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唯好似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心灵中的自已早就泪流满脸,“导师啊!谢谢了啊!总算你丫的做了件好事!”曾唯未穿越时在豫章理工大学法学系上学,曾饱受人文社科学院某导师的古文轰炸苦不堪言,此导师在晨练时,偶见早起的曾唯在校园小径上背诵古文,本路过的导师起了兴致停步询问,得知法学系的曾唯亦喜爱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导师便如同见了羊羔的灰太狼,双目发光甚是欢喜引为同好,每次晨练如遇到曾唯,便拉住曾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述古文起来,要知各人喜爱各有侧重有所不同,对太殷切的导师所讲的上古经文,曾唯敬谢不敏,常恨不得有条地缝可以钻进去,暂避一时也好,至今想起导师美轮美奂的言语仍胆寒不已,可是穿越回到古代,社科院导师当初打下的底子终厚积而薄发,凭其足可纵横四海,如上古神兵倚天剑屠龙刀,实乃天下无敌的大杀器。
曾唯头脑中快速的回想了导师的所谓论述,口中不假思索道。
“子曰:‘有教无类。’。先生以为然否?”
“至圣先师言语乃儒家之根本所在,圣人之徒自当听从之。”
周塾师脸上虽还生着气,但对曾唯问及先师的话语不敢怠慢,自是恭声回答道。
“善!春秋之前,‘学在官府’,‘黎民黔首’并未受教,儒家先贤开启民智创办私学,寄望启蒙授业通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天下大同’的学术思想。如何因材施教,先师孔子震古烁今道出‘有教无类’。主张不分贵贱,不分华夷,只要有心求学,皆可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等诸侯,孔子且让‘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如此汇集了夷夏莘莘学子,孔子还欲居‘九夷’施教,孔子三千弟子有来自贵族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平民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庶民教育正是孔子‘有教无类’的大道。”
听了曾唯义正词严的话,周塾师神情触动,忆起自已在门馆时对待曾家村蒙童颇有些歧视,已然违背了先师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诲,自省以往言行,脸上有些愧赧,默然站立静听不语。
“何故拒束脩,古之贤人曰‘有所为,有所不为’,本人以为开启蒙童乃大义所在,读书之人自当一肩担当,应秉承‘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之理念,蒙童教育理所应当不收取束脩,教其识文知理明世间万物,受业者齐冠自立于世间后,如有感先生仁厚,自表心意赠于先生,先生自可含笑受之。”
曾唯说完不由自主回想起穿越前的时代,九年义务制教育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国家只有加大教育投入,全心全意培养未来栋梁的国民素质,华夏民族才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想穿越前的古时汉家文化如天宇星宿般灿烂炫耀,一脉相传千年恒久长存,古代的中囯数学、化学、物理、哲学、文学等科学文明傲视环宇,直到如今仍能触摸其强劲的脉动,冥冥中百家先子如火如炽的目光,投在华夏子孙身上,历史时空中百家先子在呼唤、在等待、在痛惜、在祈求,感受到那无怨无悔震撼人心的声音!!!曾唯面皮发麻热血上涌不能自已。
“开启民智兹事甚大,传授学问吾亦认同,然先师圣人亦收受束修,圣人之徒拒脩之举,至先师圣人于何地,自耕一说岂不有失斯文?”触动心灵的周塾师已是和颜悦色,用商议语气与曾唯说道。
“《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后世的儒家学子读书却不求甚解,以为先师圣人亦收受束修,本人以为孔子主张的是:‘自,行束修,以上,’,孔子的主张的是转而成为大实话就是: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如此简单明了,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大胸襟。孔子十五岁时志于学,因而推己及人。要求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又怎么可能自称己要收受束修呢?自然,束发男子所备之束修,弟子诚心送来的薄礼,孔子也没有理由拒收。但是本末轻重不宜混淆。像颜渊这样的学生,一贫如洗,孔子对他却赞誉备至。把束修当成学费,实在是后世儒家弟子屈解了先师言语矣。”
因为回想起前尘往事,曾唯心潮澎湃其言语变得激昂慷慨起来。
周塾师脸色沉重,缓缓出声道。
“尔之束脩所说,只是一家之言,其中尚有推敲商讨之处,各家学派自会与尔辩驳,吾持中不与尓争论,拒脩之说且搁下,圣人之徒自耕亘古未闻,汝有何解?”
“《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高人之话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垦荒地,口尝百草,播种五谷,汲水灌溉外,择日中为市,造陶器解决了世人的生活器皿,此种种利国惠民之举岂是空谈而得?;观人生大事莫如温饱病痛!芸芸众生皆要面对,上古神农氏遇到问题就去解决,这才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之圣人先师!试问现有弟子求问五谷而夫子不知!孰为夫子?夫子应先明道理方能教授弟子,席坐于堂夸夸其谈终日只论文字,无事生产于世无益,弟子有民生困惑不能开解,此伪夫子也!而今之计唯自耕劳作!!!心近自然,自力更生,于世有益,于自有益,于人有益,才当之无愧的算得上一位真夫子!!!”
气贯长虹将话说完。曾唯又回想起穿越前的平行时空,后世现代只重视社科人文高端科学的教育,而忽略组成文明社会的基础却是各科技术学校教育,却不知只有无比扎实的技术储备才能厚积而薄发,经历两次大战的德、日不正是如此崛起的吗!!!先进的文明雄厚的技术才是民族前进的地力,平行时空的古代更是崇文抑工,拥有四大发明的古国最终成了山寨横行之国,整个民族缺失了自主创新的精神,而这所有的根源都来自终日夸夸其谈,张口‘仁’闭口‘义’,无事生产社会寄生虫的儒家学说,墨翟‘几何光学’,‘墨子杠杆’,世界统一使用的‘十进制’,公输般自主发明开创时代巧夺天工的工具,均被崇文抑工儒家打压的纷纷衰微,几近熄灭。现在自已回到平行古代,虽然现在年少声弱,但该大声疾呼时自当义不容辞。
周塾师神色凝重,向曾唯拱手长揖,沉声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才受教了。”
缓慢转身向四周群儒团拜一揖,高声言道:“不才学识浅薄,有负同好所托,惭愧惶恐,不才吿退。”言毕亦不多语,竟步履蹒跚自往村外而去。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