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交椅端坐的王塾师已是面无血色白得渗人,手已不由得剧烈颤抖不止,老塾师战兢兢起身四下环视,原本来时趾高气昂无比嚣张的众儒生,已是个个低头耷脑无精打采,见王塾师四下环视,众儒不约而同的左顾右盼,就是不敢面对王塾师,眼见名震一方德高望重的硕儒,亦折在小小曾唯手上,众儒生抚躬自问,自知学问尚不及两位硕儒,谁也不想三试之后赖账,倘若死撑不认输,为了颜面找场子,众儒生皆不愿自找没趣,恐被王塾师指派,突兀上场受不如总角之辱,自家声名羽毛要紧、自家门馆清名要紧,不上场与曾唯较量尚有推托之词,可要是万一找不回众儒颜面,败北鼠逃,那就贻笑大方了,一时间众儒哑默悄声,场面顿时寂寥。
王塾师咬牙切齿默道,罢了,罢了,几十年育才授业的老脸,今朝栽于此地矣,可惜老夫几个室内弟子尚在南德游学,而今徒让竖子成名矣。
可再怎么想,考核之后的对新进塾师的评点教诲,诸如此类善后事宜还得进行,不然传将出去,那东鲁州南德郡,市井乡野恐流传云宁县众塾师,被小小总角曾唯,吓得闻名丧胆望风而逃之说,不战而屈退避三舍愈发显得众塾师胆怯。观四下众儒生已然心惊胆战,如强迫指派一儒生与曾唯评点教诲,恐口里语无伦次再次贻笑大方。眼看曾家村曾唯立馆授业已是无法阻拦,只是此子某些举止于礼不合,门馆启蒙乃教化大事,须与之一论,劝其悬崖勒马转回大道。
事已至此只有自已一力承担,这评点教诲新进同好之职,沉思许久的王塾师无可奈何叫过一个塾童,吩咐塾童唤草地中央的曾唯过来,那塾童自然领命前去,飞快地跑到曾唯面前,将王塾师之话讲与曾唯,听了塾童的话,曾唯毫不犹豫便往众儒生处行来。
来到坐立不安的王塾师面前,曾唯看到老塾师满头大汗眼神茫然,心下只得说声爱莫能助,老塾师地方保守主义意识太强烈,且所信奉的儒家学说与自已后世理想冲突太大,两人观念之间尖锐的矛盾不可调和,自己要在这时代存身立足有所作为,只好厚颜抄袭传世经典与众儒交锋,有些胜之不武却无可奈何,曾唯用复杂的眼神看着王塾师,王塾师亦用混浊老眼死盯着曾唯,两人皆等待双方先出口,一时间两人寂静无声,而围在外面的众儒生与曾村本家族人,都屏气凝神看着这最后的对决。
“汝年方总角尚未束发,亦算得上才华横溢之学子,只是开馆授业乃儒家教化万民之重任,须要持重老成之人担当,可否由老夫手书一封,举荐汝往南德郡大儒处,从名师研习经义,数年齐冠之后,那东鲁州南德郡自有大好的前途,来日方长汝需三思而行矣。”,沉不住气的王塾师自以为语重心长地出声言道。
直盼这大好前程能打动曾唯,不再有开馆授业的念头,如曾唯在南德东鲁也名声大噪,自已也可得到举荐人才之美名,既保云宁众儒脸面,又可将有些离经叛道的曾唯拉回儒门正道上,亦算自已为儒家所尽的微薄之力,王塾师目不转睛满含期望地等待曾唯的回答。
“谢过长者好意,小子只是乡野蛮夫,只会操持农事,认了几个字而已,只愿在族塾里与本家兄弟们一起识些文字,南德一行恕小子敬谢不敏了。”。
卓尔不群的曾唯从容不迫施了一揖,便不再吭声静立等待。
“汝既在曾家村开馆授业,可知以后如何教导蒙童?”,听到曾唯的回答深受打击,无奈之下王塾师只得随口敷衍几句。
“强壮其体魄,武装其精神,盖千古不移之至理也。”,曾唯朗声回应。
“岂有此理!先师论语何有此等教法!汝欲作甚?”,猛听到曾唯刺耳剔心的话,气急败坏的王塾师急声斥责道。
“观春秋战国时未尝闻有外族占我中原,夫强秦何以吞六国而天下一统,盖因上古民风强悍重武成风,于残酷无情中适者生存,方造就了国民强壮的体魄,我国民身处异族狼群亦自拔剑睥睨四顾,我国民声如洪钟体如劲松,众异族均战兢伏首不敢面视。何故?只有国民身体强于外族,威加天下方称之为国强。”,曾唯目光炯炯神情严肃大声说道。
“大谬!先师曰:仁;孟子曰:义;须知国虽大,好战必亡之理;那暴秦如何?也只得二世矣!”,已经须发冲冠的王塾师声色俱厉大喝道。
“夫子,且听我言,《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本人以为大周应秉周礼君子习六艺,蒙童虽年幼,不应只受教书、数小艺,还需从小接受射、御教育。夫子饱学之士应知五胡乱华之祸,中原百姓惨遭屠戮,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那《司马法》虽有‘国虽大,好战必亡’之语,亦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之警言。故蒙童应接受射、御教育,门馆中堂应悬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训导,教馆还应立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强身健体学规,从小培养蒙童精忠报国之志,蒙童齐冠之后个个威猛如虎,卓尔不凡戎马疾驰,手执强弓护我家国,可谓国之幸民之福也!此才是启蒙孩童的正确教法。”,曾唯声含希冀回道。
“荒谬绝伦!大周仁义治天下,对魏晋五胡乱华之举,圣人之徒应秉先师‘以德报怨’之训。以大仁大德《论语》感化四方,天下狄夷蛮族皆伏首臣服。亚圣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圣人微言大义,堂堂正正天下至理也。”,满脸不以为然的王塾师厉声道。
“读书之人勿要断章取义,言不由衷自欺欺人,《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当今众儒口口声声遵循先师教诲,只是片面理解孔子的微言大义,先师孔子尚且‘以直报怨’,圣人之徒却曲解成‘以德报怨’,误人子弟莫过于斯也!”,曾唯稚嫩小脸泛起一丝落漠神情,略停顿一下言语。紧接着曾唯神色严峻大声疾呼道。
“同文同语同衣者如有冲突,教育蒙童牢记血脉同胞要‘以德报怨’!!!犯我边疆的狄夷蛮族,教育蒙童应牢记圣人亦曰‘以直报怨’!!!应让蒙童从小明白‘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茫茫,人间正道是苍桑!’之理,如此继往开来吾辉煌华族!千秋万世巍然屹立!!!”。
王塾师圆瞪双眼只是无语,众儒生齐齐失声脸上均带惊惧,孔深三人哑然面面相觑,曾村人木然站立不动,所有人齐齐目不转睛死死盯在,神情激昂双眸含泪的曾唯身上。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