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大剑> 【评点本】001一章 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评点本】001一章 天下(2 / 2)

天色沉沉暗。

常思豪牵马漫步在京城街市之中。眼望道路两边灯火繁华。耳闻这些王都的历史旧闻、当今时事。心中颇不是滋味。

荆零雨这一路也讲得倦了。建议先去喝杯酒。【娴墨:点出以上一篇。皆自荆零雨口出。则朱棣之明、嘉靖之愚、严嵩之奸。东厂之酷。皆为雨儿印象】【娴墨二评:浓墨重彩一番叙述。道是史笔。实则不然。此一句将上文轻轻抹尽。陈述化为人言。历史观点变为人物观点。则内容可真可假。可虚可实。给后文留变幻余地。此谓贼文也】

常思豪点头同意。面对这砭骨寒凉的世界。实在需要些能令人醉生梦死的东西來驱一驱寒。【娴墨:酒醉者常冻死不知。寒岂可乱驱】

荆零雨见他神采不佳。便捅了捅他。笑问道:“你可知京城哪家的酒最好最全。”常思豪无心去想这些。随口答道:“你是这儿的人。自然沒人比你更清楚。”荆零雨蹭蹭鼻子:“你这人。一点意思也沒有。我当然清楚。之所以明知故问。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就应该配合一点。问我:‘哦。那小可孤陋。便不知道了。请问荆姑娘。京城最好的酒楼是哪家呀。’我便告诉你:‘当然是口福居啦。’你再说:‘哦。原來如此。多谢姑娘指点’这样才对嘛。”常思豪微露笑容:“二乖。我教你。从现在开始。说话不要这么直白。要自称零音师太。别惊姑娘吓姑娘的。那样沒几步脑袋就搬家了。知道吗。”

“好小黑。你学我。”荆零雨嗔了这一句。似乎想到什么。又嘿嘿一笑:“那好啊。师太就师太。本师太论起來。和你岳祖父秦浪川一辈。以后咱二人便也以祖孙相称吧。”常思豪道:“可以啊。不过称呼上倒有点让人头疼。我是该叫你姥姥。还是奶奶呢。”荆零雨挥挥手表示无所谓。常思豪:“嗯。那我为表示尊重。便合在一起叫吧……姥奶奶。你好。”荆零雨仰头眯眼。正笑不滋儿地美。一听后面那句姥奶奶。立刻小嘴儿又撅了起來:“好你个臭小黑。又拿我寻开心。你才老呢。你是老爷爷。”常思豪哈哈一笑:“老爷爷。老奶奶。嗯。那可妙得紧哪。”荆零雨自知语失。气急败坏。一巴掌甩了过去。

说话间二人走过这片商街。荆零雨用颌尖一领道:“就是那儿了。”前面一座五层楼的建筑鹤立鸡群般建在几家酒楼中间。门口高挑灯笼照幌。门上大匾刻的正是“口福居”三字。落款是:华亭。字体清瘦见骨。伙计往來招呼。热络异常。一见他二人朝这边來了。忙笑脸迎上接了马匹。另有人前來引路唱喏。

常思豪心想:“这酒楼比之太原的会宾楼气派得多。且伙计分工明确。引马的引马。迎宾的迎宾。倒底是京城。细节周道。与别不同。”近得楼门【娴墨:字法。初看误以为错别字。实不然。近字。是未入楼。写暖气外溢。进。则暖气不足。】。只觉暖气扑面。荆零雨边走边道:“小黑。你可知道那匾上的字是谁写的么。”常思豪道:“自是那个叫华亭的人。”荆零雨道:“废话。你知道华亭是谁。”常思豪道:“能给别人題匾。当然是个书法大家。饱学儒士。”荆零雨笑道:“说你是个不懂事的。一点不屈了你。书法大家的墨宝。谁人得了都会小心收藏起來。饱学儒士假清高。脾气臭。自己的朋友求字也未必愿写。岂会给酒楼茶肆这样的地方。你当这是滕王阁、岳阳楼那样的千古名胜呢。”常思豪问:“那什么人会題这种匾。”荆零雨道:“你瞧这周围。有哪家酒楼敢建到五层。懂了么。”常思豪会意。压低声音:“是有官府照应。”

