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空中出现宝蓝色的圆月、狂欢的yu望都市将被红色的赤海淹没。体内流淌着蓝血的王族将开启第一颗魔卵的双眼,此人乃蝇王之后裔、黑暗的王族,盲从的羔羊们将追随在其麾下对这个荒淫、糜烂、罪恶的都市开始涂血的洗礼。堕天的暗之王者将从此真正踏上无法回头的帝王之道。”
——欧罗大陆传奇吟游诗人沙休的著名诗篇《无欢王子》之“yu望之都”章节结尾。
吟游诗人沙休没有完全完成这个作品就失踪了,这部大陆著名的诗篇也成了令人扼腕的遗憾作品。因为《无欢王子》非但是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其中还有蕴藏着许多预言、而不少预言都先后灵验,使得更多的人疯狂地钻研探讨其中的奥妙。
只有极少人知道传说中的吟游诗人沙休的真正身份、以及他为什么失踪。伊莉安娜是其中之一,她的身边一直保留着沙休的《无欢王子》亲笔原稿。虽然她早在军校时代就已能对其中的内容倒背如流,但她还是将它带着身边。
这不是她的作风。对待书籍,伊莉安娜也是完全的实用主义、一旦学通记牢书里的知识内容,她就把那书转赠他人或束之高阁。关于这点,只有在皇家军校里如姐弟般亲密无间、一起长大的卡尔玛知道其中原因——那本书记念着她人生中的一位敬重的老师、一个被迫隐姓埋名的预言家和思想家、以及一份难忘的初恋。
不过,伊莉安娜现在不会去回忆这些、起码今晚不会,因为她只在恰当的时候站在恰当的位置上做恰当的事。另一位对她具有特别意义的老师——既可能是她父亲也可能是她兄长的条顿皇帝亚历山大、曾每隔三个月将她和卡尔玛从军校私下召入宫中教授包括这一点在内的成功论和统治学。以“第四皇子的未来侍女骑士”身份伴读的伊莉安娜从这个大独裁者身上获益良多。
身为帝国骑士的母亲为伊莉安娜打下了良好根基,皇家军校培养了她的军事才能和“铁和血”的实力贵族主义,以“沙休”为笔名书写诗篇的老师的民主自由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她,而她却又向皇帝亚历山大学习了帝王学和中央集权专制论。
因此,伊莉安娜的世界观基本构造就是铁血实力主义加“以专制捍卫自由”的思想。血统论和天命论自然与她无缘,至于被许多人推崇的“英雄苦难成长论”在她看来也同样荒谬。亚历山大在教导他们的时候就嘲讽过这种论调:
“总有些读史书读得中毒的人认为——英雄必须经历无法想象的艰难才能成长。非得以弱击强或者屡败屡战、非得被围多年不得援或者全军溃败仅剩一人,然后再以绝佳毅力坚持下来或抓住了一瞬而逝的转机获得成功。刻意经历至少三次以上的苦难去追求所谓历史的凝重感,来证明成功者是没有侥幸的。”
卡尔玛有疑惑但不敢问,也感到不解的伊莉安娜便进一步请教亚历山大。条顿皇帝把桌上一些历史学家歌颂“苦难创造伟大英雄”的文章丢进了火炉,大笑道:
“按照这种论调,英雄想要成功、就非得没事找事地去寻找至少三次以上令人绝望的困境磨练磨练才赢得有天理。成功者的确不能单凭运气,但天生就拥有相对优势、过得顺风顺水的人就没资格赢、不该赢、赢了也没天理吗?逆境可以创造英雄,顺境就只能埋没英雄?是真英雄,无论在顺境或逆境都能尽显英雄本色。以弱击强、屡败屡战、被围多年不得援、全军溃败仅剩一人这些事的确能产生悲情英雄主义,但去刻意追求这种悲情英雄主义的人是神经病。作为王者或统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获胜、尽量避免落到那种地步。不是所有英雄都要一波三折地成长,现实中只以成败论英雄,历尽艰难并不代表成功、结果才决定一切。”
“可是,历尽艰辛而获得成功的英雄似乎更受大众认可啊?”当时十三岁的伊莉安娜忍不住发问。
亚历山大不屑一顾地冷笑一声道:
“那是因为那样的英雄更能安慰失败者的弱者心理,好让那些败犬感到胜利者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可以心理平衡点、不至于嫉恨胜利者。所以有些英雄即使轻易成功也非要把自己成长中的错误与鲜血给别人看到,免得遭人嫉恨。那些看不得别人过得顺风顺水、赢得潇潇洒洒的人都是自卑心作祟,心理不平衡的弱者。”
从此伊莉安娜确定了自己的成功论——只以成败论英雄,结果才决定一切。同时她更不轻易显示实力、但该赢的战斗就绝不能输。
而对于她的性格,那位笔名为沙休、曾经隐姓埋名地在军校内担当文科教员的老师在失踪前告诉伊莉安娜:
“你外表如冰、内心如火,恭谦在外、高傲在心,心思稠密却偏偏喜欢孤注一掷的冒险主义。这些都是你性格上的优点也是缺点。”
从军校毕业后,生和死的战场就成了她最好的老师。在各个战场上几乎一路无败地走到现在,伊莉安娜凭的是比其他人多想一步甚至几步的精密思维和务实的实力主义加现实主义、至于她那种超越常识的战斗能力仅仅是辅助而已。
时光飞逝,现在已是新罗马共和国纪元1200年9月12日(条顿帝国历1000年9月12日)晚9点正。再过三个小时,等到今晚12点钟、这个夜晚就会将在欧罗大陆历史上载入史册。今晚的角斗士奴隶大起义就定在这个时间。
伊莉安娜并没有越俎代庖地跑去现场指挥起义——在角斗士奴隶中有着相当威望的斯巴达克思在这件事上能发挥更好的效果。任何统帅或指导者都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完美超人,个人能力再强也不算什么、能充分发挥别人的能力才是本事。
已对整个起义策划完毕的伊莉安娜还要做的就是尽量清除阻力,为此她通过罗森打算向他父亲加乐富总督摊牌、却意外见到了一位“地狱的大画家”和其杰作。
罗森确定,出卖灵魂换取恶魔力量和肉体的老爸这次死定了、任何人在目睹了其的杰作后都不能容忍这种非人类的行为,他只希望伊莉安娜不要迁怒于他这个只是想继续过安逸生活的小人物。
“从现在开始,你的主人是我。至于此作品,今晚你将会得到足够的材料。”
这就是伊莉安娜的处理方式——无论是人类还是恶魔,只要有用、能用、可以用就充分利用。力量就是力量,无分正义和邪恶、能为我所用就用。加乐富趴跪在地上苦着脸点头同意,但再三声明:
“恶魔的忠诚就是服从强者。奴才效忠的是‘蝇之王’贝尔丝芭布女王陛下,您是陛下灵魂分身的转世、奴才为您效劳也不算背叛陛下。可是奴才是个只会画画的下级使徒、论地位连格格罗那个尤太猪都不如,献上灵魂的‘yu望之卵’也是他借的。您可千万别为难奴才这样弱小的可怜艺术家去做越过本分的事……”
看看这位恶魔艺术家、再回头望望正缩在墙角的罗森,从不相信血统论的伊莉安娜也只好感叹——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两位都真算得上出色的保身主义者。
她随即吩咐加乐富恢复人类形态、以总督的名义把城中各达官贵人和重要人物都请到总督府参加晚宴,同时在城内张灯结彩宣布全城举行狂欢。总督府的请贴刚发出去,把守城邦边境的驻军飞骑来报——大元帅安东尼率新罗马第二军团四万多人刚刚进入城邦、直奔庞贝城而来,说是接到奴隶企图暴动的情报前来平乱。
罗森子爵立刻以惊人的速度召集所有心腹家仆收拾他“微薄”的财产、准备从不知哪年就准备好的地下通道逃往外地乡下的庄园。伊莉安娜也不拦他,只问道:
“罗森卿,你认为现在新罗马共和国内对你而言还有安全的地方吗?擅自逃离领地的你、是打算被暴民们用私刑处死?还是被国家以失职罪问吊?”
罗森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伊莉安娜随手递过去一份她亲自起草的羊皮纸文件。文件开头的标题让罗森的表情像是一口气吞下了十个鸡蛋,上面写着——“庞贝城奴隶解放宣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