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银蝇的女帝> 第十九章——骑兵的圆舞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骑兵的圆舞曲(1 / 2)

后新罗马帝国纪元1202年3月26日(条顿帝国历1002年3月26日),就在西西里亚国王“万民教父”维托、这位不按常识出牌的厚黑老国王调遣所有精锐部队,打算一举消灭法兰克王国残余抵抗力量并重创困境中的条顿帝国远征军的时候,我们的主角——自由城邦同盟的少女总帅伊莉安娜亲率十万铁骑来抄他在本国的老窝了。

后世的军事学家有这么一种中肯的观点:暗之王女“银蝇姬”伊莉安娜的军事能力并非她那个时代中最杰出的,条顿皇帝亚历山大、东新罗马皇帝安东尼、法兰克王国大元帅霞菲、包括西西里亚国王维托等人物在用兵上都比她更高超——如果仅仅是沙盘推演的话。实际中,伊莉安娜之所以常常能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并将这种胜利转化成政治上的优势,是因为她更切实地将“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贯彻到了战争中,而且只要看准了局势变化就马上采取行动。

另外,伊莉安娜的作战往往带着某种不安定的冒险主义、这也是许多军事学家们对她评价打折扣的地方。“全盘下注,集中一点;不是大赢,就是大输”的风格经常性地在她的决断指挥中出现,这其实是种大忌、更多的人采取的是“把鸡蛋分别放进几个篮子里”的作法,多留几条后路。

可是,给人印象冷静得近乎冷酷的伊莉安娜就是时常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然后下注。在不少人看来,她是天生的少数派(但能团结大多数人追随她)、美貌的独裁者(但充分听取有用意见并鼓舞臣民群策群力)、容克政治家(“容克”是指条顿军阀贵族)、充分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总帅。

伊莉安娜的这一动作事先极其隐秘而且迅速,但把一切要准备的工作都已安排妥当、包括留下一批已和当地西新罗马民众打成一片的人以备他日之需(这个措施在以后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后会有详细交待)。在首都恺撒城仍然“卧床不起”的东新罗马皇帝安东尼派遣部队与自由城邦同盟军换防后,让手下将领把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转呈伊莉安娜:

“我亲爱的好侄女,你这个决定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一老一少两个淘金人合伙去冒险,年轻的那个先淘到了一桶金子,但既要防着别人来抢、又要腾出手去其它地方淘金,于是大方地把这桶金子孝敬给了老前辈。结果那位老前辈整天要为看住这桶金子而和来抢的人打得头破血流,而年轻的后辈则在其它地方淘到了更多的金子。等他们再次见面时,年轻的后辈从已经筋疲力尽的老前辈那里又顺理成章地要回了当初孝敬给他的金子、那位老前辈等于白辛苦一场。’这故事不赖吧?不过,你是不是真的能够在其它地方淘到更多的金子而不是血本无归呢?让叔父我拭目以待吧。”

东新罗马皇帝“yu望之战神”安东尼是自由城邦同盟总帅“银蝇姬”伊莉安娜的远方叔父、更是情投意合(一丘之貉)的良师益友,在乱世的年月里他们像一老一小两只合伙的狐狸那样既互相利用又互相提防(还互相拆台)。当然,在正史的记载上,不会用如此尖酸的笔调来形容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真挚友谊。

自由城邦同盟军内对此决策当然也有各种想法。在伊莉安娜看来,有不同想法是正常的、没有不同想法反而是不正常的。要是一个组织内众人对领导的决断都毫无意见,那么恐怕是——

要么这位领导人太英明了、英明得手下都不能(不敢)提出异议了,如此英明的领导人离众叛亲离的日子一般也不会太远了。

要么那些部下们太无能了、无能得连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如此无能的部下即使很听话也应该炒鱿鱼。

数月前,东新罗马讨逆军本队在司令“独眼将军”克罗巴上将兵败失踪后、剩下的十二万兵将无一人能够重整建制恢复指挥系统,结果几乎全在溃逃中不战而死。这件事情使伊莉安娜更加意识到麾下部众必须加强独立的思维和行动能力,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也许不太听话好用、但不能因此要求部下们除了服从命令以外不许自我思考——尽管有些蛮夫武人还以“我不会多想,只服从命令冲锋!”而引已自豪。

迅疾而隐秘的大军出发之前,银发少女总帅召开了一次紧凑而严密的探讨会、与会的都是自由城邦同盟的各部各级负责人。其中包括核心领导层的斯巴达克思、卡尔玛、西罗克、王海峰等人,还有卡妙、尤娜、爱玛等一批新秀或战场新人。

