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尧倒不是很担心,规则说是“有限制”,但并没有说具体名额,所以只要凑齐十个签名,说话也可以大声点。
可是,越开心接着说:“镖行稍后就会对‘有限制’做出解释,也就是,最多只有两个镖局才能在北京建立分局,如果超过三个镖局签名达到十个,以时间先后为准,签名将即时对外公布,不会作假。”
陆尧这才难受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个无法作假,因为签名的都是名人嘛,只是他很难保证自己一个人能够在十二天凑齐十个签名,更何况排名前两位。
他必须加快行动,尽快和符合条件的人建立关系,争取能够在最快地时间拿到足够的签名,这时杨婷婷问他是否去求过严嵩了,陆尧只能实话实说,“没有,无论是茹雅的事情,还是十个签名,我都不会求他的,你不会介意吧。”
杨婷婷苦笑:“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大家是一家人,我怎么会怪你,相信你一定有办法解决问题。”说完她就回房去了。
陆尧还是知道这个女生多少有些不高兴,毕竟无缘无故得罪严嵩这样的权贵并不是好事情,可他知道,如果跟严嵩合作,父亲绝对不会原谅他的。
杨婷婷之所以没有直接怪罪,也是知道这个原因的。
当下,他出去找申用懋,争取拿下申时行的那个签名,没想到,他刚出门,就见到这个小伙子匆匆而来,“陆兄弟,太好了,我约了我爹,还有吏部尚书王国光大人,兵部左侍郎杨镐大人,太常少卿田大益大人西湖泛舟下棋,他们都是政见相同的朋友,也是棋友。”
陆尧颇为吃惊,想不到能见到王国光,他之前听杨婷婷说过,这人是张居正的得力助手,早已对他十分敬仰,而田大益,因为菏泽慈善会听说过,也向杨婷婷问过,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这个时候其实还是知县一名,想不到这个时空就已经是太常少卿了。
至于杨镐,作为军迷的陆尧,却是太熟悉也不过,不知道见到此人,会不会臭骂他一顿。
但他知道自己不会,最起码,除了田大益之外,另外三人都有签名资格的,如果全部拿下,自然是善莫大焉。
至于所谓西湖,也就是现在北京的莲花池。
当下跟着申用懋坐上马车,一路疾行,连观赏沿途风光的兴趣都没有,只想快点感到目的地。
半个小时后,总算到了目的地,刚下车,陆尧还没来得及伸下懒腰,那位田大益的公子,也是申用懋的死党让他们不着急上船,:“四位大人正在船上一边下棋,一边商讨国事。”
申用懋哭笑不得,说:“我请他们来的,结果还要等着。”陆尧见这里水质清澈,秀美,十分喜欢,只是附近十分冷清,也只有一艘船停在岸边,似乎并没有动,便问为什么。
申用懋说:“那个严嵩当了工部尚书后,提出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奇怪建议,皇上实在信任他,竟然同意了这个请求,张居正主导的内阁也批准了,所以西湖是不能够划船的,最多在船上下棋聊天看风景,而且是有资历的人才能上船,普通人只能在附近看看,这让很多人不理解,所以不是什么节日,来的人少。”
陆尧心道:“这家伙也是穿越来的,有现代人的意识,提这样的建议自然不奇怪。”便问严嵩还提了什么宝贵建议,因为他知道杨浩此人还是很懂经济的。
申用懋说:“这人在经济上有很多好建议,都付诸实施,如果现在国库充裕,张居正居首功,严嵩大人排第二位了,严大人还有好多提议,但好像都被张居正大人给否决了,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严大人就低调了很多。”
一旁田公子咳嗽数声,似乎显得不高兴,随即拉着申用懋到一边闲聊去了,陆尧也知道严嵩不被有些人喜欢,并不奇怪,倒是很想知道严嵩提过些什么古怪建议。
他看那些穿越,主角利用现代人的思维帮古代人,似乎无往而不利,但在他这个时空,却并不完全如此。
林永安这位经济学博士倒是有满腹的提案,等有机会就呈报给朝廷,但现在看来,必要性也不是很大。
他只想把签名的事解决了,国家大事随意关心一下就好。
虽然说那四个人不希望被打扰,陆尧还是从侧后方靠近那艘船,发现有四位官员正在捉对厮杀,下的正是围棋。
其中一个是老人,三个是壮年人。
这让陆尧很惊讶,心想:王国光和申时行不是都六七岁的人了吗,莫非又托时空改变的福,有一个人还比较年轻。
只是不知道是申时行年轻了,还是王国光年轻了,也许是另外两个发生了变化也不一定。
总之,这也算是大明之福,毕竟申时行和王国光算得上万历时期比较牛的人了。
那两个人没注意他,船上四个人聊得认真,心思也在棋上,自然不可能留意到他,陆尧就上了船尾,听他们说什么。
这时那老者道:“汝观,张大人去世可真不是时候,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若皇上真的顶不住压力,全盘否定张大人的国策,那么你也没什么机会了。”
陆尧听其言,就知道汝观指的是王国光。
这个时期的王国光果然才正当壮年,他淡然一笑,道:“无妨,我就多陪大人们下棋就是了。”
陆尧心想:“看来是田大人和杨镐那个家伙在做对手了”随便看看,也知道杨镐的棋比田大益强一些,而王国光则精于计算,已经让申时行有点难堪了。
如果给他们安排段位,估计王国光业余五段左右,其他三位大抵四段。
田大益说:“我看皇上还是不会否定张大人制定的国策,汝观能力大家都知道,就算出现不想看到的事情,皇上还是会重用的。”
王国光苦笑:“皇上最近向我垂询税收方面的问题,哪些税该多收,那些税该少收,说实话,我很难得见皇上问得这样奇怪,就知道是严嵩在跟皇上说这些事,想必他已有答案,我也不好回答,只能说该收的税必须收,没收过的税暂时不收,太平盛世,保持现状比较好。”
杨镐问:“皇上什么反应。”
王国光似乎很无奈:“皇上什么都不说,毕竟严嵩是工部尚书,不是户部尚书,税收方面不是他的责任,所以也得替他遮掩着,只是一个人在御书房思考。”
申时行又问:“皇上最近是不是单独召见严嵩的时间更多了。”
王国光道:“应该是的,好歹我也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但竟然不及工部尚书受皇上关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