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一个人的甲午> 第四十三章 国破乎 国战矣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国破乎 国战矣 一(1 / 2)



田庄台这个的名。要放到一个月前。恐怕满北京城的士绅百姓、旗人闲散。抡圆了也找不出几个知道田庄台到底在何处。可如今。仿佛是一夜之间。朝野内外。市井民间。一见面开口必言及田庄台血战。田庄台前线哪怕一封电报。一点点的战况传回。甭管是朝廷各部。还是满大街的茶馆酒肆。所有人的心都像是提到了嗓子眼上。紧张的跟没了魂似的。

大清一败再败。还是败给了一千多年来。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的东洋小鬼子。集九州之水莫能洗刷的奇耻大辱啊!……正当天下人心离散。一片沮丧、愤怒。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真恨不的每日里拿酒把自己个儿灌醉。一觉大睡不醒的时候。皇上亲征田庄台。去辫明志。像是凭空的变出了一把熊熊大火。点燃了前线三军的斗志。也点燃了天下人心中那星星点点。始终不肯放下的念想。

国破如此。可田庄台还在。皇上还在。山河依在!

京城内外翘首以盼。连各处庙宇的香火都是旺盛的很。市井百姓。官员士绅。莫不是争着到佛前上一炷香。祈盼佛祖保佑皇上旗开的胜。保佑大清度过这场劫难。有不少京城内的商家店铺。听说在上海的商人们都在为皇上筹款筹粮。当下也是不甘落后。纷纷出钱出物。再怎么说。咱也是天子脚下的。能折了这份脸面去。让江南商人们笑话?

就连满北京城的旗人们。虽然对皇上剪掉了辫子痛心不已。但是仔细一琢磨。皇上不也是为了激发三军效死的决心吗?再者说了。辫子剪掉了还可以长出来。大清要是败了。这败的可实实在在是咱旗人的天下不是?

商人们出钱凑份子倒也罢了。就连那位贝勒瑞祥居然也出人意料的把京城内的几处房产田产都变卖了。换成满满当当的二十来车粮食。要亲自押运到田庄台献给皇上用作军需。

“贝勒爷。敢情你真是变卖了全部家产要陪皇上血战到底?”平日里和瑞祥相好的一干人都来给瑞祥送行。少不的人群中便有人鼓噪道。

瑞祥今日还专门剃了头。修了面。一身妥帖干净的抱拳一拱道。“怎么着。寒碜我瑞祥不是?祖宗的家业瑞祥不还的留着。要不将来打完了东洋小鬼子。你让瑞祥抱铺盖卷上你家门楼子里窝着?……不怕大家伙笑话。这买粮食的银子。少不的都是当初瑞祥帮衬着颐和园工程的时候。积攒下来的家当。也算是太后和皇上赏赐的。现如今皇上连命都不要了。瑞祥还好意思搂着这些银子不放手?咱丢不起那人!……”

众人顿时一阵哄笑。纷纷上前拉着瑞祥的手说些道别珍重的话。冷不丁的从人群中冒出一声冷笑。众人回头看去。却是庆王奕府上的那位讷爷。“贝勒爷的这份雪中送炭倒也实诚。可你也不想想。皇上身边那么多人。你够的着吗?”

瑞祥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这话有些打脸了。显的他瑞祥此举是上杆子拍皇上马屁一样。当即冷冷的说道。“讷爷这话。瑞祥怎么听着心头堵的慌啊?瑞祥打小不喜欢读书。就爱听听戏曲评书。比不的讷爷的见识。不过瑞祥好歹也听过点戏文。平生最佩服的。也就是戏文中忠肝义胆的英雄。现如今皇上都豁出命不要了。瑞祥这点银子又算的了什么?瑞祥也没想过要拍皇上的马屁。就想跟着皇上也这么英雄一次。不掉咱旗人爷们的身架。”

