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医回头望了望一旁的御医,领头那人点了点头,“周御史所言属实。”
“御酒还有剩下的么?”金太医皱着眉头问。
一个太监捧个玉盘,送来一盏精致的纯银酒壶,想必就是御酒了。金太医把手指伸进去点了点,然后放在嘴中添了一下,接着取出一张手绢,吐了口唾沫。
“皇上,如果皇甫惟明的儿子喝了这壶里的酒,断然没有幸存之理。”金太医肯定的回复道。
“大胆周子谅,你可知罪?”李隆基一声怒喝,眼看就要发作了,很显然,既然金太医把话说绝了,必定是赐御酒的人有偷梁换柱之嫌。
“冤枉啊!皇上!”周子谅高声大喊,此时如果不辩白清楚,恐怕立刻会有灭门之祸,到了这个危急时刻,他的思路反而更加清晰起来,“同行御医都可作证,皇甫惟明的三个儿子同饮了一杯御酒,立刻死了两个,微臣哪里有机会偏坦第三个,而且皇甫惟明的小儿子如今神志不清,想必也是中毒之故。”
周子谅话一说完,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周子谅的这番话显然是很有说服力,而且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不论其情其理,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不可能有偏袒皇甫惟明的可能,那样做不仅无法成功,而且少不了要赔上自家老小的性命。
“皇上,”久未说话的宰相李林甫突然开口,他一说话,议论纷纷的众臣立刻闭上了嘴巴,恭敬地侧耳倾听,“金太医医术精湛救人无数,民间百姓都称金太医是活菩萨,周御史找菩萨要杀人的毒药,原本就是找错了人,此乃小事,皇上另派一位可靠大臣即可!”
李林甫这番话,貌似平淡无奇,听起来却是相当别扭。周子谅心中很不是滋味,暗自叹道,果然是“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心有山川之险啊,“另派可靠大臣”,这不是暗示我周子谅不可信么?
金太医冷冷一笑,瞥了一眼李林甫,从容说道,“世人都见识过金某的救人手段,李相可想领教金某的杀人手段么?这银壶里的御酒,只用沾上一滴,就能毒死猛兽,绝对比鹤顶红厉害十倍。”
这番狠毒的话,从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太医口中说出,人人都感到一寒,连李林甫心中也是一个咯噔,有些后悔的想,他到底是有双免金牌的人,虽然平常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也没有必要去触这个霉头,毕竟将来或许有找他救命的时候。
李隆基的眼神更加犀利起来,金太医的言词虽然有些无理,但总比那些阿谀奉承有趣的多,他兴致勃勃的问,“爱卿自称毒药厉害,可否演示一番。”
到底是皇上,良辰美景见得多了,反而对些希奇玩意更有兴趣,金太医暗叹,“可牵一匹猛兽,去大殿之外演示!”
李隆基立刻宣旨移驾到殿外广场,同时吩咐高力士把太真妃请来一同观看。
片刻后,殿外的广场早已铺好地毯摆好看台,皇帝身边跟着一个美艳异常的道姑,坐在正中,后面跟了大排的太监宫女。
一场硝烟弥漫的庙堂大事,顿时立刻演变成了儿戏。
这时,一个年轻力壮的太监牵来一头健硕的黑毛大狗,足足有牛犊一样大小。
“这是什么狗?竟然这么雄健!”妃子率先发问。
高力士低声道,“回禀太真妃娘娘,这是刚刚从吐蕃缴获来的大狗,学名叫作藏獒,一共有二十只,正好给陛下和娘娘过个目。”
“这哪里是狗,简直就是豹子嘛,朕很喜欢,”唐玄宗兴致高昂,袖手一挥,大喊,“金太医何在!”
“臣在!”金太医应了一声,然后取出一枚银针在御酒中搅了搅,在备好的白面肉包上戳了一针,吩咐那个年轻太监道,“将这个包子喂它吃掉!”
藏獒闻到包子香味,又是主人喂的,顿时一口就吞了下去。
诺大个广场,此时悄无声息,所有人都睁大眼睛,望着那只体态雄健的大狗。
藏獒似乎没有感到丝毫的不适,它旁若无人的踱了几步路,然后很轻松的趴在地上,打了个哈欠,埋头小憩。
此时,所有大臣包括李隆基,都望着金太医,各种各样的表情都有,多半是幸灾乐祸,谁叫你把话说满了,如今看你怎么下台。
“爱卿果然是菩萨心肠,连一只狗都不忍心毒死!”李隆基哈哈一笑,心中很是畅快,他本来对于金太医的蛮横也有三分不满,如今看他当众出丑,自然是很得意。
金太医对于众人的目光并不在意,依旧一副淡定的神情。
这时,广场中间那个小太监扯起嗓子尖叫,“大黑死了,大黑死了。”他用手扳动藏獒身体,翻了个四爪朝天,原来大狗已经死了,身体早变成僵硬的了。太监抱着狗尸,大哭起来。
望着死相诡异的大狗,听着太监阴阳怪气的哭声,虽然是光天白日,一干大臣也是感到毛骨悚然。
唯独皇帝身边的太真妃却神色如常,她娇声一笑,“这个太监倒是个重情义的人,不知道金太医用了什么毒药,竟然让一只狗死得这么安乐。”
“禀太真妃娘娘,此药名叫凝血散,吃下后人体会逐渐失去知觉,直到体内血液凝结,不会有任何痛苦。”金太医回答道。
“莫非,狗尸内的血都凝结了?”李隆基兴致更高,挥挥手道,“还有这种奇事?朕倒想看看!”
他身边的御前侍卫心领神会,一个箭步窜到广场中央,然后手起刀落,斩下了狗头。没有往常斩首所见的血喷,狗头利索的在地上滚了几步,而脖颈出的鲜血都变成了粘稠状的半固体,通红一片。
如此恐怖的死状,围观者都倒吸一口凉气,连那个干嚎的太监都吓傻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良久,李隆基凝神道,“爱卿,这种药如此霸道,为什么没有毒死皇甫惟明的儿子?”
金太医摇摇头道,“臣也感到很奇怪,如果把此人带来,由臣亲自检查,或许能找到原因。”
李隆基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想起皇甫惟明也是一代名将,当年西征吐蕃时,君臣相宜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刚才杀狗的可怖一幕确实令他心惊,想起皇甫惟明父子也都如此死状,李隆基不禁动了些恻隐之心,毕竟,他是个念旧情的人。
“皇甫惟明的幼子喝了御酒不死,看来也是天意,朕不忍心再发落他,就贬为庶民吧,这事到此为止,你们以后不许为难他。”
李隆基说完就回了寝宫,一干大臣们也作了鸟兽散。
百度:皇甫惟明(?—747),籍贯不详,唐朝大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