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新戊戌变法> 第四十五章 为君伊始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为君伊始 一(2 / 2)

丁宝桢拱了拱手,看着李鸿章也乐了:“少荃兄,你在天津事务繁忙,不像我那么有闲暇,算起来你跑的也不慢啊,皇上宣召,我就是爬也要按期爬到的。”

丁宝桢身边的另外一位一品红顶也凑了过来上下打量着李鸿章,喝道:“李二先生,怎么见了老朋友也不打个招呼,难道几年不照面就生疏了不成?”

李鸿章转脸一看只见此人身材不高,五十几岁的年纪,胡须刮得是干干净净,显得一张略微发福的脸白生生的,李鸿章打着哈哈道:“我当是谁那,这不是幼丹兄吗,你这个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怎么有空闲到京师啊,被你抢到福州海军船厂的那几个留欧船政生可有什么过人之处?”

沈葆桢愠怒道:“少荃,你倒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皇上给你北洋拨了巨额的军饷你当我不知道吗,实在是太偏心了,到最后我只不过捡了几个你挑剩下的船政生,你是连汤带肉都吞到了肚子里,一点都没顾及到我。”

李鸿章拍着沈葆桢的肩膀道:“幼丹兄,我看你还是到我北洋水师帮我的忙算了。一起创建我大清的皇家舰队可好。”

沈葆桢一扭脸不屑的说道:“三年前,朝廷就明确的发布上谕,派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我则督办南洋海防事宜,台湾乃七省之门户、南北洋之关键、中国第一门户。经营台湾实关系海防大局,南洋水师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这次我就上奏皇上要求大批拨款,至少和你北洋相同标准!”

李鸿章撇了撇嘴道:“幼丹兄,朝廷并没有充足的海军费,一向是靠各省协济。而各省都成见很深,不愿合作。朝廷要求各省协助的时候,各省是能赖就赖,能给一两就决不给十两,认定了以后,又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总不能按期拨款,到最后朝廷到手的往往是又被三扣五扣的,这些情况你比我清楚,皇上给我北洋的银子那可是皇上的内帑,你要是能要到银子,我就给你磕三个响头。”说完呵呵冷笑。

这一下可把沈葆桢气的是怒发冲冠,他一手操办的福州船政局从建立起,一直就面临着资金的困难。沈葆桢一直有种错觉,自己到底是两江总督还是史无前例的超级大坑?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到了筹款上,恨不得有点石成金的法术,他也知道这不断的募捐,借债是会造成一种人治恶性循环,和他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切都是可恶的孔方兄造成的,好不容易东方压倒西风,太阳高高升,皇帝亲政,召自己入京议事,他满怀希望的拿了个大号的大麻袋准备装银票的,但是这个吃饱了的李鸿章却当头给了自己一棒子,怎能不让他恼羞成怒,沈葆桢就差一拳打爆李老二的鼻子了。

沈葆桢刚要动手付诸行动,但是李鸿章却不给他机会,看到形势不妙,连忙后退几步,不成想后背却撞到了一堵软绵绵的墙上,李鸿章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正是自己的死对头,自诩当世诸葛的左大胖子,这左胖子正似笑非笑看着他。李鸿章心中一惊,这左胖子不在西北种树怎么也跑到北京来了,以前还认为皇帝是单独召见自己议事的良好感觉一扫而空,看到这个自己的胖克星,李鸿章的脑袋顿时大了几号,看来今天又有嘴官司了,不由得向着还算是同党的沈葆桢靠近了几步。

沈葆桢家世显赫,十九岁中举,二十九岁中进士。他的才华与人品被舅舅林则徐看中,将其招为女婿,近亲结婚,不知道沈葆桢的后人有没有躲过大劫,呵呵,在此我们就不再讨论了。沈葆桢的军事才能也是十分的出色,他与太平军作战期间,成功地守住了江西省重镇广信府,从而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保卫广信经过曾国藩的一番吹嘘,沈葆桢一夜间就变成传奇性人物,被世人誉为集中儒家一切美德的典型人物,是当时最伟大的学者和官员之一,但是他和算是林则徐继承人的左宗棠却是有点不对茬,他总是搞不懂自己这么杰出的人才在舅舅兼老泰山身边怎么被一个外人比了下去,这个外人还是一个眼睛长到脑袋顶的家伙。所以沈葆桢对这个左大胖子是很有意见的。

