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回古记> 第七十五章 德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德城(1 / 1)

旭日初升。

在南德郡的驿道上,早已是人来人往,驿道上甚是热闹,忙忙碌碌行走在驿道上的旅人,多为南德郡各县的坐贾行商。

坐贾行商们各自目地不一,有脸色匆忙地行商却是奔往德城,有悠闲自在的坐贾已是从德城返回,由坐贾行商们组成的大大小小商队,各式各样的牛车、驴车、骡车、马车装着各色货物,络绎不绝驰行在南德驿道,驿道上不断传有架车把式的大声吆喝声,各商队架御车辆的老把式们,稳稳当当驾驭着车辆,只是用手不断地挥动长鞭子,对空甩打着响鞭,驰赶牲畜脚力,而拉车的牲畜,在御夫的大声吆喝鞭策下,受了响鞭刺激的牲畜,竭尽全力放蹄狂奔,荷重车辆滚滚的双轮辘辘辗过驿道,一路上带起了飞满天的黄土、尘埃,南德郡各县的坐贾行商们,随行押解着满满当当的一车货物,却是各奔各自县治而去。

风尘喧嚣拥挤不堪南德驿道,真可谓车如流水马如龙!

一条云宁通往南德郡的驿道上,一辆满是风尘的双匹黑色乌篷马车,四蹄腾空凌厉奔驰,挽马身上的鬃毛被旷野的劲风吹拂上下飞扬,一路之上这辆乌篷马车,不断超越着前面拉着笨重物品的货车,深具灵性地挽马,超越了拉货车的同类之后,竞发出了“聿……聿……”的声声嗷叫,跑得起兴毫无倦乏的挽马,恣意骁腾飞快地向德城奔驰。

火球高升时分。

车辚辚,马萧萧,这辆马不停蹄的双匹黑色乌篷马车,已是快临近德城了,其城垣遥然在望,乌篷马车上御夫遂不再鞭策挽马,略微放缓了挽马脚力。

在这辆黑色乌篷车厢里坐着三人,背靠在左侧车窗的一少年之人,穿着打着补丁的略宽大短衫,光脚无袜,只是穿着四方平底黑色木履。并肩而坐的一壮年汉子,身着青色短褐布衣,亦是赤足木履,壮年汉子身材短小精悍,黑瘦脸上透着隐约精明。这两人对面有一汉子,年约三旬,肥胖矮墩,衣着墨绿绸衫,头裹帛帢,满脸横肉,唇上无髭,蓄之粗粜,目中时不时微露精芒。

“哦!这一路听钱大官人讲古,甚是解乏,不知不觉竟是快到郡治了!”

背靠车窗的少年之人,轻轻揭开车窗盖布一角,从车厢内往窗外看了一眼,眼见得分详,少年之人便不慌不忙放下了车窗盖布,又将背靠回在车厢里,少年之人面对另一侧绸衫汉子,口里从容出声说道。

“呵呵,先生笑话俺,俺是个大老粗,只晓得些鸡毛蒜皮的杂事,那有先生的大才,俺常年走南闯北,听到一些趣闻,讲来逗闷子罢了。”

“哈哈,唯崽,你年龄还小,又未出过远门,肯定也有不晓得的事,听听钱大官人经历,也算得上到各处游览了一番。”

短褐布衣的壮年汉子,脸上乐呵呵地开口对少年之人说道。

“三叔说得好,听人讲古,也能学到不少知识,也算长了见识。”

少年之人笑吟吟地对褐衣汉子说道。

车厢里的另外两人,听到少年之人的话,顿时发出朗朗笑声,脸上甚是欣悦之情。

这辆黑色乌篷车厢里坐着三人,其中衣着简朴两人,正是从云宁岚山曾家村而来的曾唯、曾宪荣叔侄俩,另外一身穿绸衫的壮年汉子,竟是钱胖。

却说前日钱胖畏惧曾唯的大才,恐其日后发达对己发难,百般无奈苦苦央求赵琰作中人,前来岚山曾家村负荆请罪,钱胖于一番言辞之后,众人为之释然,尽道只当大风吹过,气氛甚是融洽,可在其后众人言谈时,来访的孔琛、赵琰、钱胖三人,竟听到曾家村今岁秋税完粮之后的窘迫处境,身家殷实的赵琰心下不忍,急公好义出言欲资助曾家村,不料却被老族长婉言谢绝,只道本村族人秉承宗圣曾子教诲,安贫乐道,自力更生,不得无功受禄,而曾唯亦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孔琛与赵琰听了两人的话,虽再三劝解,怎耐老族长与曾唯坚辞不就,只好就此作罢,只是付之吁吁长叹。

