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生有些失望。
在他看来。如果动手的是江南春的那帮人。多半会询问韩三究竟是谁在幕后指使让他们去江南春捣乱的。就算不询问幕后主使者。也应该丢下几句狠话。让韩三等人不许再去江南春捣乱了。说不定。他可以凭借这些口供找一找江南春的麻烦。可是。既然对方什么也没有说。倒有些让他无从下手了!
“听韩三说。把他腿打断的那个家伙是一个巨汉。这样的巨汉应该特别引人注目才是啊!”
顾虎在一旁插嘴说道。
“顾大人。此话怎讲?”
吴正生扭过头。瞧了他一眼。
顾虎干笑了两声。凑到吴正生耳边。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杨大人身边。最近不是来了一个护卫。那人可不就是一个巨汉?”
吴正生的眼色闪烁了两下。眼角微微抽动。半晌。他呼出一口长气。神情肃然的对顾虎说道。
“顾大人。请慎言!大人的护卫又岂会和那些蟊贼扯上关系!顾大人。须知。祸从口出啊!”
“是!是!下官失言了!请吴大人恕罪!”
顾虎低下头。躬着身。呐呐说道。
其实。吴正生并不觉的顾虎的猜测是无中生有。他在想。亲手将韩三一条腿打断的那个巨汉必定是杨澜那个丑恶的随身护卫。
自己这方派人去江南春挑衅。杨澜那边自然会有所回应。杨澜明明知道他的那个护卫身形巨大。极其引人注目。然而。他却让那个护卫参与到这件事中。亲自动手。应该是传递一个信息吧?
也就是说。面对挑衅。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发出反击。
这家伙还真是愣头青啊!
杨澜自然不知道吴正生在背后腹诽自己。虽然。他今日下午。已经连着打了几个喷嚏。不过。他不会像八卦到认为是有人在暗中咒骂自己。
就在吴正生调查小酒店的打斗事件时。杨澜正在县衙自己的书房内和主薄辜青松交谈。两人在讨论征收秋粮的事宜。
大明朝的的方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征收赋税。加派徭役。
明朝的税收制度采取的是两税制。也就是一年两收。征收夏粮和秋粮。理论上只征收粮食。称之为“本色”。但是。实际操作中也允许用银两和布匹来替代。称之为“杂色”。
出来征粮。自然还有徭役。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施之后。徭役也可也用银钱去替代折算。所以。各的征税。基本上收粮收钱。
对县衙的那些小吏来说。每年两次的下乡征税乃是他们的喜庆日子。简直比过年还要让他们高兴。理由只有一个。利益而言!
这样的事情无论哪一个朝代都不稀奇。政策的实施。离不开人。像征税收粮这样的事情。也就是离不开基层的小吏。在征税收粮的时候。他们掌握着权力。百姓如鱼肉。他们是刀俎。究竟要割百姓们几刀。便任由他们话事了。
其中的门道。只要稍微有些头脑的人都明白。
基本上。只要那些征粮的衙役从乡下回来。那几日。他们家的伙食决计是天天油荤。家中不是添了几件家具。就是娘子头上多了一件饰物。儿女身上多了几件新衣。
杨澜上任之后。面对的第一件事便是征收秋粮。
他自然不愿被那些小吏欺上瞒下。好处让那些小吏和衙役的到。自己却落的一个骂名。可是。他不可能一个人就把全县的秋粮都征收起来啊。终究。他还是离不开那些小吏。现在。他想做的就是采取一个办法让那些小吏不致于为所欲为。做的太过分了。
上任十余天了。杨澜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如果。将杨凌。张落。薇薇。以及后进入县衙的武大人剔除的话。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整个范县衙门。基本上都是县丞李长全的人。对于自己的命令。那些人都会先请示李长全。的到李长全的同意之后才去做。要想打破目前的局面。他必须剑走偏锋才行。
县丞是县令的副手。掌握着县衙的武力。巡检吴正生。典吏李平。以及他们手下的衙役都是李长全的人。杨澜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自己的命令通行无阻。他必须将这股武力掌握在手中。不过。现在双方都处在虚情假意的试探期。还不是彻底翻脸的时候。
经过一番细细的观察。杨澜终于确定主薄辜青松不是李长全那一伙。
最初。杨澜以为辜青松是故意装作和李长全不妥。自己若是中计。必定会去拉拢辜青松。若是这样。等到关键的时刻。辜青松必定会反戈一击。给自己沉重的打击。
所以。一开始。杨澜才用那种态度去面对辜青松。多方试探他。暗的里。则让蒙放多方打探辜青松和李长全的关系。真正确定这两人不是一路的后。杨澜才开始和辜青松接触。想把他拉拢过来。
只是。目前看来。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对于公事。辜青松勤勤恳恳。杨澜每有疑问。必定细细解释。但是。一扯到私谊。这个辜青松便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一日。仍然没有例外。将往日征收秋粮的程序给杨澜讲明白之后。杨澜让辜青松想一个防止小吏们徇私舞弊的条陈来。那辜青松支吾了两句。便借着有事要办离开了。
望着辜青松离去的背影。杨澜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此。才有趣啊!
若自己真是有所谓王霸之气。人见人爱。人见人拜。这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