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有了,就是这首,觉得满适合调动酒席气氛。
曾唯笑着说:“酒歌助兴,小子斗胆,但试一下,阁下勿笑!”
说完从容洒脱豪放不羁取了一个空葫芦,双手以敲架子鼓的节奏,用婉转动听的“西皮流水”唱腔,唱了一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经典唱段。
“今日痛饮这碗酒,良朋嘉友齐聚首,酒中称雄显身手,请把这酒喝个够……,喝个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唱完曾唯爽朗的放声大笑起来,唱完这段唱词之后,自觉犹未尽兴,曾唯索性再唱了一遍方才罢休。
曾唯用葫芦打节奏时,孔琛三人便觉得新鲜,聚精会神的看着曾唯,被全新的曲调吸引,三人都觉得从未听到过如此好听的曲子,乐府、词调、剧曲、歌谣、俚曲、皆无此曲牌,孔琛与赵琰听得摇头晃脑,和着曲调节奏,用手指在桌上轻轻叩打,而那俊俏书僮已是听得乐不可支,将身伏在桌上,双手托腮笑眯眯的看着曾唯。
“好!好曲!明林兄,同来,勿误主人美意,痛饮这碗酒,哈哈哈……”
狷介孔琛,性子素来豪爽,闻曲大喜,抱定既是痛饮,自当同好与共之理,拉扯上赵琰岂不乐乎!举碗向赵琰礼敬示意,竟痛快淋漓一饮而尽。
赵琰哭笑不得望着真性情的孔琛,心里直埋怨:子慎兄啊!子慎兄!莫不你昏了头!我俩可是自家人咧,怎么胳膊肘往外拐,为作东的主人帮腔说话,你这仁兄也忒实在了吧!
然孔琛既已邀,却也无可奈何,随豪爽孔琛之邀亦陪了一碗,却还是被麻辣的酒呛得咳嗽几声方停罢,赵琰眼直勾勾望着孔琛,目中含着调侃示意:嗬!仁兄,你做的善举!
孔琛忍俊不禁,大笑得前仰后合,只口不提自家偏外拐,却连连叫道:“明林兄,今日方知足下乃海量,不才甘拜下风。”
闻得孔琛如此“恭维”的话,赵琰气了个七窍生烟语为之一塞,片刻回味一下,自嘲想:真真是酒席之上何必拘泥!对酒当歌人生一大乐事!知己嘉宾鼓瑟吹笙何其快哉!当下放松心情,也是大笑起来。
在旁的俊俏书僮见两个士子如小人儿斗趣,却是不偏不倚看得兴味盎然,笑靥如花地望着桌上众人,转动似水的明眸,顾盼之间竟妩媚动人,白皙的纤手轻提起葫芦,从容自然为众人斟酒。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足下,不才敬你一碗。”孔琛豪爽的向曾唯道。
曾唯暗自怪叫一声:我的乖乖!戏肉来了,好个有来有往的孔琛,也不想想我是儿童你是壮年,明摆不如你酒量,还是要想个刁钻的题目应对才好!
“小子只会唱些“下里巴人”之俚曲,还请阁下以“古风”作“歌”,为小子点拨一二,从而也能领略“阳春白雪”之大雅。”曾唯笑眯眯的对孔琛道。
听到曾唯以“古风”作“歌”出题,孔琛哑然失笑,目光炯炯看着曾唯,用抖颤的手指对着曾唯,却只是摇头晃脑默不作声,随即低头沉吟长思起来。
片刻,孔琛抬起头来,笑着对曾唯说道:“足下真乃妙人!莫不有先见之明?知不才善四言,有意而为之,承让!承让!”
亦不顾目瞪口呆的曾唯回话,施施然绕桌行走,边行边放声歌吟:
“云宁曾村,背临岚山。竹门不掩,小庐不空。。
春播希望,夏忙蚕桑。秋收金黄,冬暖屋堂。
汝有良田,沃土临溪。和风习习,芬芳馥郁。
喜望啼鹊,雏儿绕膝。昼出耘田,夜归绩麻。
观汝岚山,物华天宝。朗朗瑰琦,郁郁莽莽。
观汝小溪,流水澜澜。绵延东去,滋滋蔓长。
观汝族人,古道热肠。与世无争,守得宁祥。
秋来汝家,倒履相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岚山熙熙,桃源胜地。若之比邻,耕读成双。
浮云尘嚣,宁闲农乐,岚山曾村,家园何求?
吟歌完毕,孔琛意犹未尽却只是苦笑摇头,对曾唯笑道:“见笑,见笑,在足下面前班门弄斧,实在是贻笑大方!不才力薄才疏只得片言,却是江郎才尽徒呼荷荷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