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话还未说完北堂冥逸就很不耐烦的说道:“管它是不是闯过了再说,你若害怕可以跟在我们后面!”本来北堂冥逸就同修有仇怨,这一路走来尽是眼睁睁的看着修出尽风头。心中很是窝火,在他北堂家族内虽说他的出身并不好,可凭着惊人的天赋一直被众人追捧着,谁知一到此地后却弄得狼狈不堪。是以一有机会便想借机羞辱修一番。可恨的是修对此完全置之不理。
西门恨水虽是知道此时不该鲁莽,可这一路走来他们四大家族里牺牲的人数最多,这也让他对修恨之入骨。是以很是乐见北堂冥逸对修的所做所为,只是遗憾的是修对此无动于衷。
如意楼的如是可就看不下去了,她同修之间的恩怨那是她自己的事,但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修看起来更顺眼,是以没好气的说道:“你这么能耐那你先过呀。”北堂冥逸也知就凭他那拙劣的激将法并不能让修先去探路,可就是见不得修那风淡云轻的样子。更让他气愤的是修自己都未开口说什么就有别人替他抱不平。他虽刚愎自用却也不是无脑之人,知这会儿若一时气愤答应先行探路定会死伤惨重,这鬼地方不同如他处稍有不慎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是以对于如是的讥讽他只能怒目而视!
就在众人沉默之即,凤舞楼的人开腔了:“此地不宜久留,既然大家都不愿先行探路那我们就来抽签决定,我这里有十根银针,外观一样只是长短不一,我们两阁三楼四大家及这位修罗各派一人来抽取,抽到最短的便先行。众位看这样可好?”说完摊开手中的银针让大家看个清楚明白!
众人想了想后只得如此,于是各自派出代表准备上前抽取银针。北堂冥逸不待众人反应直接上前抽出一支,看了看后脸色有点发白。修待各人抽取好后这才上前抽出最后一根银针。看了看不由笑了笑,再看面色由惨白变成墨黑的北堂冥逸,不由感叹道:“唉,人品好就是没办法连老天都帮忙!”
“你……”北堂冥逸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可谁让他还是第一个去抽取的呢,这会儿却被他抽到了最短的那根心中之郁闷可想而知了。若是在平常到也罢大不了耍耍他大少爷的威风重新再抽,可他现在面对的是各大势力的精英可容不得他耍赖。只得气冲冲的对手下比划了下朝那诡异的三座桥走去!虽说这个北堂冥逸性子有些乖张,
可大家族出来的毕竟有些过人之处,他派了三个手下分别同时往那三座桥走去。只是此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那刚靠近座边的三人突然消失了,是的,就这么凭空消失了。看到这情形北堂冥逸有些不知所措,想过各种可能却未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形,只得回头看看身后的那些人。
修皱着眉头想了想后说道:“按理说过了鬼门关应该是先经黄泉路才到奈何桥的,可此处却出现三座与传说中相符奈何桥,我想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桥是假的。传说中黄泉路旁开满了彼岸花,此花可让人产生幻觉!既然眼前的一切不是真的,那我们可直接忽略那三座桥往那桥下的池子里走。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推断,到底要如何抉择还是看各人的。”说到此处后便没再多说什么了,这里的都是聪明人话以至此也就无需多说什么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怎么选了。
经此一路后凌晨对修已是敬佩不已,是以首先表态说道:“我红颜阁为修罗马首是瞻!”
如意楼的如嫣想了想后说道:“我们如意楼也同意公子的方法,只是不知这此又该谁先走呢?”说完还不忘看了看北堂冥逸。
北堂冥逸不待众人有所表决直接说道:“刚刚我们北堂家已损失了三名精英了,且不说这只是那小子的个人推断,若他故意借机报复我北堂家怎么办?反正这次别想让我北堂家先行!”
修仍就看也不看那北堂冥逸一眼直接无视他,而后淡淡的对从人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冒险,那就由我先行前往吧!”说完带着刺猬等人往那池子里走去。红颜阁等人也立马紧跟其后。
果然不出修所料,当修带着刺猬等人往那池子里走时,众人看到修等人一点一点被池水淹没,可奇怪的时并未看到修等人挣扎叫喊。而修等人的感觉却又是完全不一样,他们走入池中后并未感觉到有水流确切的说是连一点阻碍感都没有,仿佛眼前的只是空气一般。
可当他们走了大约半刻钟后不由被所见的情形惊呆了!到不是说他们看到了骇人听闻的景象,而是眼前的一切真的是太美了。这里简直就是花的海洋,白色和红色的花朵铺满了整个空间,摇曳生姿的花朵无风自动够成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画面。红颜阁众女子更是被眼前的情景所陶醉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花!
