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钱胖入得院来,那看门人先钱胖等人一步,一路小跑地进入花厅禀告东家,此刻这家主人正在花厅与人闲谈,看门人疾步走到东家面前,躬身唱诺禀告道:“老爷,有客来访,已到跨院。”
其人大叫一声,口道:“钱兄来了!实在是太好了。”
只因事出突然,一时间顾不上呵斥愚蠢的家仆,其人急匆匆起身,与厅中周遭同好道了声告罪,快速地出了花厅,揭帘来到厅外,方一出厅,其人便眼见从跨院外,正有钱胖一干人等向花厅而来,目睹到好友钱胖,其人大喜过望,满脸笑容热情地上前迎接钱胖,与钱胖互作了一礼,其人礼毕之后,口中却连声埋怨钱胖,老友实在不该如此,此番不告而入,徒让自己未曾远迎,使得自个太过失礼。
钱胖却是随意打了几个哈哈,脸上堆笑口里只道:“无妨,无妨,仲孙兄,嫩是晓得俺是粗人一个,这些个繁文缛节俺忒不习惯,现在这样再好不过了。”。
说完这话后,一脸不在意的钱胖,口中“呵呵。”大笑了几声。
却道为何,只因钱胖身为马商,与德城友人仲孙叧所操业的坐贾大为不同,贩马的钱胖常年累月走南闯北,两人已是久未相见了,此番相逢两人心下甚欢,竞站立在院中,好生说了一阵话,方才罢休。
适时钱胖猛醒得身后还有曾唯、曾宪荣叔侄俩,钱胖连忙地向仲孙叧引见两人,仲孙叧也已看到钱胖携友来访,便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却是悄不言声斜视了两人一眼,眼见得这上前见礼的曾唯、曾宪荣叔侄两人,其衣着寒酸,一副农户人家装束。饱经世故的仲孙叧,一见便心下明了,这两人不过是庶人而已,并不是什么高官、衙内、士族中人。仲孙叧不耐其烦地随手拱了一下,口中向曾唯、曾宪荣两人敷衍地道了一声:“久仰,久仰。”。
说完场面客套话,仲孙叧便不再理会曾唯、曾宪荣叔侄俩,只是连连招呼钱胖入内奉茶叙话,并且不容分说地拉住钱胖的手,急不可耐地迈步而行,被拉住手的钱胖,嘴里欲说还休,可面对友人的殷切邀请,自己怎么好推却,钱胖脸上甚是无奈,偷了一空,急回头向曾唯示以抱歉之意,眼见曾唯含笑示意无妨,钱胖方落下心中大石。
说是迟,那时快,仲孙叧竞是抛下曾唯、曾宪荣叔侄俩不顾,自与钱胖当先往花厅而去。一脸淡定的曾唯,毫不在意地不急不缓随行其后,一干人等先后进入了花厅。
钱胖的德城名唤仲孙叧,乃德城鑫锦商行的会首,祖上历代为贾,子承父业的仲孙叧,于数十载大浪淘沙的商海摸爬滚打,险象环生的商海厮杀,只因长袖善舞从商有道,其人有财势有手腕善于钻营,至如今已然积下了万贯财帛,称得上富甲一方。
大周立国数百载,天下承平已久,世人崇文之风鼎盛,怎耐大周士庶有别,九品血统论像一座大山似的不可逾越,小家小户的寒门子弟,无论如何也过不了乡品这关。
侥天之幸朝廷天恩浩荡,雨露四方兼容并蓄,立有三年科考制度,昭告天下各州、郡、县书院的学子,昭曰:入得书院求学的士子,有资格可报考科举,朝廷取才以进士和明经为主,乡野民间之人对此昭私下评价道,寒门子弟亦可成为端公务之干员。
此昭告一出,天下哗然,群情鼎沸,书院的学子趋之若鹜,于是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金榜题名,得于光耀门楣。
托庇祖荫的寒门学子,进士科举及第之后,可谓乘风一鸣大鹏展翅,寒门子弟亦算得了做官的身份,再经过吏部的铨试或科目选,考试及格,终步入仕途,只是经科举做官的进士,暂且列在浊官之流,下放到郡县为官。
所谓律令不外乎人情,寒门学子倘若朝堂上有人的话,可趁各州、郡、县报天官叙迁,于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之四善二十七最,考绩九等中人情拔优。被列为一最四善上上的话,叙迁清官之列还是有望的。
大周朝政就这样泾渭分明,朝廷由门阀世族把持,地方州郡由科举进士履新,世间之人为了能跻身士族行列,学文之风盛行天下,乃至于京都有门阀世族的好事之徒,组了个社,名唤巾帼群英天下会,号称以文会友,聚集四野遗贤前来切磋,展示才华,有出众者亦可名正言顺入朝为官,不必经那科举之途入仕。
这巾帼群英天下会一出,时人谓之为巾帼捷径,天下文人为之一震,遂疯狂地追逐那入会的资格,怎耐能入会考校之人,也得有州、郡、县书院的学子身份,这巾帼群英天下会也只是,给这些个朝堂无人的寒门学子,多了一个入仕之途罢了。书院的莘莘学子对此巾帼捷径入仕之途额手称庆,满怀信心地参与这每年一届的巾帼群英天下会,于是乎在书院海选赴京人员中,众书院的学子们削尖脑袋挖空心思,想挤进入京赴会名单中,好从中分得一杯羹。
数十载商战炼就了仲孙叧灵敏的直觉,仲孙叧目光敏锐地看到商机,仲孙叧其人在与某位贵人一番密室操作之下,竟取得了东鲁州南德郡一大书院的信任,成了这家大书院专用文房四宝供应商,而这家大书院所选出的赴京都洛阳莘莘学子,也采用鑫锦商行提供的文房四宝。垄断专营的鑫锦商行,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满,本来就身家殷实的仲孙叧,现在生意更加兴旺发达,一举成了德城众商贾中屈指可数的大商家,真可谓是时事造人矣。
话说今岁这届巾帼群英天下会,与往众大不相同,乃有一位贵人至会,所以今岁大会更是隆重召开,朝廷亦特赐下诸多利好于大会,恩许今届大会拔尖之人,可留任于庙堂之上,此昭一出,天下为之疯狂,为争个入会名份,同好之人亦翻脸不顾,视之为生死大敌。
俗话说伐樵之人磨刀不误砍柴工,那文人的装备就是文房四宝了,此番得以入会的莘莘学子,得了高人提点,醒悟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己的文房四宝如果不善地话,怎么能在巾帼群英天下会,更好的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才华。
故此,众莘莘学子绞尽脑汁装备文具,洛阳市面上可谓是纸贵一时,从而影响了天下,天下各州、郡、县书院的学子,亦纷纷抢购文房四宝,只要好的,不论其铜贯几何,怎耐得一时间那去寻做工精良的文房四宝,市面上可谓是有钱无货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