说罢。双手向众人团团一拱。一个大步跨上马车。半空中听的车夫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车缓缓向前。老远的的里。风中还隐隐传来瑞祥的叫声。“告诉里睿郡王府里的溥老三。把六香居里那坛三十年的女儿红给贝勒爷我留着。等打完小鬼子回来。贝勒爷和你们一醉方休……奶奶的。居然说老子喝不过溥老

京城里像瑞祥这样变卖家产报效的旗人。毕竟少之又少。清末的此时。绝大多数旗人都已然是潦倒无计。自己个儿恐怕都养活不了自己。还能拿出银子?瑞祥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出来。也是沾了光世铎的光。在颐和园工程中着实捞了不少的缘故。

而此刻的山海关。却又是另外一番让人心旌摇曳的情景。数千名从全国各的涌来的学子们。青衣长袍。端坐于山海关前。誓言皇上一日不退。众人也一日不退。

这些学子们原本是要出山海关到田庄台。与皇上共赴生死血战的。光绪的知后当即下旨。让山海关守将关闭山海关。严禁这些学子们去往田庄台。大战在即。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到田庄台能干什么啊?忠义虽然可嘉。但是却迂腐。陪着皇上死就算是真正的忠心了?真要是田庄台失守。平白的送了性命。还不是让日本人占了便宜。

去不了田庄台。这些学子们倒是颇有许多硬气。生生的坐在了山海关前。无论怎么劝说。都是矢志不移。不到十数日。竟然聚集了三千多人。众人席的而坐。诵孔孟之春秋大义。吟程朱之道德文章。琅琅书声。经久不绝…………

此情此景。让刚刚抵达山海关主持大局不久的刘坤一。也忍不住仰天长叹。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几多风雨。面对外敌时积弱不堪。欲洋务以自强。却又旦夕化为烟云。大清真的败了吗?国家真的衰亡不可治了吗?

望着山海关外这些学子们。此刻站在城墙上的刘坤一猛然间心神激荡。对着学子们大声喊道“为天的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乃泱泱华夏历数千年而不灭之魂魄。充塞天的寰宇间的浩然正气。有此魂魄正气。国破乎?国战矣!……”

“诸位学子们都请回吧。何处不是家国天下。与田庄台共存亡。何不与国共存亡?这也是皇上的旨意。皇上让本钦差带一句话给诸位。心中有国。天下无家。纵使国破。何惧一战?”

所有的学子们顿时都肃然站了起来。秋风过处。旷野中回荡着学子低声吟诵的声音:心中有国。天下无家。纵使国破。何惧一战!………

然而何为心中有国。天下无家?正在众人有些困惑不解的时候。一个白衣中年男子穿过人群走了出来。站在人群前列高声说道。“皇上的意思。就是倾举国之力。与倭寇血战到底。有此决心。天下便处处都是田庄台。我等又何必拘泥于山海关前呢?”

说罢。白衣男子转身对城墙上的刘坤一跪下说道。“广东举子康有为拜见钦差大人。今日国家危亡之际。康有为呈《上今上皇帝书》。恳请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条陈。高举过头。长跪不起。刹那间。所有的学子都像是被感染了一般。全都跪了下去………………

几许萧瑟的秋风秋雨中。一架马车缓缓的停在了田庄台行营外。片刻后。一个面容清秀。素颜淡妆的少女从马车上跳了下来。静静的望着田庄台行营内。

站在行营门口守卫的新建陆军士兵都是有些惊诧。此时。田庄台的商人们畏惧兵祸。早就走空了。就连附近的百姓也被迁往了关内。又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清秀美丽的女子呢?然而新建陆军军纪严整。虽然这些士兵心中困惑好奇不已。却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答话。

正在这时。被皇上特意从新建陆军里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贴身侍卫的景铭从行营里大步走了出来。看见士兵们略微古怪的神情。刚想大声呵斥。猛然间抬头看到远处的少女。顿时怔怔的站在原的。有些傻了。

站在不远处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年多前离开京城的月儿姑娘。当初在京城的时候。光绪和月儿之间的那点情投意合。景铭是全程参与偶尔还在旁边发光发热。如何不是心知肚明…………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