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结束以后东亚联邦进行了对自身武器以及MS其他系统的一次整编,结果如下:
电磁加农炮:(九.荒)TP—120120MM45倍电磁加农
(荒)TP—60荒野设计局设计的实弹类兵器,作为在部分不适合光束武器应用得场合的补充手段。威力略优于金的主力武器。
(荒)TP—120/A升级射程以及稳定性
(荒)TP—120/B强化炮身寿命,以及弹药基数
(荒)TPR—120/C双联装测试型号
(荒)TP—120—6565倍身管型
(荒)TP—9090MM45倍电磁加农
(荒)TP—155155MM45倍电磁加农(以下战舰向)
(荒)TP—155/A在更换发射药的情况下威力以及射程上升
(荒)TP—155/B在A的基础上再次提升威力,几乎和203MM电磁加农有的一拼但是昂贵造价以及寿命下降却无法避免。
(荒)TP—203203MM45倍电磁加农
(荒)TP—203/A升级射程
(荒)TP—203—65203MM65倍身管型
(九.荒)TP—280采用了新型技术,威力.射程.精确度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但是昂贵的价格令人却步。
光束步枪:BP—157MM光束步枪借用自“GAT”计划成果
(九)BPR—1/L东亚联邦最初测试量产型
(九)BP—1/S威力上升的测试后期型(也是最后定型,早期先驱者的装备)
(九)BP—1/S—2简化型号主要装备先驱突击兵重量以及造价下降,当然性能也下降了少许。
(九)BP—1/A60MM光束步枪,随着东亚联邦军MS开发计划持续进行其光束步枪的技术已经渐渐脱离了其母本,已经渐渐的发展出自己的道路。
(九)BP—1/N为了袭风等三台高达而开发的光束步枪,成功的取得了造价以及性能的良好平衡点,技术水平即使在命运中也决不落后,而且原本较高的造价随着东亚联邦技术的增长而不断回落。
(九)BP—1/N—2N型的简化型号,主要是降低了造价,当然性能也随之下降,戒律的配枪。
(九)BP—2设计中的高能光束步枪,预计能够在CE72年末投入测试使用,这是九原技术中心力图脱离GAT计划影子的作品。
(九)BP—2/A计划中的作品,理论上是作为次时代王牌使用的顶级武器,其基本特征有昂贵,由高出力带来的高耗能以及教的大威力,以及很可观的射击精确度。
近身防御装置(CIWS):
(GAT)C—175MM基础型号(我不明白了干吗设定的这么大,75MM的巴尔干炮可能有多少储存弹药)
(九)C—1/S鉴于基础型号令人发指的残弹数,九原中心的修正型号,四管45MM的口径保证了足够的火力密度。
(荒)C—2四管35MM东亚联邦荒野设计中心根据普通的舰载型号以及陆上自动防空系统的使用经验自行开发的35MMMS专用近距离自动防御炮,根据东亚联邦军的计算,35MM的口径在保证杀伤力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张开一道火力网,单体C—2系统能够在MS前方30M处形成一片15×15的密集火力网,能够保证击落80%的来袭实体兵器。
(荒)C—2/A6管35MM生产型在测试型号的基础上再次提升了射击速度的型号,但是相对的相对单发命中率有所下降,但是火力得到了密度极大上升,预计实体兵器的通过率仅仅5%,当然弹药消耗也再次加剧,全速射击时间下降到了仅仅只有45秒,成为了类似鸡肋一般的设计。
(荒.九)C—2/B6管35MM因为A型列装部队之后反印很糟,不得不强行通过对控制软件的调整强制限定了C—2系统的射击速度,使之能够进行长时间的战斗。
(九)CX—3因为九原中心某苏姓女士对于荒野中心的糟糕作品实在看不下去了亲自出马为动手为次时代MS设计的强大近防系统,通过使用无壳弹药等一系列手段及新技术,使之的性能到达了一个可怕的地步,体积小,总重量轻,安全性能好(不用担心会被引爆什么的),战斗数据更是能让最挑剔的驾驶员也无话可说,唯一的缺陷是………………昂贵!根据数据计算一门CX—3可以顶替三到四门C—2,但是制造一门CX—3所消耗的资金以及资源足以制造十门以上的C—2……基本上是没有量产的可能,和C—2/A相比其实是更加鸡肋的设计……
(荒)C—2/C荒野技术中心在吸取了C—2/A.B两型的技术基础上,根据前次大战的资料对东亚联邦军所有的战斗资料分析之后,设计定型的成果,在射速,威力等性能数据以及价格上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这款设计被认为是东亚联邦军近身防卫系统的杰作。
高能光束炮(涵盖数种):
(九)GX—0195MM收束光束炮(GAT)
(九)GX—0290MM光束散弹,九原技术中心根据李宇明的个人喜好而设计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流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