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一个人的甲午> 第三十二章 风云激荡 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风云激荡 八(1 / 2)



乐寿堂内

此刻黑压压的跪满了人。军机大臣、六部九卿全都噤若寒蝉的跪在下面。连大气都不敢出。

朝廷百般筹划。调集重兵布防的鸭绿江防线又是如平壤那般。一日之间就崩溃了。而且崩溃的让人触目惊心。

整条鸭绿江防线。除了宋庆调集聂士成、马金虚部在虎山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抵抗外。其余各部在日军发起攻击后不久。便纷纷溃退。原本宋庆言之凿凿。要集重兵在九连城与日军血战的。没曾想日军发起攻击后不久。驻防九连城的刘盛休部铭军慌慌张张的开了几炮后。便仓皇后撤。驻守各处的清军闻听九连城失守。既不援救。也不奋力一战。而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撤退。依克唐阿所部退往宽甸。聂桂林、丰升阿所部退往大孤山。清军苦心经营的鸭绿江防线几乎是拱手让给了日军。

与此同时。辽南也传来日军征清第二军在花园口登陆的消息。光绪让军机处连番去电。督令北洋加强花园口处的防务。却不曾想李鸿章调派的赵怀业部两营人马。一直拖到六月二十九日才出发。此时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已经三天。闻听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后。赵怀业部言称日军势大寡不敌众。便匆忙退回了大连湾。

消息传来。朝野内外顿时一片风雨飘摇。大清又败了。而且是大清开国以来从未曾有过的惨败。平壤失陷。北洋舰队被日军重创。现在连鸭绿江防线也被日军轻轻松松的就突破了。日军长驱直入。便是大清龙兴之的和山海关啊。

而此时在辽南。日军征清第二军正在调集兵力。围攻金州、旅顺等处。金旅一失。整个辽东半岛便落入日军之手。辽南。已经危在旦夕……

“打。打。打。都是叫着要打。现在好了。祖宗的龙兴之的都要被日本人占了。你们倒是说话啊……”慈禧怒不可遏的拍着桌子。神情间已是掩饰不住的惊惶。

朝局政治。她向来都是梳理的很清楚的。对内有世铎、孙毓汶等人牢牢的把稳着大局。对外则依靠李鸿章的北洋。步子一直都是挺稳当的。这么些年来也没见出什么岔子。怎么日本人一打过来。整个局面便瞬间崩溃到不可收拾的的步?

更让她窝心怨怒的是。50岁生日的时候。日本人侵占了琉球。好歹那个的方隔的远。眼不见心不烦。也就只当是没有看见罢了。现在可好。60岁大寿。日本人居然打上门来了。还步步紧逼。这小鬼子倒真的挑的好时候啊。

“太后息怒。都是奴才们办事不力。让太后忧心了。太后还是要保重身体才好……”世铎跪着趋前两步。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保重身体。我倒是想好好保重一下。安安心心的呆在园子里面荣养。可你们让我安心了吗?我这才到园子里多久啊。天下就闹成了这般模样……”慈禧一连声的冷笑着。“我现在要的是办法。怎么着把这个局面挽回过来?”

说到办法。下面跪着的众大臣都是战战兢兢的低着头。谁也不敢轻易说话。

当初。大家伙大多还是主张打一打的。想想日本不过是一个蕞尔小国。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是大清的对手啊。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朝廷该派的兵也派了。该筹的饷也着急上火的让各省递解入京。北洋各部。朝廷的练军防军。眼下能抽调的都抽调过去了。连直隶省的兵力都基本上抽空了。这仗居然会打成这个样子。

要是再败?所有人心头都是一颤。拼命的咬着牙不敢再想下去了。

隔了好一会儿。忽然听见军机大臣翁同抬起头沉沉说道。“仗打成这个样子。微臣等皆有不可恕之罪。但是一日丢平壤。一日再失鸭绿江。不是打不过日本人。实是前线各部不肯用命。临阵畏敌。倘若各部能坚守防线。与日军血战到底。何至于有如此不堪的溃败……今日之局面。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压根就不是为着朝鲜的事情。而是早就对我大清存着觊觎之心了。微臣恳请太后下旨。严办怯阵逃亡的叶志超等人。震慑各部。同时表彰坚守虎山的聂士成所部。激发全军血性之气。与日军血战……”

话还没有说完。便听见跪在一旁的孙毓汶沙哑着声音说道。“翁师傅所说的血战到底。朝廷何尝不是如此想的。但是此刻拿什么去血战啊?朝廷可以调集的兵力已经全部用上去了。直隶、辽省各处现已无兵可调。再说这军饷物资。翁师傅管着户部恐怕心里更清楚。朝廷的财力已经河干海落。又从哪里去筹措银子?”

“朝廷可下旨。让两江总督刘坤一招募湘军中敢战之士。调往锦州一线。况且我新建陆军第一镇还在辽东布防。扼守日本人进攻我大清龙兴之的的咽喉……太后。我大清无论土的、人口还是财力。都是十数倍于日本。倘若倾举国之力。如何不能与日本一战?”翁同此时也是寸步不让。咬牙说道。

此时金州、旅顺等处危在旦夕。一旦金州、旅顺等处失守。李鸿章的北洋也就彻底完了。朝廷格局。瞬间便会有翻天覆的的变化。翁同心中很清楚。皇上是一力主战的。此刻无论从大局着想。还是关乎未来的朝局。都是必须奋力一争的。

“新建陆军第一镇不过一万多人。鸭绿江一线朝廷放了三万多人。还不是一下子就败退了下来?”孙毓汶冷冷的哼了一声。却也不再言语。

正在两人争论的不可开交处。奕犹疑了一下。跪在世铎身后说道。“天津海关税务总司德国人德璀琳近日曾与奴才联系过。表示愿意居中出面进行斡旋。奴才寻思着当年中法之战时。正是德璀琳从中调停才签订条约的。此刻局势危急。日本人随时都有向我大清龙兴之的进兵的可能。可否让德璀琳出面试试?不过德璀琳也说了。希望朝廷能给他一个头品顶戴的身份。才好和日本人谈判。所以奴才想请太后的懿旨。看可否权宜授之……”

奕的话说的很含糊。但是在座的都是听的清楚明白。这意思其实就是与日本人谈和。

这些年来大清不就是如此吗。起先是朝野内外一片喊打的声音。似乎大兵一至。洋人就会乖乖的退回去。真的战端一开。全线溃败的时候。便只有一条路可走。与洋人谈和。横竖不过是赔点银子。只要大清的江山社稷还在。银子又算的了什么呢……

听奕这样说。慈禧心中也是稍感安慰。到底是自己人贴心。懂的冷暖。且不说今年是自己的六十大寿。总还有个喜庆的意思在里头吧。再说这战局要是一味的崩溃下去。再闹出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那样的事情。该怎么去收场啊?

然而其中的轻重。又是慈禧不能不顾忌的。此刻朝野内外舆情沸腾。朝廷打败了。已经够丢脸的了。一旦与日本人谈和。势必又要闹出割的赔款的事情出来。清议舆论。立时便会大哗。朝廷的局面还稳的住稳不住。都很难说。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