沈葆桢看着有点不知所措的李鸿章,怎么也不明白这李鸿章怎么会如此的忌惮左胖子,沈葆桢笑道:“左诸葛也来了,看来皇帝这次的胃口不小,连陆军都想到了,左大人不会也是来要钱的吧?”说完笑容魔术般的消失,一脸的戒备之色,看来只要谁和他争钱的,他就和谁急。左宗棠神情一愕,没想到这沈葆桢一语中的,左大胖子为了西北的军饷,通过红顶商人胡雪岩向外国银行借了一屁股的债,眼看着就要到期了,胡雪岩追着左胖子要钱,这位战功卓著的左大人看到自己的钱袋子胡雪岩急的形销骨瘦,也是不忍,刚好听说皇帝成功亲政,想到自己算是最早向少年皇帝表衷心的封疆大吏了,皇帝无论如何也要给几个子的。所以才马不停蹄的跑到了京师,最好的战马都跑死了好几匹,算是下了血本了。

沈葆桢看到左宗棠的神色,心中已经猜到了大半,沈葆桢不由得也是头大如斗,不知道裹着这大胖子圆滚滚肚子的衣服下面藏了多少空麻袋那。沈葆桢差点哭了,他清楚的知道左宗棠战功卓著,在皇帝的心里肯定比自己那几艘破船重要。这可如何是好啊。

左宗棠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笑道:“幼丹,我们都是为了国家,你们海军已经有足够的军饷了,而我大清的陆军也是同样的重要。这个彩头你就让给我吧。”

沈葆桢见自己的南洋水师如此的受到不公正的轻视,不由得怒从胆边生,冷笑道:“我不和你们争辩,等见到皇上自然会据理力争,我倒是要看看朝廷如何处置。”

李鸿章在旁边帮腔道:“是啊,左大帅的子弟兵是兵强马壮,军饷充足,实在是大清第一劲旅,这次就把机会让给沈大人算了,毕竟南洋水师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李鸿章话音一转改而支持沈葆桢。毕竟沈葆桢和他算是同一个淮军系统。

左宗棠一听这李二又要和自己抬杠,一挺肚子就要应战,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寇英才从殿内小跑着出来了,高声叫道:“皇上宣各位大人晋见了!”

这几人这才收住要大干一场的架势,争先恐后的跑向乾清宫殿门,我坐在龙椅上,惊讶的看着这些个朝廷重臣亡命般的挤进殿门,不禁说道:“你们几个抢孝帽子呢,跑这么快干什么?”这几个股肱之臣这才意识到实在是大大的失礼,忙讪笑着排好队走了进来,这时寇英才凑到我的耳边嘀咕道:“皇上,刚才这几位大人在殿外为了争军费差点打了起来,都想着先进来先开口,向圣上要到银子的机会不就大的多吗!”

我听完后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上次给李鸿章的一千万两银子,是我加上自己的私房钱才凑够的,这帮家伙还要打我的主意不是要我的老命吗?但是如果不加大军费的投入,又应付不了军队制度的改变和武器的升级换代,这可如何是好,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看着站在下面的六个大臣,我沉吟了以下说道:“今日朕请各位卿家到此有几件事情相商,这第一就是你们关心的军费问题,这第二朕想着和你们商议一下军队的改革问题,第三就是沈大人曾经提出的改革教育制度和财政制度的改革建议朕认为应该重视起来。朕命人将沈葆桢的这份折子抄录的几份,现在就发下去,你们斟酌着起草一个章程。”

沈葆桢一听皇上专门拿出自己的奏折来商议,顿时受宠若惊,这个奏折是他一年前上呈的,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他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一所船厂不足以建立起近代化的国防体系来。他在四个领域企图拓展中国近代化的基础,培养新型海军人员和组织福州舰队、促进学科学、建设近代煤矿和铺设第一条电报线。在煤矿、电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他获得了有限的成功。但是,改革教育制度和财政制度触动所有学者和士绅阶级的的既得利益,阻力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所以沈葆桢仅仅提出在考试内容中增添数学,他期望着这一修订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一微妙的变化将迫使修正科举制度的哲学基础,改变自理学兴起近千年以来被认为是学者和官员应有的基本品质,但是就是这一点点的试探也被朝廷坚决地否定了。

这次皇上言下之意竟是要支持自己的这个建议,中国几千年的官吏录用制度就要在自己的手中松动,怎能不让他惊喜莫名。一时之间把自己是拿麻袋装钱的本意给忘记了。但是左宗棠可是忘不了。左宗棠越众而出跪倒磕头说道:“皇上,臣在西北平叛以来,军费耗费达五千万两,其中向英国银行借得的五笔为数一千四百七十万两的贷款,现在已经快到还贷期限,还请皇上早作定夺。”

我看着这个民族英雄左胖子头痛欲裂,半天才说道:“寇英才,朕让你传召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和怎么还没有来啊?”

寇英才小声的回道:“皇上,翁大人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我大喜道:“那还不快快传见。”

最近工作太忙,有点力不从心,更新太慢,请大家谅解。风飘雪

2005.7.9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