荆零雨道:“总算你还沒傻透腔。告诉你吧。題这匾的是当朝首辅徐大人。他单名阶【娴墨:写徐阶。却以匾出。其意有二:匾者。高悬在上。暗示其地位之高;匾者实贬也。暗示其人格之低。小小文心。瞒人尚嫩。一笑】【娴墨二评:前文小雨口中一叙。明写徐阶保胡应嘉。是与东厂作对的好人。此处又暗设一“贬”。形成矛盾对射。虚实掩映。是为培养提示读此书者要自己用脑思考。莫受叙述影响。方能读出真意】。字子升。因为是松江华亭人。所以用这华亭二字做了别号。”常思豪对徐阶的名字倒不在意。问道:“首辅是什么官。恐怕不小吧。”

荆零雨翻着白眼道:“什么不小。是很大。大到沒有比他再大了。”

原來大明自发生丞相胡惟庸谋逆一案之后。太祖朱元璋便取消了中书省编制和丞相一职。也就是沒宰相了。改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为一级中枢。各部尚书直接向皇上负责。另选拔大学士组建“内阁”。原本大学士只有正五品。比各部尚书的正二品要低三级。但自嘉靖年间起。内阁地位提高了不少。现在六部尚书行事亦须向阁臣请示。而内阁之中。依地位不同分为首辅、次辅、群辅三档。首辅的权力极大。已是相当于过去历朝中的宰相。【娴墨:一部武侠书。却于官场下细墨。何也。第一部为《秦府风云》。开头写一程允锋。允锋者。倒置谐音为风云也。以程允锋被害起首。是知江湖风云实來自官场。是知秦府五十万言。实为启后文而设。此处说官场。看似闲谈反为正文。实写风云起处。看大剑褪鞘出锋也。】

她连解释带比划。说了一大套。常思豪也沒听得太明白。只粗略记住了辅分三档。总之首辅最大。点头道:“原來如此。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荆零雨嘻嘻一笑:“万人之上是沒错。却未必是一人之下。”常思豪道:“难道还有在首辅之上的官职。”

荆零雨叹了声:“唉。你这人笨得可以。人上有人。可也未必在于官职大小。难道。你把那笼子铺忘了么。【娴墨:明点天下风云出东厂。是谓此部为《东厂天下》】【娴墨二评:官场大压小不奇。有裙带。小压大亦不奇。奇则奇者。“下面沒有”的本为耻人。却令“下面还在”的抬不起头來。谁耻谁荣。】”

常思豪听她提到东厂。加了谨慎。便不再说。直上三楼找了空桌坐下。伙计过來伺候。递上一本菜谱。笑眯眯地问:“两位吃点儿什么。”荆零雨接过这菜谱來瞄了眼封皮。翻也沒翻。直接拍在桌上。道:“瞧你这菜单子厚的。光字数怕就得有个百來万吧。【娴墨:夸张语。实点此书。可知这菜谱封皮印的正是这一百九十万言之《大剑》二字也。一笑】出來吃饭。就是图一开心热闹。哪有耐心烦儿瞧这个啊。劳你驾。就把这菜名儿给我们报报吧。【娴墨:可笑。是懒人话。如小编辑收书约稿。先朝作者索大纲之态。何以故。懒得花精力也】”

伙计点头哈腰地笑道:“回姑娘。报菜名从早儿报到晚上也报不完。小的倒是不怕累。就怕姑娘您饿着【娴墨:懒人偏有此体贴语。却是以懒治懒】。这么着。今儿我们厨下李师傅在【娴墨:何以姓李。此暗透是作者自己炒菜以奉读者也】。辽鲁菜都会【娴墨:可乐之极。辽鲁川粤四系。为何只提辽鲁。盖作者自表不屑作“穿越”也】。文武火俱佳【娴墨:先吹一小牛。吹得响否。看下便知。】。拿手招牌干炸里脊烩三丝、清水蛰头炒芛片、大锅出溜煲羊肉、特一品鲜氽丸子【娴墨:可笑可笑。此前取每句头字:干、清、大、特。以示此书特点。无非文字不注水、不下流、格局恢阔、与众不同之意。自吹自擂一番。中取每句第三字:里、蛰、出、品。明点作者姓名“李哲出品”。后取末字倒念。子肉片丝。子者。小子也。可知是作者自己。言此书乃取自己身上之肉。削片切丝而成、字字带血也。常思豪炖肉军民吃。作者在此切肉给读者吃。此等藏字手法。雕虫小技。唬小儿或可。焉能瞒得过真读书人。】【娴墨二评:四句话出七样。六样菜一样主食。主食是锅出溜。即东北贴饼子。又叫锅贴。主食出于大锅。可知作者在大上用力。其余都是宾也。】。我们这儿出了名儿的量大给的多。而且菜码儿实诚沒虚头。一样來一盘儿您就吃不了了。这几样儿您要是点全了。待会儿我作主再附赠姑娘两个震天雷。一串嗞喽花。就算小的我请的。”

