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窥基法师的公案
道源神圣虽自称大道之源,万仙之祖,但是其神通道力并非如此广大莫测,只是其在娑婆世界出现的较早,而且修行的时间较长而已,这使得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在六千年前,道源神圣来到南阎浮提(即地球),刚到此处就吃了大亏。在整个娑婆世界有东胜神州,南蟾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中间有须弥山,在须弥山上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兜率天,夜摩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道源神圣自成劫出世以来,一直生活在东胜神州。后观南阎浮提为修行妙地,便醉心前往,不曾想此界人道初成,妖兽横行。
当时横行地球的妖兽数不胜数,人道众生一方面要迎抗大自然的各种灾害,一方面还要躲避各种肉身强悍的妖兽。在这上古时期,人道众生集结了数代人的无上智慧,总结出了一部流传千古的经典,即《易经》。
《易经》在东土一脉被称为大道之始,群经之首,三清尊神老子观《易经》而写下五千真言,儒家至圣孔丘观《易经》而宣扬仁义,可见上古时期的人道众生是何等的智慧。
为了跻身在人道之中,道源神圣幻化人形,隐迹在野人之中。后见诸妖兽肉身强横无比,时常为祸一方,他便心生愤怒。
一日,海外五妖恰好经过道源神圣所在的这群野人的领地之中,便开始吞食这些野人围剿的猎物,甚至还残杀了一些野人。这使得道源神圣忍无可忍,他顿时显出真身,道源神圣的真身就像一团漂浮的红云一般,铺天盖地,绵绵不尽。
这海外五妖也是上古巨兽,为大鹏、孔雀、凤凰、乌鸦、苍斐。这五种巨兽皆有双翼,风行速度奇快无比,它们在此界横行无阻,根本没有遇到过像道源神圣这样的对手。
道源神圣借以真身之大法力,将这五种巨兽围裹在其中,无奈五妖肉身十分强横,想要一举击杀,实在不是道源神圣的能力范畴。为此,道源神圣决定逐一击破,他最先卷死的便是苍斐,自此苍斐于后世绝种,娑婆世界再无此物。
大鹏、凤凰、孔雀和乌鸦这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对手,见苍斐转瞬而死,都惊恐不已,便四散奔逃,孔雀和乌鸦逃得稍慢一筹,顿时被道源神圣的红云打中,自此元气大伤,神通道力尽失,再也无法逃出这南阎浮提。
孔雀、乌鸦自此永远留在南阎浮提,直至现在,就如同从光音天来到地球的天人一样,再也无力回天。当时大鹏、凤凰、孔雀和乌鸦四散而逃时,道源神圣只顾追击孔雀和乌鸦,无暇顾及到大鹏和凤凰,再者大鹏和凤凰的逃离速度也极快,所以此一战大鹏和凤凰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大鹏和凤凰乃是奇异之兽,被上古时代的人道众生所记录,并且一直流传至今,但是此二兽因为惧怕道源神圣,自此远离南阎浮提,再也没有回来过。后世有经典也曾传闻大鹏和凤凰及其后裔曾多次造访地球,但这只是传言,其真实性无从考证。
道源神圣当时的法力极大,所以和五妖大战能够占据绝对优势,但是现在乃末法时期,法弱魔强,它乃一外道行人,神通道力被五浊恶世消耗得极快。莫说是道源神圣乃六道轮回之中的凡夫之流,就是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圣人,乃至悲心极重的大菩萨,若是一经轮回,也会被善恶业力将其智慧神通消磨得一无是处。
古德常言: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一旦落入轮回之中,若是没有证得无生法忍,从前的修证可能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在佛门之中,常常有些悲心极重的众生,为了普度众生,甘愿留在娑婆世界救渡苦难众生。但是这类众生有些并没有证得无生法忍,此时再入轮回继续修行的话,那就会从迷入迷者多,从悟入悟者少。
在此讲述法相宗二祖窥基法师的一个公案,当年玄奘法师离开东土大唐,赶往西天求取如来真经。在途中遇到一位打坐的修行人,此人已经入定。玄奘法师见此修行人苦修禅定,便将其从定中叫出来。
这位大修行人从定中出来之后,玄奘法师便问这位大修行人为何在此进入定中。这位大修行人便说自己在此等候释迦牟尼佛,要和释迦牟尼佛学习佛法,以便能够了生脱死。
