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回古记> 第四十四章 赴宴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赴宴 二(1 / 1)

曾唯任其一头黑黑长发,自然随风翩翩飘杨,少年曾唯的身材虽然不高,却显得结实,尚存着一张稚气未脱的古铜色脸庞,面带着温暖爽朗之微笑,高高挺拔的鼻梁,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从眼里透出温暖、平和、睿智、了然世情的目光,身上虽穿着打着补丁的略宽大短衫,脚穿四方平底黑色木履,曾唯依旧从容洒脱卓尔不群步伐沉稳向前而行。

一路上曾唯所遇早出锄地农夫、挑担叫卖小贩、湘江洗浆村姑、风尘旅途行商众人,何曾见得如此神采飞扬之少年,均暗自赞道:好一个翩翩少年郎!沿途之人皆不知不觉看着那腰杆子挺的笔直的背影,浮想联翩发起愣来。

黑瘦精悍身着灰衫的曾宪荣,陪同曾唯前往云宁县,而族中委其圩场交易公物之职,市集交易练就精明强干、善与人打交道之本领,加之天性好动闲不住,嘴贫的曾宪荣,每行至一处陌生村庄、十字路口分岔支道,便与从未出过远门的曾唯,高谈阔论手舞足蹈地介绍起,沿途的地形、人事、风俗,欲在颖异之曾唯面前卖弄下自家的见多识广能耐。

曾唯含笑看着兴高采烈侃侃而谈的堂叔,时不时“咦”、“哦”、“啊”出声应和曾宪荣的话,叔侄俩就这样其乐融融,你唱我和时不时有喷饭妙语冒出来,两人竟侃得个今朝不知是几时。

一路上两人谈笑风生,倒也自得其乐,随着时光流逝,日出三竿,已行至一开阔地,见道路旁有一亭,对古代景致兴味盎然的曾唯,遂驻足不前举目观看这八角亭,亭的顶子是重檐蓝瓦八角攒尖,八角亭中立着五根略退色红漆木柱,四围木栏绘有曲水流觞图样,玲珑雅致木亭旁栽有几棵松柏,八角木亭有三级白石台阶,八角木亭四下以青石辅道,此木亭造型古朴,隐隐约约带有点魏晋风采,突显得此亭与众不同雅致不凡,这八角亭正面悬挂一匾,曾唯端详匾文,乃是以正楷书写就,上题有“五里亭”之名。

曾宪荣陪伴着曾唯观赏此亭,左右无事便随意抬头望天,见得天色尚早,赶路亦不急于一时,迟些入城也无防,便笑着对曾唯说:“唯崽,早起走路累了吧?现时辰还早,不如就在这亭中歇会儿?”

曾唯亦望望天,日出三竿乃辰时,距正午之酒宴开席,尚有一段时辰,五里亭中休憩片刻亦可,便含笑附议,叔侄俩遂入亭内,随心所欲端坐在木栏上。

两人坐定之后,曾宪荣这时方得空说话,笑眯眯的与曾唯道:“唯崽,你可知这八角亭,为何叫“五里亭”?”

听到曾宪荣的问话,曾唯心知善侃诙谐的堂叔,趁机又要卖弄下自家的见识能耐,曾唯哑然失笑,却是摇头示意自己不知。

见亭名之问难倒了聪明伶俐的侄子,曾宪荣心花怒放志得意满,脸上顾盼自雄神采焕发,精神极度亢奋,激动得双手搓来搓去,口中竟发出自鸣得意的“呵呵”大笑声,好一阵子,方停下来。

笑逐颜开的曾宪荣摇头晃脑款款而谈:“唯崽啊!这八角木亭为何名五里,就是这亭距云宁县城正好是五里路程,所以得名“五里亭”咧,人站在“五里亭”上就可遥望见县城,你若不信,可自站起从亭上眺望!”