常思豪道:“我们吃饭。你附赠炮仗干什么。”伙计笑道:“姑娘图热闹。咱们一边放一边吃。就当提前过年了。”荆零雨笑道:“不用理他这土包子。听不懂笑话儿。还兴跟你打起來呢。我说。你这嘴皮子可挺溜么。是姓刘啊。还是姓谢啊。”

伙计笑道:“回姑娘的话儿。小的姓肖。名叫肖念兹。我娘生了我们哥儿俩。一对孪生兄弟。我是哥哥。我弟小的时候上学堂。不知怎地就不很合群儿。慢慢地得了一种忧郁之病。窝囊死了【娴墨:奇绝了。初时看完后文才知趣。劝读者在此万勿往下看。仔细思考为何此人窝囊死。实实可乐之极】。倒是我活得精精神神儿。话也越來越多。可能我弟的话都教我说了。后來找活干的时候。人人嫌我嘴碎。到哪儿哪儿烦我。只好到酒楼当伙计來了。”

荆零雨笑得两手抓桌。脑门抵在空碗上。简直乐不可支。常思豪心中奇怪【娴墨:是迟钝。此种人万不可读书也】。不知她这是怎么了。荆零雨一边笑。一边连连摆手:“好了好了。就照你说的这几样上。去吧去吧。”

伙计笑应一声:“擎好儿吧您哪。【娴墨:笑。真真等你的好儿】”抱起菜谱下去。

常思豪见荆零雨始终咯咯在那笑个不停。纳闷地问:“你倒底在笑什么。”

荆零雨按着笑肚子。好像按着一条七扭八跳的活鲤鱼。好容易平复了些。这才道:“好久沒这么开心了。哎。毕竟是口福居【娴墨:谁之口福也。会心者当一笑】。服务就是不一样。”

常思豪奇怪:“怎么不一样。是说给你炮仗的话吗。”

荆零雨道:“你还沒反应过來呢。刚才那伙计不说了吗。他叫肖念兹……噗……”说到这儿。忍不住趴桌上又笑起來。常思豪直直地看她。不知她犯了什么病【娴墨:提示到此。还不明白。读者还未看懂者。也当细思细想】。

荆零雨强忍着笑。道:“好了好了。我给你说。你看。他弟弟和他一样上学堂。为什么他就沒事。他弟弟就不合群。为何他开心。他弟弟却忧郁。”常思豪道:“我哪知道。他又沒说。”荆零雨道:“他怎么沒说。他说了【娴墨:不说之说。正是此书用力处、作者掉肉处。记清】。他叫肖念兹。又是哥哥。常言道:‘念兹在兹’。那他弟弟应该叫什么。”

常思豪道:“那就叫‘肖在兹’呗……”说到这儿。感觉出这读音不对劲。心想:“肖在兹。念着岂不像小崽子。”

荆零雨道:“你终于明白啦。他弟就是因为起了这个名。结果上学堂被同学一叫。就很郁闷。结果郁闷死了。岂不可乐。”

常思豪“哎”了一声。手捂了脸。扭开头去:“人都死了。有什么可乐。真无聊。”

荆零雨忽然板了面孔。轻轻一拍桌。郑重地道:“小黑。我接下來的话。你要一字一字地记下。入进心里。日后落在行动上。否则你这辈子就白过了。你这人。其实沒趣得很。我说出來吃饭要热闹开心。他就说个笑话逗我而已。哪是真有这弟弟。常言道:‘寻开心、寻开心’。开心是要寻出來的。不去寻。岂不枉负了这世界。你要知道。这世界是一本大书。里面尽是苦难。只有自己学会找乐。这书才有读头。要不然。错过了多少好事都不知。死气沉沉地读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娴墨:明告读者此书读法。另用此一段乐事截住讨论东厂文字。调节气氛。此为索道横江法。浮于文上引导通路。笑话偏用“念兹在兹”取乐。识者却知乐不在此。此四字实是读书妙法。也正是作者掉肉用心处。书中之乐。亦非影射骂人取乐。而是别有深乐。读到方知。只以此笑话作引逗也】【娴墨二评:此处与第一部“折子教孙”是一理。看似秦浪川教秦绝响。实提醒读者要读表面下的里故事。何谓里故事。秦自吟给人治病。与人挨碰无数。江湖人不拘小节。就算与常思豪有些肌肤之亲。却也不必如何。秦逸何以为得一打手。肯舍嫁女儿。苍水澜身为三十剑客之一。地位较高。若无别因。只凭感情受挫一点。便会在某种感怀心态下彻底心灰意冷退盟。可知盟中有事。廖孤石是明言。苍水澜是暗点。只是不说罢了。骆驼负重倒下。这感怀不过是最后一根羽毛。凡此种种。皆事后有事。作者怕人读不出。两部书靠前位置都设此局提醒读者。如立标语牌。大书此地无银三百两也。即便如此明显提示。未必多少人看得出。多半学小雨吃饭。“图一热闹”罢了。一笑。】”

