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帝国的荣耀> 第一百零二章 中枢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中枢 二(2 / 2)

“百室问的好。我举个例。吏部管官员考稽升迁。户部管百姓户籍民生。计部管赋税度支。这是因为部职能范围不同。所以说各部之间就是横向划分;而计部有尚书侍郎。他们不会去亲自管收税不会去亲自去管各省送上来的度支账簿。他们只管今年国家需要多少支出。而的方能收多少税。接着又要根据这些赋税按照每省的情况去调拨多少薪酬钱粮下去。这就是决策。而这决策做好之后就必须由左曹定赋税。度支司做预算。金司下拨钱粮这就叫执行。”

听到里李善长和汪广洋不由连连点头。刘浩然的一句话将六部的运作讲再明白不了而众人不由心讶然。自己这位主公可真是天才治政才干可不是一般的高呀

“以说。各部设置必须按照三大职能范围设置。而各部必须按照决策和执行来分设诸司。前历朝总有贪墨渎职之事。就是因为决策执行不明。遇到精明能干的尚书。他亲力亲为。每件事都细细过问。但是这种人不是累死就是的罪人太多;遇到糊涂的尚书。那么下面的各司就上下联手互相勾结。墨受贿。无所不为。所以才有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说法。”

“此后各部诸要分工明确。决策失误。我找尚书侍郎的麻烦。推拖拉。执行不力。那就是诸司的问题。

李善长汪洋和部尚书侍郎不由纷纷点头。这样一来权责分明。自己也用不着纠缠琐事。可以安心负责自己的那一摊。到时出问题追究责任起来也能迅找到人头。不像以前。关系复杂。追究起来错综难缠。最后不了了

“好了。现在我根据三大职能范围对各部设置提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首先是计部。它掌管,支赋税。最是重要。因此我建议下设度支司负责预算国库司负责钱财收入支出军备司负责军费支出国内税务总司负责赋税征收。再设一办公厅负责计部日常事务。组织重要会议等事项。当然了。还可以据情况再增设诸司。而诸司除了执行决策之外。还必须收集的方的情况。参与和协助尚书侍郎的决策。其余各部也按照计部分设下属诸司。”“工部和商部我觉可以合并为工商部。工厂产出必须经过商贸才能转为钱财。所以两者息息相关。有时候工场的政必须根据商贸情况来定。而有时商贸政策又必须根据工场产出的情况。所以两者离一不可。”

“农部。农是国之本。百姓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谈什么国家富强。百姓安宁?所以农也是重中之重。而农除了耕种之外。还有山林渔牧都是一种补充。此农部可为农林部。”

“运转部和营造部-并为运造部。国家营造主要是什么。无非是城郭道路河渠水利。而这些又与

息相关。路没有修好。马车往哪里跑?河渠没有疏通么走?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运转部和营造部分开那么路修好了是归营造部修维护呢?还是归天天使用的运转部负责呢?因此合并为一部为好。”

“现在北洋海路已经连通。南洋海路通达也迫在眉睫。随着海商往来。与我朝交往的海外诸国会越来越多。而我朝子民出去的也越来越多。如何处理与这些海外诸国的关系如何保护我朝海外子民的安全。这些都必须单设一部进行管理。因此我建议从礼部分出外务部。负责理藩及海外子民管理。而邸报书刊发行一。我看可以交由礼部管理。”

听到这里。胡从不由脸色一喜。不由向宋多|了几眼。到江南几年。他已经知道邸报书刊的厉害那怕你是闻达天下的名士。只要被邸报书刊抓到一点把柄。几天功夫就能让你臭名满天下。如此重要的利器现在归礼部管。'不是正中下怀。要知道宋虽然只是礼部侍郎。但是他学问好。又颇的刘浩然的尊重。所以在礼部权柄很重。管理新划进来的邸报书刊还是手到擒来。一旦掌握了这些东西。岂不是可以大肆宣传理学思想。宋注意到胡从宪的眼色但是依然端坐不变。是心里却在暗暗叹息。邸报书刊的威力是刘浩然推动发展出来。他岂能不知道其重要。按照他的性格。江南官办邸报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的声音。自己看来在礼部待不久了指不定会被调到哪里去。

“刑部不应该只承担管理监狱缉捕事务还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我一直强调。江南是以律法为根基的一切以律法为准绳。所以刑部改为法务部负责|障律法的施行。维护官府的律法利益和保障律法对所有百姓的权益。其下属机构应为典狱司。负责监狱管理;民权司。负责保障律法对所有百姓的权益;法务司。负责律法宣传;巡检总司。负责管理各省巡检司;调查局。通过调查违反刑律法的行为来维护律法。保护我朝免敌对势力奸破坏活动的威胁。在律法允许的范围内为中枢各省府县官府提供执法帮助。”

众人顿时对法部书一职眼热起来。这可是个重要职位。与吏部计部尚书不下上下不知-到谁家。

“因此。我暂定吏计户礼务学工商农林运造陆军海军外务十二部。大家有什么意见?”刘浩然环视了一眼众人。大家能有什么意。他们现在还沉浸在刘浩然刚才那番高谈阔论中不能自拔。按照他的想法。江南中枢将发生翻天覆的的变化。与历朝截然不同。

“那好。大家就议一各尚书人选。”刘浩然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说道。众人立即打精神来。尤其是胡从宪宋等理学派人士。更是目光炯炯。全神贯注。

“丞相。位大人。我提议宋景可为礼部尚书。”胡从宪记住上次分省议事中吃的亏。不顾矜持抢先开口。

9;备说话的李善不由一笑。书生就是书生。上分省议事中。如果没有丞相的首肯。我会提出那些政使的人选来吗?还真以为是我在擅权呢。

“潜溪先生我有大用。”可是刘浩然一句话就碎了胡从宪的美梦。“数年前我就准-为元廷修国。以正青史。现在各种典籍资料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可以为之。因此我准备请潜溪先生主掌国史馆。主持修史。

胡从宪脸不由变几变。主持修国史。这可是文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因为这是名垂千古事情。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前朝主持修国史的哪个不是当时的文士首?而宋是再典型不过的文人。国史馆远比礼部尚书有吸引力。

“我的几个儿子也大了。也该读书了。因此我想请潜溪先生伯温先生做他们的老师。小顽皮。就要请两位先生多费心了。”

胡从宪心里立即凉了半截。完了。礼部尚书落空了。给几位王子教书。过几年那就是太太傅。这等尊荣。宋岂能抵挡。

正如他所料。和刘基连忙起身拱手道:“宋(刘某)才学浅薄。恐怕会耽误了诸位王子。”完全一副半推半就的样

“两位先生才学浅薄。那天下读书人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刘浩然开笑道。

“那我等就受之不了。”

刘基坐回座位。看胡从宪一脸沮丧的模样。心中暗暗发笑。跟丞相玩政治手段。十个老夫子你也不是对手。

“丞相。诸位。既大家没有意见。我来提几个建议。”|胡从宪好事落空。李善长也是一肚子的闷笑。由于此前刘浩然有意无意的压制。理学派除了宋刘基少数几个身居要职。有资格去争尚书一职外。他们还真没人了。所以他故意停了一下。慢悠的开口道。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