而此时旁听的钱胖适时出言,钱胖其人乃商贾中人,讯息甚是灵通,那日在赵琰府上,就有触动,现在眼见耳听曾家村,秋税完粮之后甚是窘迫,钱胖心想正好借此机会卖个人情与曾唯,亦算与曾唯结个善缘,保不齐曾唯日后发达,对己定当青眼照顾,思虑至此钱胖不假思索,挺身而出道出讯息,言其在郡上有一同好,几日前曾有书与己,自个儿才知此商机,钱胖信誓旦旦称之为确切,且在众人面前,又当仁不让地开口自领去郡向导之职,只道行程杂事全包在钱某人身上,当日堂屋的众人,寻思了一番,只觉得这是个办法,亦可解曾家村燃眉之急,老族长便首肯了钱胖之议,并与钱胖约好了时辰。

眼见诸事议定,心急操持的钱胖,便与孔琛、赵琰向老族长辞行,老族长百般挽留,三人只是婉言谢绝,老族长与曾唯只得出院远送,送走了客人之后,老族长回厅便指派了曾唯并同曾宪荣,叔侄俩协同处理此事。

白日里全村人加紧处理采摘的果蔬,只因全村人都听到了这消息,唯恐如接下生意的话,这些个果蔬怕没人工料理,全村人干劲冲天忙得不可开交,可心里都有了盼头,寻思着今岁寒冬大概能捱过去。

光阴似箭,一夜匆匆而过。

钱胖经过一天准备,唤人驾了一辆马车,如约而至曾家村,携着曾唯、曾宪荣叔侄俩,带了些杂物,就奔往南德郡治德城而来。

一路之上,为解旅乏,识趣的钱胖每过一处便卖弄一番见识,说到入港时,却是将南德郡治德城好生夸耀了一番。

钱胖神采奕奕地说道德城,口称这南德郡治德城,南德郡辖德城、乐陵、禹城、齐河、平原、夏津、武城、陵县、临邑、庆津、云宁,南德郡计有一城十县,为东鲁州屈指可数之大郡。

德城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地处东鲁州的西北部,是东鲁州的北大门,德城乃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世人皆称赞德城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地大物博位居要冲的德城,可谓兵家必争之重地。

隋大业四年,大隋炀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开凿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大隋南北,从隋开凿京杭大运河之后,历经李唐,大周立国二百七十五载,传至如今大周太平元年,历朝历代均大力疏浚、扩展京杭大运河,至使京杭大运河横亘大周天下,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洚之百货,悉由京杭大运河通达天下,京杭大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而身处汹涌澎湃京杭大运河之畔的德城,从凿通京杭大运河起,德城便是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一个重要航运码头。

德城城墙呈长方形,墙高十丈,底宽十五丈,顶宽十四丈,德城之城厚大于城高,可谓稳固如山,其墙顶尚可以跑车,军卒可作日常操练。城外挖有几十丈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一应俱全。方圆几里的东西南北城墙拱护德城,德城计有城门四座:东长定门,西安乐门,南永安门,北远宁门。

德城内有一文昌阁,坐落于城中的文昌阁,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结构精巧,高十几丈,共两层,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下方上圆尖顶,呈金字状。上下层之间翘檐飞角,翼然如飞。四角雕饰的龙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圆顶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绿宝石般的光彩。游人可沿阶梯登攀,进入上层。登临高阁,极目远眺,方圆十数里鳞次栉比的农舍,肥沃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葱郁的树木,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德城外左侧有座千佛塔,此塔系李唐时修建,为石雕堵坡式实心塔,通高九丈,底径约二十余丈,下设须弥式塔基,上置覆钵形塔身,共13层,下大上小,各层雕满结枷跌坐佛像,故称千佛塔。下三层佛像刻有莲坐项光,以上各层依次缩小。像高数厘米,精雕细刻,衣纹清晰,神态慈祥,总共约八百余尊。塔顶饰莲花瓣两层,上置莲座,置铁铸释迹牟尼佛座像一尊。

钱胖说得口干舌燥方恋恋不舍停下卖弄,只听得曾唯、曾宪荣叔侄俩兴味盎然,亦不觉得路途漫漫,马车竞是快到德城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