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这么回房间,说不定明天我们就会发现新的尸体了。”
叶离的话语似提醒似恐吓,但不管怎么样,起码起到了预期的作用——成功地止住了众人的脚步,或者说成功地吓住了众人。
这是典型的先声夺人,用话语描绘出一幅出人意料的场景,最好能激起人们的好奇或是恐惧。无论是那种情绪都会开启人的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的欲望。
这不叶离的话就成功地引起的所有人的注意,更是激起了某人的愤怒。
“你说什么?”艾玛圆睁怒目。任谁在听到别人预言自己的死亡都不能和颜悦色。
好吧,从这点上来说,叶离承认与预想的有点偏差。但并不影响众人竖耳倾听他的话语。
“不要误会。”叶离站起身,举起双手,露出无辜的表情,示意自己并无恶意。“我只是提醒诸位不要掉以轻心,毕竟附近还有一个碎尸杀人狂在逗留。”
这话又是让众人笑了起来,夏沫然也拽了拽叶离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多花。斯托克想起叶离之前镇定发呆的模样,原来是被吓傻了。想到这里,他的笑声愈发的大声,有点止不住的趋势,差点笑抽筋。
“小伙子,你刚刚没听到斯托克先生的话吧。”玛莎好意提醒道,“其实根本就没有碎尸杀人狂,只是和田光混淆视听的手段罢了。”
“我听到了呀。”叶离对众人的嘲笑毫不在意,“不过,斯托克先生所说的话,大部分是个人没有依据的猜测,完全没有真凭实据。”
斯托克的笑声卡在喉咙里,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这是挑衅,是对伟大的艾德·斯托克的宣战。
“你凭什么这么说?”斯托克用烟斗滤嘴指着叶离。
“对,请你不要信口开河。”艾玛在旁边帮腔。
相比起嘴上无毛的叶离来说,艾玛等人更相信斯托克,因为斯托克有一股令人放心的沉稳。这不怪叶离,谁叫他天生娃娃脸呢!
夏沫然用来扯叶离的手更加用力了。
叶离回过头小声说:“放心,我知道在做什么。”夏沫然闻言眼睛一亮,心想:对呀,叶离的分析能力堪称变态,他有什么发现也说不定。
“欸,不要急着下结论。先听听叶先生怎么说。”麦瓦站起身,以一种开明的态度说。倒不是因为相信叶离,纯粹是因为讨厌斯托克。看到他吃瘪,麦瓦心里就有一种病态的快感。
“有一点斯托克先生说得没错。那就是尸体的身份就是渡边银平。如同斯托克先生所说,厨房是第一案发现场。这点我也没异议。我与相信斯托克先生不会随意编造。”
叶离给予的一系列肯定,让斯托克脸色稍有好转。
“这些基本可以确定。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和田光的失踪。但凶杀案和失踪案是两回事,是两个独立的事件。斯托克先生却硬是将和田光的失踪与渡边银平的碎尸案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错误的推论。”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斯托克激动地说,“除了这个解释还有其他解释吗?”
叶离平静地看着他,直看得他有些发虚。
“先别急,斯托克先生。”叶离继续说,“你的错误就范在‘显而易见’这四个字上。这是人思维的盲点。你们陷入的惯性思维,让自己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中。”
叶离不顾斯托克因愤怒而扭曲的脸,然后说:
“说穿了很简单。当看到尸体时,就认为尸体是和田光。当确认尸体的身份是渡边银平时,就认为和田光是凶手。这都是因为和田光不在场。可是和田光的失踪真的与碎尸案有关系吗?”
见斯托克要开口反驳,叶离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于是率先用有气无力的口吻打断对方。
“当然,我这也是猜测。不过我却知道想要获得答案,首先要问对问题。我就基于能够确定之事,提出疑问,大家可以自己思考嘛!”
