拒绝将那信经由皇太孙转交圣上。那些人还能有其他的办法吗?陛下不见大臣。那些内侍恐怕也不敢冒这大险。替他们这些人出头吧?”

赵兴邦收住笑意。面色沉重的说道。

“东林党中有一个叫谬昌期的老翰林。为人甚是狂妄。我那密友曾随他前往青楼饮宴。那谬昌期曾在席上旁若无人的高声说道。说他做了一件天大的事情。日后。必能青史留名。我那密友趁其酒醉。旁敲侧击。那谬昌期说。他将恩师给杨写的那封信交给了今科状元郎。翰林院编撰杨澜。皇太孙和杨澜极其亲近。所以。杨澜必定不负其所托。必定能铲除恩师这个大。大……”

“奸臣是吧?”

方从哲冷笑一声。

“我是大奸臣。他们都是赤胆忠心的大忠臣。戏台上唱曲么?真是好笑!”

说罢。他沉默下来。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那杨澜现在何如?”

赵兴邦沉吟片刻。轻声说道。

“杨澜一向和东林亲近。虽然是北人。却被以南人为主的东林看重。像韩广。夏新权这样的人都对其极为赞赏。然而。殿试上杨澜所做的那份策论。以实务为主。不讲虚言。被好做大言。时常替脸上贴着一张圣人模样的东林诸公所不满。入了翰林之后。便被各位大学士搁置。将其打发到了藏书楼抄书!”

“这么说来。那杨澜和东林一派也有嫌隙了!兴邦。你若是争取争取。能将此人拉拢过来么?”

赵兴邦面露难色。

“学生和此人不熟。也一向少有交集。恐怕很难做到。不过。听闻方文公子对那杨澜很是欣赏。曾经在恩荣宴上公然承认状元之位杨澜理所应当。恩师也知道。以公子这般性情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很是难的啊!”

“呵呵!”

方从哲手拂胡须。笑了笑。

“兴邦。你带来的这消息非同小可。老夫承情了。至于那些人对兴邦你的弹劾。你无需放在心上。到时候。老夫必定力保于你!”

“多谢恩师!多谢恩师!”

赵兴邦满脸喜色。急急俯下身去。向方从哲行那跪拜之礼。平平砰砰。一连磕了好几个头。有了方从哲的承诺。这条命暂时算是保住了。让他如何不欣喜若狂。

赵兴邦下去之后。方从哲回到了书案后。坐了下来。他沉默的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第二日。一份份弹劾兵部给事中赵兴邦的奏章便像雪片一般向了内阁。然后。经由司礼监送抵万历帝的案头。

与此同时。方从哲动员手下的言官纷纷上疏。为赵兴邦辩护。另一些人则把矛头指向了那些弹劾赵兴邦的官员。深挖他们的背景和隐私。

一时间。朝堂上。指责和谩骂声一片。热闹的不可开交。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