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家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爆发了。*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涨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锹。会议于5月16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对“二月提纲”进行了全面批判,并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这些判断,是把阶级斗争错误地扩大到党的最高领导层甚至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的重要根据。会议以*集团的罪名对彭真、陆定一、罗瑞卿、杨尚昆进行批判,决定停止他们的领导职务。*在会上的讲话中大肆散布党中央内部有人要搞政变的谎言,竭力鼓吹个人崇拜。会议决定撤销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小组,成立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为顾问,*、*等任副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小组),使之实际上成为不受中央政治局约束的、领导“*”的指挥机构。此后,“*”异常迅猛地发动起来。大、中学校的学生率先起来“造修正主义的反”。在很短的时间里,由学生成立的“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到处揪斗学校领导和教师,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这场运动很快从党内推向社会,社会动乱开始出现。
红卫兵在1966年8月以后进行了大串联。*支持他们的串联活动。从8月18日到11月26日,*先后8次在北京接见全国各地来京的1300万师生和红卫兵。全国停课、停产串联的人数以千万计。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肯定了全国性的大串连。
党中央在刘少奇、*等领导人主持下作出决定,派工作组到大、中学校协助领导运动,力图使局势稳定下来。各地工作组在领导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多数群众的支持,却加剧了同造反派的对立。在如何贿运动的问题上,刘少奇、*等领导人同中央*小组之间的分歧日趋尖锐。
8月1日至12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会议期间,*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提出中央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矛头直指刘少奇、*。全会通过关于“*”的十六条,对于运动的对象、依靠力量、方法等根本性问题作了有严重错误的规定。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为党的九大作准备召开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举行。在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状况下,会议批准了在*、康生、谢富治把持下炮制的关于刘少奇问题的“审查报告”,给刘少奇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宣布多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含冤病逝。这是“*”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在这前一年。。。。。。。
67年的雪特别大,白茫茫的城墙,白茫茫的街道,可这白茫茫的一片却好似要在众多拿着红色小本本穿国防绿的人群中融化。漫天的雪花丝毫没有打搅这群人的热情,一句句高昂的口号在冻的有些发白的嘴唇中撕扯出来
“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
“就地闹革命”
他们互相拥挤着,当中有些人想整理队伍,让人们看起来精神抖擞一点,可是这几百人的队伍在每一句呐喊,每一次摇动手臂后又显的凌乱不堪,组织者有点烦了,可想想反正精神是重要的,面貌过的去就行,毕竟当中没有多少是经过训练的兵,都是为了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进行大串联的学生,他们可是祖国的未来啊,瞧他们的热情劲儿,让这个领头的又想起那战争岁月里让人热血沸腾的一幕一幕--在电影里看的。
“小敏呢?”
“哎。。。刚才还在这呢,丫怎么回事儿,一会儿的工夫就。。。”这满嘴京片子的副头还要叨咕些什么,一转头看见领头的越来越青的脸色便封住了嘴,心里琢么着反正是你自己家里的事儿,还轮并不到我插嘴!