“唉,我们一走真便宜了那位‘卧床不起’的东新罗马皇帝安东尼。他一下子得到三分之一的西新罗马帝国领土,这可是我军辛苦打下来还善加经营的地盘。”

蛮族小野猫尤娜快人快语地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郁闷。

“不过我们这一走,总比在眼下混乱的局势中不得动弹地呆等好。只是当地的西新罗马老百姓都舍不得我们,怕我们走了以后东新罗马人不会善待他们、更怕西新罗马军队会杀回来报复。”

追寻骑士道梦想的少年骑士卡妙则更担忧当地支持自由城邦同盟的西新罗马民众以后的日子是否会难过。外貌可以当他大姐姐(实际年龄比他还小)的女骑士爱玛思索片刻,半安慰半陈述地分析道:

“依我看,东新罗马军队如果想顺利地长期占领这些地方、就不会刁难当地老百姓。何况说到根上,东西新罗马帝国的分裂只是两国统治者的人为操作、两国人民同祖同宗并没太深的积怨。另外我们离开后,以东新罗马帝国的实力只要不犯重大失误、是足够阻止西新罗马帝国军反扑的。”

她的话立刻得到斯巴达克思的肯定,科南族勇士朗声发言:

“没错,而且东新罗马帝国在短期内是无法并吞西新罗马帝国的、新罗马境内将继续保持‘三巨头鼎立’的状态。我军正是创造并利用这个短暂的时期来获得更大的主动性。表面上我们吃了点亏,实际上却占了个大便宜。”

看到卡妙、尤娜等不少人还是没听得十分明白,青年总督西罗克以世家子弟特有的不急不慢语调耐心道:

“这个‘大便宜’,是指按照总帅的如此决断,我们摆脱了在新罗马境内前面要对付西新罗马帝国、后面要提防东新罗马帝国的僵持局面。既然我们目前还不能在新罗马境内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不如主动转移阵线、让东新罗马帝国和西新罗马帝国去互相咬住对方。而我们,则大可在此时腾出手来大展拳脚。”

“但为什么选择出兵西西里亚王国呢?”有人犹豫着发问,混血儿骑士王海峰沉吟了一下、望着伊莉安娜出声回答。

“我想总帅这层意思,按照东方大陆华夏帝国的说法就是‘一石三鸟’的策略。首先,西西里亚王国的精锐主力此时几乎都调往法兰克王国、正要与处于低迷困境中的条顿帝国远征军和法兰克王国抵抗力量做个了断,国内驻守的精兵不多、这是个难得的空挡。其次,只要我们一动作,必然使本来胜利在望的西西里亚王国陷入首尾难顾的局面、间接地解了条顿远征军和法兰克抵抗势力的围,为我们接下来的政治攻势铺垫了良好基础。最后,如果西西里亚王国因为来不及调大军回国而向其盟友西新罗马帝国求援、而西新罗马帝国不顾后果冒险出兵的话,那么我军大可回马一枪、联合东新罗马帝国解决这个麻烦。”

有意无意,和伊莉安娜一样都是条顿帝国监察军出身的王海峰已经悄然地把“条顿帝国军”和“我军”区别开来。这实际上也是他代表条顿籍官兵的表态——我们的效忠对象,已是自由城邦同盟、是伊莉安娜总帅。

这种心态转变不是一朝一日,而是来新罗马进行革命战争后日夜渲染形成的。而伊莉安娜作为总帅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也潜移默化地起着强大的亲和作用。

银发少女总帅赞许地点了下头,然后望望身旁的恋人兼首席大跟班、于是卡尔玛做了补充;

“大家都说了,那么我不才也在这里发表下意见。我军采取这种决策有着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是在冒极大的危险。尚若我军突袭西西里亚王国本土的战略受挫,或是东新罗马帝国背信弃义地与西新罗马帝国联手断掉我军后路、攻击自由城邦同盟,那么我们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而且,请大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可能必须面对非常世存在的非常识敌人。但无论对手是谁,我们此次行动已势在必发、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如果失败,那我们输掉的就不仅仅是一场战役、而是整个战争和以无数牺牲建立起来的自由城邦同盟。”

紧张的凝重感中,最后发言的是伊莉安娜。起身离座的少女总帅淡雅含笑地环视在场诸将,详细委派任务后吩咐端上早已准备好的出征酒,她举杯致辞道: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