常思豪想了一会儿。点头道:“你说的也是。”

两人坐等菜來。常思豪始终想着上楼时的话題。见周围人等各吃各的。无人注意这边。便又压低了声音道:“笑话的事先搁在一边。我听你方才的意思。东厂竟能左右阁臣不成。”荆零雨道:“那你以为呢。”常思豪道:“我原以为。东厂只不过监督大臣们的言行。如果有什么犯上的言语。便逮了治罪。可是内阁那么高的地位。直接与皇上沟通。处理的又是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政务。难道事事还要听东厂摆布。”

荆零雨道:“虽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但事实是差不多的。太祖爷取消了丞相一职。所有国家事务都要他自己亲自处理。累得很呐。后來的皇帝只顾吃喝玩乐。便懒得再批那些奏折了。于是便让内阁的大学士在奏章上签注意见。把事情分析好。并且给出解决方案。这就叫‘票拟’。皇上看完。不用动脑子。只批行或不行就得了【娴墨:始皇看简论斤。翻到抬不起臂。也是勤奋皇帝了。后世画圈批红。犹嫌腕累】。这就是内阁崛起的缘由。”

常思豪心想:“人说富不过三代。当皇帝也是一样。打天下的开国皇帝知道江山來的不易。儿孙沒经过战争。可不就是怎么省心怎么來么。”

只听荆零雨声音低了些。继续说道:“但到了嘉靖帝这。他整天烧香学道。几十年不上朝。跟大臣都见不着面。于是这‘票拟’的折子就要通过太监递进宫去。皇上有时批字。有时就口传旨意。如此一來。这些鸟笼子不就有了玩花样的本钱和机会了么。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娴墨:所谓“内相”也】。甚至可以代皇帝对内阁票拟进行批示。所以啊。就算当朝首辅大人。也要瞧着他的眼色。相互间搞好关系才行。至于提督东厂。倒是小事一桩了。对一个太监來说。如何固宠才是大事。伺候好了皇上。什么都有。东厂不过是个工具。是把刀。是条狗。用时一指就过去了。所以冯保倒不怎么管。都全权交给郭书荣华去办。”

常思豪眉头微凝。寻思:“票拟是首辅提上去的。太监竟有代皇帝批示的权利。那么只要首辅和司礼太监暗地联合在一处。岂非就可以避开皇帝。为所欲为了。这样一來。天下倒真是成了他们的。”这时伙计端來酒菜。一样样往桌上摆。他便不再问了。

伙计退开。两人举筷进餐。荆零雨专夹些虾球、炒肉來吃。全沒出家人的样子。常思豪想着刚才的问題。颇有些食不知味。便不住斟酒來喝。几杯下肚。听得西方靠墙之处有人大声谈话。一人正赞道:“声雄。气壮。真好诗也。想不到风尘中有此女子。难得。难得。”侧目瞧去。原來那桌坐着两个文士。一个三十多岁年纪。面如扑粉。眉角巍峨。身穿白色画袍。上有云山锦绣。大江中流。好一似妙笔画得。势态浑雄。另一个方面大耳。目朗神清。颧高须短。一身正气。身上青衫罩体两袖盘符。打扮近似道人。

这两个人侧着身子。正瞧着西墙粉壁上的一片字迹。感叹便是由此而发。

常思豪原沒注意过这酒楼墙上居然有題字。搭眼瞧去。不由一愣。

【娴墨:提示一句。作者提供给我的稿件不是完美润色版。一些细节与正文版可能有差别。本人的评点常常夹塞得不是地方且经常性地跑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阅读流畅度和爽快感。很多地方剧透严重。喜欢悬念的万勿点看。否则读书之乐趣将大减。另外有的章节。比如动作戏较多的地方因个人兴趣原因可能评点不超过十句。请自行斟酌。】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