闻得亭名来历,曾唯只是会然一笑,从从容容洒脱自如起身,施施然至正前方木栏处,凭栏眺望远方,果是那城垣隐约可见,那进入城门的人流来往如梭,商贾云集川流不息,好一个兴旺繁荣之景,这云宁县城端得是文昌礼隆东鲁之名城美誉。

曾唯看罢远景,便返回木栏,叔侄两人自在“五里亭”里,休憩谈天说地不提。

﹌﹌﹌﹌﹌﹌﹌﹌﹌﹌﹌﹌﹌﹌﹌﹌﹌﹌﹌﹌﹌﹌﹌﹌﹌

云宁县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士子布衣,店铺里人声鼎沸,酒坊内喧嚣震天,大周太平之年好一副盛世之光景。

窄小悠长的南巷,中段处有一栋三进院落房舍,红漆大门,上挂有一块“耕读传家”红木黑字木门匾,这三进院落房舍正是赵琰之宅第。

赵府里热闹非凡。厨房、膳堂、客厅、走廊上,小厮、婢女们已是忙得不可开交,婢女们有的辛勤抹拭餐具、有的在打扫院落、有的手忙脚乱准备果点。

而从那郡上大酒楼延请的高厨正在准备菜肴,厨房里那胖厨子急促喝道“加大火。”、“鱼脯拿来”,诸如此类的唤使声不绝于耳,帮厨的小厮们唯唯诺诺忙应声操持,赵府厨房里可谓是烈火沸油连连爆炒之声。

前院花厅,赵琰本端坐在花厅交椅上,却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赵琰虽竭力克制,怎耐都平复不了这心烦意乱,索性起身,绕着花厅疾步来回往返不止,人已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早在天未大亮之时,赵琰便派遣那前去曾村送帖的长随赵三,令其在南城门中守候,要赵三务必出城恭迎大才子曾唯,为曾唯引路指道,随行长随赵三的还有一小厮,赵琰吩咐小厮如见了贵客架临城门,便要先行一步赶回府中禀告,好让自己有所准备,方不至于苍促之下有失礼之虞。

可从卯时派遣赵三南城门恭候,现花厅刻漏已是辰时了,可那家中小厮还没有讯息传来,四下绕行的赵琰不禁胡思乱想起来,暗自寻思,可是小厮贱仆误事,未及时禀告?一念至此,赵琰便心下发狠,休怪老爷我不讲情面,自有那家法侍候。赵琰转而思量,料家中小厮不敢如此,恐那宴请之客曾唯,因事耽误不能践约,赵琰左等右等之下,不禁大伤脑筋郁闷不堪。

孔琛好笑得望着焦头烂额的四下疾行赵琰,只是抚须含笑不语,孔琛心静如水从容淡定端坐厅上交椅,时不时品下香茗,品茗起了兴致,竟自得其乐用手掌拍着交椅扶手,和着曲调节奏,低声吟唱那日曾唯率性而歌,旋律豪放堪称天籁之音的《沧海一声笑》歌曲来。

赵琰绕厅疾行一番之后,忽听孔琛的吟唱声,心下一动,方觉自家养气涵养尚欠火候,比不得竹林高贤之孔琛气度,脸上不禁大窘,赵琰不好意思之下,讪讪的回到花厅主座交椅上,为了掩饰自家尴尬,急取主宾两椅中,黑色长形木桌上法蓝镶金茶钟,急就之下却被热茶呛个咳嗽不止,满脸胀红甚为狼狈。

“明林兄啊!明林兄,稍安勿躁,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明林兄,你可回忆请帖之邀约为何时,便知分晓。”见好友窘然,便停下吟唱的孔琛,轻飘飘说了一句话。

这时赵琰方停止咳嗽,不待喘息未定,却已经苦思冥想自家请帖措词,半晌,方恍然大悟,赵琰臊眉耷眼摇头叹气,自言自语道:“真真是羞煞人咧!自家约定正午宴请,却是健忘如斯,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