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个剧本还不错啊,你看看。”刘德桦突然惊咦一声,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然后就把手头上的剧本交给了胡浩。
胡浩眉头一扬,接过了剧本。
翻看一看,剧本的名字是两个字“小武”。
“小武,有点耳熟啊这名字。”
胡浩想了想,立即看向了编剧一栏,然后就看到了“贾章柯”的名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呀!”
贾章柯是谁,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认识他,认识他的要么是看过他拍的电影,要么是他的学生,要么就是他的亲朋好友,要么就是电影发烧友。但在娱乐圈内,很多人对贾章柯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究其原因,贾章柯是拍文艺片的,是一个文青导演。
说冷艳高贵也好,说认真踏实也罢,或者说装逼,贾章柯一直以来都坚持他自己的电影之路,一直都活得很潇洒,而且大有越来越滋润的趋势。
让贾章柯有后来名气和地位的,是他的成名作《小武》,也是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影片,代表作!
胡浩没有看过《小武》,他只是听过,听说《小武》这部影片不错,有深度,然后在国外获得了很多大奖。
胡浩自己对于贾章柯以及他拍摄的电影,包括《小武》,其实是不屑的。前世,他是吊丝,自然很看不惯文青的各种冷艳高贵,恶心到想吐;这一世,他是商人,同样看不惯,因为文艺片并不能给他带来票房,他是赤果果的商业片至上主义者。
“小武是一二自称靠手艺吃饭的小偷,一个小县城里混日子的小混混。小武和小勇曾经是同一闯北京的哥们,因盗窃的缘故,两人兄弟情谊深厚。小武曾许诺小勇结婚时要送上六斤重的礼钱,后来小勇走私烟草有了自己的公司,结婚时因为怕别人知道自己曾经是个小偷,所以没通知小武……”
认真的看了剧本之后,胡浩第一次对《小武》这部影片有了大概的了解,沉思了一会后就对刘德桦笑道:“这剧本的确不错!”
真的不错!
胡浩没有敷衍刘德桦,因为他真觉得这剧本不错。
表面上看,《小武》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小武”的小偷的悲惨故事,但其实,这片子讲述的是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化时代,一个保守的人最终是怎样被时代遗弃的既可悲又可怜的无奈故事。
时代在进步,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保守的人,不愿意睁开眼看世界,不愿意跟随时代的进步而提升自己,反而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只能落得悲惨的下场。
革命先贤孙中山有句话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说的就是剧烈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追随潮流,否则下场就会很惨。
毫无疑问,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是痛苦的,因为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都被这股大潮卷入其中,无所依凭,掉队了就会下场悲惨,被逼着不断往前走。
当然,这是胡浩的看法。
胡浩相信,如果是公知的话,他们看完《小武》这部影片后的感想就不会是批评小武保守,他们会批评这个社会出问题了,他们会“定体问”、“怎陷思”,然后高呼“中国,你停一停”、“中国,你等一等”、“中国,等等你的人民”……吧啦吧啦的。
很可惜,两千多年封建的停滞社会,让中国在近代被吊打了一百多年,中国人受够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所以是绝对不会再停下脚步的。发展,发展,再发展,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超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才是正道啊!
“看来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哈哈……”刘德桦大笑了起来。
9月底,天幕收到的剧本达到了一百份,不过最终决定的只有贾章柯的《小武》,然后胡浩就以天幕公司的名义给贾章柯发去了通知,邀请他去天幕谈一谈。
胡浩是想和贾章柯见上一面,聊一聊的,大家都是内地人,说起话来更方便一点。
不过,上影的吴怡弓给他打来了电话,商量举办《疯狂的石头》庆功酒会的事情,胡浩于是就提前返回了内地。
更重要的是,驻守企鹅科技的石水生给他打来了电话,企鹅出来了!
胡浩一听到这个消息,哪里还坐得住,当天就坐车返回了深·圳。
《疯狂的石头》刚好上映满1个月,现在的票房已经达到了4600万,还差400万就破5000万,所以现在还在上映,争取凑够最后的400万,让票房成绩更好一些。四千多万的总票房和五千多万的总票房,听上去就是不一样,在事实上也是两个等级。所以不论是天幕这一边,还是上影那一边,都一致同意延长反应期,
胡浩感到庆幸,因为现在的电影上映并没有后世那么规范,没有什么上映期限的问题,只要能赚钱,一直上映都没问题。直到《泰坦尼克号》这艘巨舰将中国电影撞得七零八落后,电影局,也即后世的广电总局这才**了上映期限的规定,超过一个月的上映期就需要申请,申请没通过就得强制下画。
但这些好消息,完全被胡浩抛到了脑后,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企鹅出来了,身价千亿还会远吗?”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