众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子上坐下。连斯托克也耐着性子,要看看叶离如何“舌吐莲花”。
“那么,总结起来有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渡边银平是什么时候到公馆的?第二问题:到了公馆后为什么会出现站在厨房?第三个问题:凶手为什么要杀渡边银平?第四个问题:和田光在哪里?第五个问题:和田光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
叶离一口气将五个问题摆在众人面前。而这五个问题根本无法解答。望着众人思考的表情,叶离心下稍定,最起码他让人思考了。其实,叶离心中还有一个疑问没说出来。
“这算什么问题?”斯托克立即反驳,“如果都知道了还用推理吗?你根本就不能证明我的推理是错误的。”
“既然你这么肯定你的推理是正确的。那么能否回答我一个问题?”叶离无奈,他实在不想和斯托克争论,因为这没有意义。
“有什么不可以。你问吧。”斯托克也不怯场,斗志昂扬。
“我们不妨玩一个游戏,名字就叫做‘如果我是他’。”
众人被叶离弄得莫名其妙。
“就像斯托克所说那样,和田光一时冲动杀死渡边银平。如果你是和田光你会怎么做?”叶离环视了一周,“大家不妨一起想想。”
“嗯……”斯托克沉吟起来,他不明白叶离这个假设的用意何在。
“我先来回答吧。如果我是和田光,我会将尸体运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处理掉。当然如何处理全凭个人喜好,也要看是什么致命伤。如果是钝击致死,我会选择扔下悬崖,伪装成失足落崖而死。如果是刀伤致死,嗯……”叶离用手摸了摸下巴,做沉思状,“这就不好伪装了,直接埋掉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处理手法万万千,中间细节就不必说了。但我绝对不会选择伪装成碎尸杀人案。”
叶离诡异的论调让众人不寒而栗。
“想知道为什么吗?乍一看似乎很好,但费时又费力,吃力不讨好。不是吗?”见众人都不说话,都以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叶离耸了耸肩,继续说,“一个假设性问题罢了,大家也说说看。”
“既然大家都不出声,那就我来说吧。”麦瓦这时接过话茬,“如果是我的话……嗯……应该会藏在公馆某处吧。这么大的建筑里,又没人居住……”
“很好的选择。”叶离评论道,“撇开气味的问题不谈,确实是个好选择。”
“哦,是吗?谢谢。”麦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怪笑。
有个麦瓦起头,众人也觉得有趣,于是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用强酸腐蚀,得一听就知道美剧看太多。还有的说剁成肉馅吃掉,这个恐怖片看太多。有的说直接逃走,有点说靠演技(装无辜)。
斯托克整个过程不发一言,他已经知道叶离的用意了,他面沉似水。
听大家说完,叶离总结道:“杀人犯也是人,他们最基本且最普通的想法就是脱罪。如何实现呢?最常用的方法:藏匿尸体。没有尸体就没有凶杀案,这是普遍的认知。如果没有条件藏尸呢?那就退而求其次,毁灭罪证……”
“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斯托克出言阻止,“我承认伪装成碎尸案不符合犯罪心理学,但也不是没肯定。”
“呐,斯托克先生有说了一种比例极小的方法——利用他人顶罪。”叶离顺着他话茬继续说,“这个方法难度极大。不过斯托克先生说的没错,可能性小不代表没可能。”
叶离话音一转:
“但是,碎尸这种事情,即便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屠夫也不是说干就干的,更何况是一个普通人。杀人是一件事,碎尸可就是另一件事了。你的推理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人的心理。”
“你好像对杀人抛尸这类事情很熟悉。”卢卡颤巍巍地说。
“纯碎是因为爱好。”叶离随意回了一句。
“爱好?”这个词可是着实吓了众人一跳,谁会将这种事情作为爱好。难道他是变态杀人狂,汉尼拔的形象出现在众人心里。
“我研究过心理学。”为了避免众人误会,叶离赶紧补充道。
“如果不是和田光干的,那就是碎尸杀人狂干的。”麦瓦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叶离的意思。“这么说和田光应该也已经……”
“一派胡言。”斯托克霍然起身,面对这样的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你们是相信这个毛头小子呢?还是相信我这个经验丰富的人?实话告诉你们,我在英国可是协助过警察破案的。”
经斯托克这么一闹,叶离苦心经营的“学术”氛围被破坏,原本慢慢引导众人分析案情的想法就这么付之东流。
人们就是这样,当自己没有说服力的时候,会搬出诸如资历、年龄、经验、社会地位之类的东西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可悲的是,人们恰恰就是吃这一套。
眼前的众人就是这样,在斯托克一亮出“终极武器”后,他们犹犹豫豫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斯托克。或许是因为选择相信叶离,就意味着承认有一个恐怖的存在正在暗处窥视众人。光是这种想法就已经让人不寒而栗了。
还是那句老话:大多数人的问题在于,直到事情发生的那一刻,才相信它真的发生了。这不是因为愚蠢或软弱,这只是人的天性。而再坐的人都属于“大多数人”。
在斯托克的带头之下,一干人逃避似的一一离开会客厅。叶离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没有阻止他们。最后客厅就剩下四个人,除了叶离和夏沫然,还有麦瓦和玛莎。而神情恍惚的仁美是在芭芭拉和艾玛的搀扶下离开的。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