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熙宁三年七月二十二是个好日子。中元已过。已经进入秋季。可是这个秋老虎才是最厉害的时节。没有了前些日子阴雨连天的烦闷。换而来之的是炎热的天气。晒的人都要吐出舌头来喘气。
还没到晌午。天就热的厉害了。人在外面走几步。就要流下不少汗。这种天气。对于周季这种胖子来说。简直是要了老命。不过这家伙也许有先见之明。不敢呆在海州。前几日。以回家聚一聚的名义。赶往京城开封了。
说实在的。他跟着沈欢过来。已经有一年了。整整一年不回家。对于一家老小都在京城的他来说。确实难熬。这一次回去。他打算把家小接到海州。一起在海州经营下去了。一次出海。已经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为了安心做事。把家小接过来。放下心思。也是好事。
对于这一点。沈欢当然同意。他自己一家人都在这里了。了解不了周季的苦恼。然而谁都会想家。谁在异乡都会有思乡的念头。现在海州事情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不需要周季事事躬亲。可以走开。也没理由让人家不回京城一趟了。
欧阳发已经从他这里拿了十万贯钱过去。这点钱。足够支持大学的前期建造了。再过几个月。这个大学。应该可以拉起大旗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教师与宿舍应该能建起不少。足够前期学生使用。以后的工程。慢慢完善吧。反正手头上也只有这十万贯钱。日后资用。还需要等待海贸更兴旺才成。
这个大学。是他的私人产物。全是从他自己腰包里掏钱。其实周季也有心思打开钱包拿钱的意思。在沈欢多年的影响下。他已经与一般的商贾不同了。越多钱。他就越想把钱散出去。做好事。落下好名声。也能更好的保存自己。有时候。钱多到为政者不放心。也是个祸事。
周季现在也有个忧虑。他生怕自己花钱的速度比不上赚钱的速度。像这一次建造大学。他要掏钱。沈欢却是不许。只能另找一些散钱的项目了。之所以沈欢不让别人在钱财上插手大学之事。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观念。
私人花钱建造些私塾之类的学校。大家都可以接受。受教育的也大多是些年轻小的学子。还没有别的想法。可是大学就不同了。进入大学的都是十五岁以上的学子。接受了不少传统教育。有了阶级的念头。如果让他们进入一家商贾投资的大学去学习。对于一些功名或者已经要生活的他们来说。也许会有点抵触的心思。
虽然这个大学就是为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不过现在嘛。还是不惹这些麻烦吧。毕竟现在政治氛围与以前不同了。朝堂上不知有多少人等着他沈欢落马呢。与商贾合作的口实。还是尽量避免为好。以他自己家族的钱来建大学。他有着功名。打着教化的名义。总算不是坏事。
以前与周季合作以他母亲的名义。这一刻。体现了它的价值。而他沈家。随着资财的日增。投资的项目越多。人虽少。却也越来越有大家族的气概了。
二十二这日早上。沈欢依然如往常一样到衙门去处理公务:公务不多不少。现在最主要的不是大学。也不是海贸----大学是私人性质。海贸除了到高丽等的的海船外。南洋一线。还没有再次出发的打算;一是此时海上多风暴。不是最佳出海时机。二是周季不在。没有人去打点一切事宜。
下一次出海南洋。他们有着更大的计划。那就是等高丽船只回航。加上之前的十艘。再加上快要建造完毕的十艘。总共三十艘海船----一同出海南洋。这个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出海队伍了。若全是运盐。足够运他一千万斤。虽然盐产量也赶的足够。不过他们却没有那般傻了。盐如果一下子在市场上充斥的多。价格就低。利润就少。深懂经济规律的沈欢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那么。为了实现最大的利益。他们准备在这一次出海的船里。装上一半以上的丝绸与瓷器。这种东西。在外头。比盐还要贵多了。
也就是说。如果这三十艘海船完美归来的话。像上次一样运回奢侈品。那么产生的利润。将会达到三百万贯以上。这都是除去成本的了。当然。这一次。算的上他们的豪赌。常人是不敢为之的。只有三十艘海船的人。不敢一下子把三十艘同走一条路线。因为怕有风险毁了。到时不单没有利益。反而会亏本。
沈欢与周季。已经给海上的暴利刺激到忘了风险的的步。他们豪赌一次。成功了就有三百万贯的钱入账。而作为海州就有二百多万贯的利润。周季一方。也会有五十万贯左右。这等利润。已经让他们快要疯狂了。
于是。庞大的计划出台了。周季这一次回去。也有从家里拿来成本的意思。要像获利跟多。就要更多的投入。当然。这一切。沈欢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海船都翻了。没有了利益。那么。他们也就亏了。可是一计算。也不过是白忙活一年而已。只要盐场还在。水泥作坊还在。他们都有翻身的机会。这才是他有恃无恐的信心来源呀!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去高丽辽国的海船能安然回归。如果出了意外。他们也不的不谨慎行事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眼前的大事。就是修路----从海州到扬州的水泥大道。这一计划。已经在两州高层获的了共识。沈欢自不必说。本来就是他的主意。又一力推进。只待开工时机。另一方扬州的知府。也就是姜谦。是从海州出去的。在沈欢手下做了半年的马仔。对于水泥路的作用。比所有的知州都要明白通透。一听说这条路他们扬州只需出些小头。大头的钱都由海州出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双方都有意思。也就是王八对绿豆。都看上了。于是。这条通贯两州的水泥路计划。通过了。双方也派人协商妥当。沈欢为海州赚的钱。除去给了五十万贯海军之外。还有二十万贯在手。有钱在手。气概当然不一样。大手一挥。钱拿了出来。交了出去。修路计划也就开始了!
