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太平庄有五大能人,堪称德高望重,是太平庄公认的的“五大常委”。只要是五人达成共识,形成决议,就是马大炮也只有唯命是从的份。
他们是梅家的歪头二哥梅荣喜;禚家的退休闲居三老爷子禚富国;马家的当过乡长的马志才;刘家的老实人刘德一老汉;再一个就是干过农机站站长的冯胖子。
【七】
禚保旗路过自家的家门,见他爸禚从理正在门口喂猪。他想绕过去,哪料他爸发现了他,见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很心疼地问了一句。
“旗子,哪去?”
“去后巷子三爷那。”
禚从理不再说话了,再说儿子有事也不和他说,他一个一辈子和黑土地打交道的人,从没出过乡庄,没见过什么世面。儿子一有什么事好找见多识广的本家三爷爷说道说道。再说儿子自从考上村官被县里分在本村,就住在了村委会,就是吃饭也不及时,饥一顿、饱一顿;哎!说他也不听。三年快到了,也没干出什么名堂;他曾找过三叔,三叔说他不要问,小孩子磨砺磨砺也好。听小道消息,马大炮给孩子气受呢!老亲事宜的,这个马大炮……
看着儿子清瘦的身影,禚从理叹了一口气,继续喂他的猪,那可是家里一年的零花钱。
禚保旗来到后巷子禚三爷家,三爷在太平庄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供销社干采购员去过北京天安门;后来当了商政经理、主任出席过南京先进代表会;去过苏杭考察、学习……现在退休了,几个孩子工作在外,家里只有老公俩,一套农家小院,青瓦平房,贪恋农村的那点淳朴的“土味”,儿女定期归省、探望;领着退休金倒也休闲自在。
“三爷在家吗?”禚保旗推开三爷的院门,见到三奶正在喂鸡。
“是旗子。”
“三奶,三爷在家吗?”
“在里院看书呢。”
禚保旗逗了一下院内挂在白果树上的二只鹦鹉,走进了里院。见三爷正卧在躺椅上看书。
“三爷,看书呢?”
“是旗子。”略显清瘦的禚三爷,欠了欠身。
“看啥书?”
“是《毛主席选集》,没事干,在温习温习,别的书我也看不进去。”
“三爷不愧是老**员。”
“旗子,有事?”禚三爷放下手中的书,推了推眼镜。
“三年村官快要满期了,眼看着村里两套班子选举也快到了,马大炮到处鼓动,我……”禚保旗欲言又止;他看了一眼面部深沉的本家三爷爷,他不说了;他知道组织的事他不便多说,况且三爷爷是个老书记出身,曾经是供销社党委书记兼主任,什么事没经过。“刘三星要回村了……”
“好、好,马大炮……刘三星……禚保旗……好、好,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切皆有定数。”三爷爷微微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
“三爷爷,你看我怎么办?”
“回吧,旗子;没啥过不去的坎,好好干;闲着时,和冯至儒聊聊,那也是一个‘韩信’啊!”
冯至儒在三爷的心中竟是为刘邦打下大汉江山的“韩信”,那个被村里人视为下作的“神经病!”
“放心吧,没事。”
禚保旗看了看面部平静的三爷爷,一句“没事”,使他烦躁的心定了下来,辞别了三爷爷出来,又向自己的试验田走去。
院内的禚三爷又拿过《毛主席选集》,笑了一下,“刘三星……马大炮……禚保旗……冯至儒……再加上冯胖子的疯丫头,这下子热闹了;太平庄要不太平了……”
【八】
村里的基督教堂在梅荣喜的张罗下,终于竣工了,座落在在村部旁边的闲置山腰上。
刚开始,马大炮不赞成建基督教堂,不批教堂宅基地;梅荣喜找了马志才、刘德一、冯胖子和禚富国;五个人商谈了这件事。
按马志才的话说,他是**的干部,不搞封建迷信这一套,除了信仰**,什么“我的主、我的神”的;不宜大搞,不赞成批地大搞。
刘德一赞成,说基督教主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人、不骂人,这还是不错的;再说农村有个聚会场所,也还不错,给农民一个沟通联谊的地方。”
冯胖子赞成,他媳妇就是一个基督教堂,标准的“妻管严”。
禚富国在这几个人中辈分高一点,老亲事宜的,除梅荣喜喊他“姑父”外,其余的三个人都喊他“叔”;说话有点权威性。
村里那三条巷子的石子路就是他牵头集资修的。没修石子路之前,村里只要是下雨,全村人都得缩在家里,出门的黑泥路一踩半尺深,拔不出脚;男人还好办,光脚丫子趟泥水;可爱干净的女人呢?只有躲在家发愁的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