“这是对伟大领袖精神上的亵du,是不坚定革命的表现,是。。。”
领头的在集会散会后越想越生气,在和副头顶着雪花吱吱嘎嘎的往回家走的时候生气的大声宣扬对小敏的批判。副头佝偻着腰,破旧的军大衣在消瘦的身上不停的往下滑,都快淌啷到地了,一边抽着淌出来的鼻涕,还要不停的对造反头头对自己妹妹临阵脱逃,没有把革命坚持到底的行为表示愤慨。进了家门口的胡同副头叫住了头“我说大哥啊,你回去得说说小敏,也不能结了婚连思想也不要了。。”边说边扯下墙上一层层的大字报,随便的往鼻子上一抹,嘿!看样为了舒服点连思想也不要了,因为被抟的褶褶巴巴的红色宣纸已经飘落到地上,大大的“毛”字被糊上了一层黄黄的。。。。。
‘也不知道尊敬点儿领导‘。。。造反头有点恶心的看到还在抽着鼻子,搓着手,跺着脚,猥亵的象小贩一样的兄弟浮想联翩。
不,他是我的好兄弟,他是坚定的革命分子,是伟大领袖的支持者,是炮轰司令部的排头兵,我不能嫌弃他。“咳。。我说六子,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回去和小敏好好谈谈,不能让她拖咱们后腿。。明天咱还要去和密云的红色兄弟开会,你回去准备一下,宣传和稿子都准备好,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最优秀的红卫兵,恩,就这样你先回去吧。”
‘嘿嘿,我看你怎么和你妹子说,你丫不被小敏的男人踢出来就怪了,你家就属你没地位!’六子想着想着不经意流露出一种表情,意思就是你就装吧你啊,谁不知道谁啊,她男人可是部队里的官儿,是中央首长的保镖,你敢把人家媳妇儿怎么着啊。。。。
伍京生搓着冻的发紫的脸迈进家里的门兜,实在讲这不是他自己家,他老家是黑龙江的,3年前跟着嫁到北京的妹妹搬进妹夫家,妹夫是北京卫戍部队的营长,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很有发展前途。本来自己不想跟来,但自从爸妈先后去了之后就是这个妹妹照料他,他不是残疾,但似乎不想和别人一样靠卖力气挣钱,那样委屈了自己。在家里那几年一直是在医院工作的妹妹照顾自己的生活,他认为自己没有赶上好年代,没有出人头地。生活清贫倒也自在逍遥,但这与自己心中的理想差距颇大,自己可是有思想有行动的人,不能和邻居那些靠力气的工人比。
自己的妹妹和妹夫在火车上相遇后,自己的生活---从吃穿到境域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个英俊的少校军官每次来家里看妹妹都很是感谢自己一翻,走了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在工厂里吃的很开,领导门都另眼想看,都想方设法的和自己拉上关系,毕竟是京城里的人啊!可是更让他吃惊的是东北驻军的首长竟然是妹夫的舅舅,我的天!那可比封建时代的王亲国戚啊!自己的机遇终于来了。果不其然,妹妹结婚后就把自己也带到了北京,并且让妹夫介绍一份在邮电局的工作,轻松自在,毕竟妹妹只有这一个亲人了,妹夫也很是照顾他,过去自己为了妹妹的学费做过几年令他嗤鼻不已的苦力啊!妹妹介绍过对象给自己,但似乎她们的政治觉悟低的可怜,自己怎么可以和只想过日子的女人生活呢。
自从轰轰烈烈的*爆发以来自己总算有了用武之地,那在已故的爸妈鞭笞下进修的文学素养终于可以发挥了,从宣传员到支队长,看着一群坚决保护革命果实的红卫兵那崇拜的眼神,似乎他回到的古代,威严的一身戎装,威风凛凛的站在点将台上,尽情的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操。。。。不枉此生啊。妹妹一家对自己说过,要本分的为人处事,而自己的心里对他们较低的革命信仰感到惋惜,抛开一切的负面影响,自己要全心全意的投入这次革命中,要为此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是我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时候啊,我决不能放弃。。。在他想着如何劝说妹妹更加支持自己工作的时候,脚已经不知不觉的迈向生存依靠的家门。
“好香啊!”一股炖牛肉的香味飘向伍京生。“小敏,俊杰,我回来了,啥日子啊炖上牛肉了。”革命功臣在门口把鞋子一踢直径走到里屋的厨房,却冷不丁一个激灵!自己的妹子妹夫和一个瞅着面熟的老头坐在一起高兴的谈论着,那老头是。。天啊!
伍京生有点儿慌了,革命开始以来他见过不少领导,还从天安门下受过毛主席的检阅,但他头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和中央的2号首长打个照面,他激动的有点儿不知所措。
“那个。。。恩。。。刘主席好!”
他差点儿把兜里的小红本掏出来喊口号,顿时有觉的不合适,领导是和妹夫回来的吧。。。妹夫是他的警卫员。
他就那么不知所谓的站在饭桌前,脸上的肌肉僵硬的微笑着。
“小伍是吧?来来来,坐。”
首长发话了,那就顺杆爬吧!“首长好,欢迎您来到革命的家庭,我是。。。”
得!把这当成思想汇报会了。。。。。。。。
首长微笑着看着喋喋不修的伍京生在一旁高谈阔论没有说话,到是妹夫说话了。
“恩。。大哥啊,首长今儿是来看小敏的。。”
一句话让伍京生差点儿把舌头咬断,看着他憋的通红的脸妹夫又补充的一句“小敏怀孕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