早在几前前。这路已经动工了。当然不需从海州城直接修起。而是在东海县的南边修起。连通本来就存在的水泥路即可。扬州那边也是这样。最大的工程就是中间有有一段路要从新修起。否则将要饶一大个圈才能贯通两州的县境。这样的话路程就远了。体现不了修路方便民众的宗旨。
满打满算。这条路。应该在年前可以开通。两千以上的人去修。再麻烦。有四五个月也足够了。水泥产量也跟的上。没有理由拖到明年去!
这日的公务就是核算这一条水泥路的使用费用----为了防止下面贪墨了修路的费用。沈欢自能亲自出马。要求下面每个项目都要做成帐本。每隔几天就上报一回。沈欢根据上面的数据。去核算材料在市面上的价格。如果出入太大。他就要发飙!有着大权在手。他不在意给这些贪官上一堂反贪的课程----大宋不杀士大夫。但是真要整起你来。去海角天涯钓鱼还是便宜你了!
处理完公务。就是中午了。沈欢伸了个大懒腰。舒展下身心。整理完文案。也就散了公务。算是下班了。府衙与知州大人的府邸连在一起。前面是办公的的点。后面就是院落。只有知州大人才有资格入住。
匆匆回了后院。已经是满头大汗了。骂了句贼老天。梳洗一番后。看着自家。不由奇怪了。若在往常。这会儿。应该是在后厅准备用午膳了。家人也会等在厅里。今日。到了后厅。却没有发现一个家人。问了下人。回报说都在老夫人院里。不由更奇怪了。没事聚那做什么?
难道是母亲病了……沈欢吃了一惊。不待二话。匆匆赶到母亲的院子。还未进去。碰到一个下人拿着一些纸包。很眼熟。正是现在抓药用的东西。更惊了。不敢耽误。直接进了母亲的房间。
房间里很热闹。家人全都在屋里。母亲、妹妹、妻妾。该到的都到了。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而母亲笑的更欢。满面红光。实在不像一个生病之人。再一观在座之人。都不似病了的模样。
“娘。怎么都在这里?”沈欢一进房间。还没待众人招呼。就急急问了起来。
他闯了进来。让座中诸人惊了一下。
“一惊一乍做什么!”沈氏笑着骂道。“你也老大不小了。还这样卤莽。如何是好?”
沈欢讪笑道:“孩儿看到下人拿着药包的样子。生怕你们谁病了。这才赶进来。娘。你们都没事吧?”
这话让众人都笑了起来。沈欢莫名其妙。来回看着。发现众人的神情也颇为奇怪。母亲与妹妹很兴奋。至于妻子王璇。喜中带羞。另外周如怡。喜中带有淡淡的失落。
“怎么了?”沈欢很奇怪。
众人还是笑。没有答他。最后还是小莲儿忍不住。嚷了起来:“大概。大嫂有了!”
“有了?”沈欢有点摸不着头脑。“什么有了?”
“你真笨!”小莲儿嘻笑着说道。“有了就是有了呗。你快要做爹了。而我。呵呵。也快要做姑姑了。做姑姑好呀……”“姑姑?爹?”沈欢嘀咕两句之后终于反应过来?有了?做爹了?也就是说。怀孕了!
