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银蝇的女帝> 第三十一章——叛逆者的颂曲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叛逆者的颂曲 下(1 / 2)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哪位英雄(枭雄)在起兵造反时随口吐出这句名言,大概这句话挺有气势而且可以在实在没有借口的时候充当借口、后世不少造反的人都借用过此话——虽然照搬这句话的人也许只是狗熊而已。

伊莉安娜个人认为,即使叛逆真是英雄的特权、也只是成功的叛逆英雄的特权。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抢得到天下的才能成为实际的英雄。

丢了天下或者造反失败,哪怕你的叛逆毫无私欲、是代表了公理正义和民愿人心在反抗暴政,也一样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谓的“正义和公理”无非是个标榜着大义的招牌而已。

不同人的“造反”也有不同的情况。

有些人还没起事就已经开始敲锣打鼓、摇旗呐喊,惟恐别人不知道他要造反。这种同志往往反还没造成,脑袋就已经搬家了。

有些人则是揣测不安、求神问卦、反复讨论,却总是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这种同志基本上也造不成反,机遇从他眼皮下溜走的时候他还在叹气。

还有些人桀骜不驯、才气纵横、豪情万丈、指点江山,但偏偏儿女情长太重私情。这种同志是有才能有志气的人,不过不一定能成大事。“造反”不是儿童游戏,而是提着脑袋(自己和追随者的)玩命的游戏。想要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取胜,才智和力量都很重要,但最后胜出的一般都是深沉练达、纵横捭阖的真正政略家。

此外,运气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除了哄骗无知粪青的无赖发家史、以及在地摊上流行得泛滥成灾的流氓皇帝YY,现实中没人能单靠运气成为成功而伟大的“叛逆者”。

就算是草根出身的流氓暴发户皇帝,能最后造反成功“转正”成天子的、无不是能把自己从草莽首领转变成真正政略家的人。变不了?那最多只能逞一时之气。

而这世上总有些人,他们不受任何世俗人为的限制、总能够把握或创造机遇地不断超越一个个限制。这种人只要在力量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不断寻求突破、甚至突破在常人看来必须遵循的“常识规律”。对于他们来说,“造反”和战争、政治等手段一样,只是通往梦想城堡的一条途径——或者说是条堆满尸山血海的王道。他们天生就是“叛逆者”,对他们来说不是要不要“造反”,而是什么时候造反、用什么方式造反、值不值动手造反、可以造谁的反。

评心而论,这种人越是目标远大者,就越不是“英雄”、而是——枭雄。

乱世出英雄?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乱世出枭雄!叛逆是枭雄的特权!

银发少女总帅清楚得很,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在这个“黑暗时代”的群魔乱舞世界中只能成为“悲情英雄”,或者充当“人柱”牺牲品而已。就像流传至今的先文明时期著名《唐.吉珂德》里那个骑着瘦马挑战风车巨人的主人公一样。

伊莉安娜敬佩真英雄、喜欢具有真正英雄气概的人物、麾下人材也多英雄之辈、自己也有着具有相当魅力的女英雄形象和实打实的英雄事迹,但是——她的“本质”是乱世枭雄。

她自己本身就没把自己当成什么“救世英雄”、是盲从的羊羔把她看成了“救世英雄”。对于这一点,她始终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早在两年多前、条顿帝国帝都皇宫中,“狮心王”亚历山大的心腹智囊海因里希.希姆莱(监察军总长兼秘密警察头子)曾对伊莉安娜的“公主身份”问题向这位条顿皇帝进言。当时,这位在大陆历史上留下很大功过争议的大独裁者如此评说他这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女”:

“公主?你太小看她了。知道我第一次和她见面的时候,我从她的眼里看到了什么?沉睡在灵魂深处的力量,还有同样深沉的野心和yu望!……就算我可以给予,她也不会接受这种‘施舍’的公主名分;她会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夺取女王的桂冠、即使要从成千上万人的尸山血海所铺成的王道上踏过。要是连这种程度的试炼都通不过,那么她还是早点死去比较幸福。”

亚历山大也许不是个好兄长、好父亲、甚至不是个“好人”,但作为一国君主却是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好皇帝。西西里亚国王“万民教父”维托等人也类似如此情况。有些事情就是这么让常人难以接受,善良的老百姓都认为好人才能成为好皇帝、但现实中皇帝这份工作却是“好人”干不好的。

不过,深谋远虑、眼光锐利的亚历山大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他看出伊莉安娜有“深沉的野心和yu望”,却还是低估了这个没名分的女儿的“野心和yu望”。按照他的想法,伊莉安娜的理想无非是通过自立门户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得到他和世人的认可,而他只要给予相应的承认和嘉奖就能控制住这个女儿和她的政权。所以在自由城邦同盟刚成立时,亚历山大以条顿帝国的名义认可伊莉安娜的政权并予以封赏、还“间接证实”了伊莉安娜和他的父女关系,成为新政权的默认保护者。在他看来,伊莉安娜对此应该是深怀感激的。

伊莉安娜的确感激,她一向很记恩(也很记仇),但反感也同样酝酿着。首先对于亚历山大,她把这个人当成有能的君主作为学习对象、却没什么“血浓于水”的亲情。对于亚历山大那么晚才那么不干脆地承认自己、伊莉安娜在心中是很窝火的,而皇帝老爸的嘉奖和“保护”、银发少女在内心深处更是只能冷笑。

这种居高临下、仿佛是宗主国对从属国的“恩惠”,明摆着是种警告和控制。

那时,刚成立的自由城邦同盟还较弱小、就连军中的条顿军官团也没完全“调整心态”,的确需要这么一个“大靠山”在背后支持一下。因此,伊莉安娜心中虽有不满、却丝毫未表现出来,反而说服领导层和民众们积极而殷切地回应条顿帝国的“保护”和亚历山大的“恩赏”。

而在自由城邦同盟内,伊莉安娜则紧锣密鼓地主持着军政事务,国家机器在高速运转中不断发展。国计民生提高的同时,作为政权保障的军队也得到扩充。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光是骑兵部队、就从组建时的一千发展到了十万。

除了实力主义,少女总帅还把条顿军队的精髓——军官团骨干支架制度彻底地贯彻到自由城邦同盟军的血管里。从士官到将校,各级军官和普通士兵的关系不是“浮在水面上的油”而是“融入水中的酒”。自由城邦同盟军的军衔普遍不高,伊莉安娜本人至今还顶着亚历山大亲赐的帝国监察军上校(相当于帝国国防军准将)的军衔而已,但这丝毫无妨她的总帅身份。

她麾下的自由城邦同盟军正规军只有二十万人,不过在这二十万人中,士兵平时要接受成为士官的培训、士官要接受成为尉官的培训、尉官要接受成为校官的培训、校官要接受成为将官的培训,战争中可以迅速恢复建制或扩大编制——这就是暗之王女“银蝇姬”的二十万自由城邦同盟军为什么在之后的战争中不但越打越多、而且越打越精的重要原因。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