玄奘法师告诉这位大修行人,说你入定的时间太久了,如今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这位大修行人说那没关系,我继续入定,然后等当来下生弥勒佛开龙华三会时,我再和弥勒佛学习佛法。
玄奘法师说你一经入定,便不知外面的事情,如果弥勒佛又灭度了,你该怎么办?这时这位大修行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不知该如何回答玄奘法师的这个问题。而且玄奘法师说的不无道理,自己这样苦等并不是办法。
这时玄奘法师又说我是东土大唐之人,如今前去西天求取如来真经,你不如先去东土换个身体等我,因为你这个身体太旧了。等我带着如来真经回到东土之时,你在和我一起弘扬佛法岂不是更好。
这位大修行人一听此言,十分高兴,当下便答应了玄奘法师的要求。所谓换个身体,就是让这位大修行人再去投胎,因为这位大修行人已经入定太久,至少有几劫,所以他的身体老旧了,得需要换个新的。
玄奘法师嘱咐这位大修行人,让他投生在皇族之中,将来以皇子身份弘扬佛法,能够带动天下更多的人进行修道,这样功德更大,远比他在这进行无意义的禅定要好,因为像他这般修行,纵经八万大劫,也不过是一个外道而已。
等玄奘法师从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当朝天子李世民亲自迎接,整个长安城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李世民苦劝玄奘法师入仕为官,均为玄奘法师婉拒。
无奈之下,李世民便问玄奘法师回到东土想做什么,他一定鼎力支持。玄奘法师便说他要将他从西天带回来的梵文经典议成汉文,这样能够利益无量无边的东土众生。
李世民为玄奘法师的崇高格局所感动,当即下诏,在全国征集两千多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共同和玄奘法师完成译经大业。此时玄奘法师突然想到他之前遇到的那位大修行人,便到皇宫四处寻找。
后来在皇宫之中没有寻见,反倒在尉迟将军的家眷之中找到这位大修行人。原来这位大修行人找错了路,误打误撞竟然投生在尉迟将军府中,他现在是尉迟将军的侄子,名尉迟洪道。
尉迟将军乃是大唐开国将军,在朝野之中德高望重,但是玄奘法师和其并不相识。玄奘法师便找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并将他和这位大修行人之间的事一说,他希望李世民能够帮助他说服尉迟洪道随他出家。
李世民说那好办,等到明天他下圣旨要求尉迟洪道出家,他不得不从。玄奘法师告诉李世民,说明天尉迟洪道接到圣旨之后,肯定会提出各种要求,你到时候就答应他的要求便是。
第二天尉迟洪道接到圣旨,当朝天子命其与玄奘法师出家,在慈恩寺共同修学佛法。尉迟洪道经历这一番生死轮回,早已忘却往昔修行一事,此时在将军府中要什么有什么,心中自然不愿出家,但无奈有圣旨在此,又不能违背。
于是尉迟洪道便提出了三个要求,如果皇帝答应了他的这三个要求,他便虽玄奘法师去慈恩寺,如果不答应,那他宁死也不出家。李世民早有准备,便让尉迟洪道将他的三个要求讲出来。
尉迟洪道一说出这三个要求,别说是李世民,满朝的文武官员都是大吃一惊,大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坐在李世民身旁的玄奘法师。大家都在想尉迟洪道居然提出这等要求,那么玄奘法师会如何呢?
尉迟洪道的要求是这样的,要他出家可以,第一他要带一车酒肉,第二他要带一车美女,第二他要带一车珠宝。如果这三条不答应,他宁死不出家。
佛门乃清净地,出家之人修行大乘六度菩萨法,第一条就是要修布施波罗蜜,要持金钱戒。第二条便是修持戒波罗蜜,酒肉美女岂可带入佛门之中。
李世民当即大怒,心说好你个尉迟洪道,简直是胡闹,若不是你叔叔为我朝开国功臣,朕必将你凌迟处死。
玄奘法师看了看满脸胀红的李世民,点了点头,并使了一个眼色,示意李世民答应尉迟洪道这个要求。
李世民当下会意,便对尉迟洪道说朕答应你这三个要求,你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即日随玄奘法师赶往慈恩寺。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满朝文武顿时哗然,这还了得,佛门之中竟然许可这等事,这实在让大家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但是玄奘法师的目光坚定,他内心之中似乎有十足的把握。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