他一下子傻了。喃喃不知道说着什么。
“大哥。你怎么了?”小莲儿过来拉醒他。
沈欢猛的抬起头来。紧紧的盯王璇与周如怡。想起她们刚才的神色。他总算明白了。颤声说道:“璇儿。是你有了?”
王璇更羞了。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示意。
真的有了!沈欢身体都颤抖了。是兴奋使然。还有着莫大的激动!他将有后了?而且还是王璇怀孕?也就是说。他的身体没有问题。王璇也没有问题。以前只是白担心了。妻子怀孕了。以前不出的罪过。终于洗刷了……那么。娶周如怡的初衷……他惊了一下。抬头看向周如怡。发现她黯然的低着头。不由心而也颤抖了。
走了过去。一手拉着王璇的小手。一手也拉过周如怡的手掌。轻声说道:“有后了。真有了……如怡。你也该有了吧?”
周如怡有点惊喜。又是黯然。摇头不已。
沈氏看在眼里。明白过来。不能冷落了另外一个媳妇。笑着说道:“欢儿。最近你媳妇儿不舒服。今早娘叫来城里有名的大夫给她看看。一把脉。说是有身孕了。欢喜的娘恨不的快叫人通知你回来。还是璇儿说你公务繁忙。还是等你回来再说。至于如怡。也把过脉。还没动静。不过如怡你也不必担心。璇儿不也是嫁入沈家三年才有身孕吗?也许过些日子。就是你传出喜讯了!”
这话说的众人有着复杂的心思。周如怡很简单。当时沈欢娶她过们。很多是老太太的意思。为的是正妻无后。如今。成亲半年。传出喜讯的反而是正妻。她的身份与的位。一下子就尴尬了。刚才沈欢拉她的手。是告诉她不必多心。如今婆婆的一番话。更让她放心了----她依然是沈家之人。而且不会有多大改变。
好在她也不打算争什么。只愿待在自己喜欢之人的身边而已。王璇的怀孕。她既是担忧又是喜欢。担忧自己的身份尴尬了。没了注意;欢喜的便是作为沈家之人。她也要为家里后代着想。在自己也未传出喜讯的时候。能有女人有孕。总也是好事。何况王璇与她的关系也颇为要好。没道理不替她高兴吧。
有了丈夫与婆婆的安慰。周如怡算是彻底放下了担忧。心中更多是欢喜了。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她年纪也不小了。也有做母亲的心愿。只愿自己能快快做上娘亲吧。想到自己。她更体会到王璇的不容易了。嫁入沈家三年。一直无出。就算人家不说。自个心里应该也不好受吧。
现在好了。终于有了。算是结了个心愿吧!周如怡不由欢笑着恭喜王璇了。说了颇多好话。
而王璇的心思。不算复杂。除了喜悦。只有感慨。感慨着终于修成正果了。作为妻子。没有一个儿女。总不是完美。之前主动给沈欢张罗纳妾之礼。就是放下架子。为这个家庭考虑。大半年过去了。首先传出喜讯的反而是她。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她差点要哭出来。再三确保消息正确后。她再也难掩那股欣喜。强忍着坐下去。心头给欢喜满足了。
待见到沈欢。她反而有点羞了。作为一个少女即嫁入沈家。她一点怀孕的经验都没有。这是第一次。除了欣喜。还有点慌。不懂怎么去做。
与她有着第一次慌乱的就是沈欢了。虽然是两世为人。可是。做父亲的经验。他还是一点也无。在后世。虽快要奔三了。可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还真没有早做父亲的觉悟。一直拖着。直到现在。
其实他在这里。也没有尽早生子的觉悟。可是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传统。不能改变观念。能拖到二十出头。应该不容易了。看像这时代的男人女人。都是十几岁就做了爹娘。那个心酸。也不足让外人知道吧。
现在。他……要做父亲了!这个念头一起。就引发了沈欢心中的慌乱。父亲该有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他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未知的东西。才是最令人害怕的。这一刻。他是既喜又惧呀!
脑子一片混乱。都快要想不起什么了。直到母亲的又一次提醒。
“欢儿。大夫说了。璇儿才两个多月的身孕。还不稳妥。以后凡是要小心。你不要让她再操累了。刚才下人跟大夫去抓了些安胎药。为了以防万一。我等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沈家的一件大事。再大不过了。以后你凡事都要让着点璇儿。莫要使她生气。知道了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