再说如意楼这边,她们见修和红颜阁的人都慢慢走入那池子中后想了想也跟了上去,接着是凤舞楼,清风楼,青梅阁等人都跟了上去。四大家族的人看了看最后才跟了进去!当众人来到修他们所处之地后表情也都同修他们之前差不多。在这个鬼地方竟然有如此美丽宁静的地方着实令人心生诧异!
就在众人愣神之际,一直都很少说话的清风楼中有人轻叹道:“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此时可不是感叹的时候,赶紧想办法过了这片花海吧。此花不仅会让人产生幻觉更有麻痹的作用,大家小心!”凤舞楼中的人冷声说道!
众人踏着这些漂亮的花一步步向前走,只是感觉这片花海似是没有尽头。四周看起来一模一样,根本就看不清方向,只得凭着感觉走。且越走越觉得吃力,慢慢的,众人感觉都快支撑不住了。感觉越来越想睡了,就这样,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慢慢倒下。这让人更觉恐惧,这种未知的危机让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恐惧。
再看那几个倒下的人似乎已经陷入了幻境当中,脸上表情不断变换,时而痛苦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忧伤。修看了看刺猬等人,发现他们也都快支持不住了,红颜阁中也有几个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
修想了想后说道:“大家快停下,不要再走了,我想我们肯定是从一进这里便陷入了幻境当中,得想办法找到破解之法,不然定会被困死在这里。”众人也觉有道理,只是眼前这情形着实不知该从何下手。
修突然想起之前清风楼中那女子所言于是对清风楼的人说道:“刚听清风楼中有人说起这彼岸花的一些事不知可否多说点这方面的事,好让我们从中找出一些线索?”
清风楼中那位也不矫情,轻声说道:“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花与叶从来没有同时出现过。
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艳美丽。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世间受到磨难。从那以后,曼珠沙华也叫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这个城市出现过。
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次再次跌入诅咒的轮回。”说完后似是被这凄美的传说所感染静静的没再多说什么。
凤舞楼中那位似是很不喜欢清风楼中的人,不甘示弱的说道:“话是如此,可彼岸花却不只一种,据记载红色彼岸花叫曼珠沙华,白色彼岸花叫曼陀罗华。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他们心心相惜,互相倾慕,终于有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心生爱念,便结下了百年之好,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结果是注定的,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了。天庭降下惩罚,给他们两个下了一个狠毒无比的诅咒,既然他们不顾天条要私会,便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只是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
传说轮回无数后,有一天佛来到这里,看见地上一株花气度非凡,妖红似火,佛便来到它前面仔细观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佛既不悲伤,也不愤怒,他突然仰天长笑三声,伸手把这花从地上给拔了出来。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说道:“前世你们相念不得相见,无数轮回后,相爱不得厮守,所谓分分合合不过是缘生缘灭,你身上有天庭的诅咒,让你们缘尽却不散,缘灭却不分,我不能帮你解开这狠毒的咒语,便带你去那彼岸,让你在那花开遍野吧。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过地府里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衣服,而那里正放着佛带着的这株红花,等佛来到彼岸解开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时,发现火红的花朵已经变做纯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佛将这花种在彼岸,叫它曼陀罗华,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
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的花把所有的红色滴在了河水里,终日哀号不断,令人闻之哀伤,地藏菩萨神通非常,得知曼陀罗已生,便来到河边,拿出一粒种子丢进河里,不一会,一朵红艳更胜之前的花朵从水中长出,地藏将它拿到手里,叹到:你脱身而去,得大自在,为何要把这无边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无边的地狱里呢?我让你做个接引使者,指引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一个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陀罗华,就叫你曼珠沙华吧。
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三途河。且又有佛曰: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彼岸无生无死,无苦无悲,无欲无求。”
修听完两位所言后不由想了想说道:“还有体力的人赶紧跃至上空,找到一红一白连在一起的花,然后毁掉。”说完自己也运转着凌宵真气跃至上空寻找起来。虽然这片花海看起来无边无垠,可是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想找寻两朵花其实也不难。大约两刻钟左右终于被清风楼中那名女子所找到,只是那女子并不想辣手摧花而是将那两株花拔了起来。就在她拔起那两株花的时候眼前的花海也逐渐消失。此时众人才看清楚,这地方其实并不大,只是刚才一直在兜圈子。在不远的地方真的有条小河,河的两旁开满了一红一白的彼岸花。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