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就是家中的“百搭”,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随便谁都能烧,随便怎么烧都可以,肉丝炒年糕、肉丝青菜汤年糕、毛蟹年糕、排骨年糕、海鲜年糕、火锅年糕……
印象中,故去的奶奶年底的时候总会做一点年糕。阳阳最喜欢的就是搬着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看着奶奶拿个小磨子磨年糕,将浸泡过的米和水放在磨子上,轻轻转动磨子的把手,便会发出“吱吱吱”转动的声音,阳阳就在边上流着口水想象着年糕的香甜。
小时候年糕是小孩子最宝贝的零食,哥哥他们常会拿根筷子插一片年糕放在火上烤着吃。最高兴的事当属爆年糕片的小贩来到村里时,阳阳就会缠着家人去爆一点年糕片,又香又脆的爆年糕片,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了。
今年在明珠路过新世纪的时候,居然听到熟悉的捣年糕声,阳阳忍着要流下的口水,赶紧挤了上去,准备买点,可凑近一看,原来是韩国年糕厂组织的表演,这让阳阳大失所望,
失望的原因是,这时候只能买到机器制作的年糕,吃排骨年糕时,只要一放凉,年糕肯定会变得又硬又难吃。再也找不到小时候又软又糯,咬在嘴里那么一拉,足能拉出半米长,吃一口又甜又香的手工年糕的感觉。
看着韩国的那种拖地长裙,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让人顿生好感,再看看身边满街的西服,只是偶尔才能一见的中山服,阳阳就更失望了,后面几年阳阳才知道,原来好多东西都是思密达国家的,我们国家根本没有民族的。
这几天,家家户户都这样,灶里的火基本都不熄,都在准备过年时的吃食,平时油都省着吃的,现在则不一样,家家户户都在做这样那样油炸的东西,村里满溢着各种香气。
人们也拿出各种好吃的,平时你吃的好了,有人说你不会过生活了,而过年就不一样,越吃得好,大家就越羡慕你日子红火了(平时过的仔细),所以人们也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统统都拿了出来。
其实过年是什么,是一块大白兔奶糖?是一串劈啪作响的鞭炮?是一桌丰盛大餐?还是一件新衣?有了钱的阳阳也不知道自己盼望的是什么了。
有的说只有大家一起来做,一起吃喝才有过年气氛。东北人当新年的时候,必须吃饺子,而且包饺子必须全家一起动手,认为这才是过年,也是一样道理吧!
家里的墙上、门上甚至水缸上,显眼的位置都贴上了的通红的倒‘福’,阳阳正站在凳子上往门框上贴春联,老爹站得远远的指挥。
“往左一点,对!左面再抬高一点”
“往右”哥哥突兀的插一句。
“去,捣不捣蛋,不对左面高了,再低点”
“您老人家说清楚了,左面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我的手都举酸了”阳阳苦着脸。
“差不多就行了,行了!贴上下来吧!”母亲也看不过去了,贴个对联都快花了半个小时了。
“不行,这个要贴一年呢,举好了”难得见父亲也雄起了一把,阳阳也不敢乱说了,没看母亲的眼神都不善了,在有些方面父亲还是很man的。
阳阳暗暗的给父亲点个赞,在生活里男孩不知不觉得以父亲做为自己的榜样,温润如玉,但挺拔如山,这是阳阳心中父亲的形象。
“锅里啥味,不是什么糊了吧”父亲问母亲,看着母亲慌乱地跑向厨房,暗暗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可是还是被眼尖的阳阳发现了,阳阳突然发现喜玛朗雅山也不是那么挺拔了。
老爹这么认真,阳阳可是知道为啥,对联的字可是老爹的墨宝,长三角区域可以称得上人杰地灵,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人都喜欢附庸风雅,像这个毛笔字在农村,很多人偶尔会写两笔,不管写的如何,起码很多人敢写。
难怪当年总理的字也很出色,但是却不见人前显露,这面的民间高手实在是太多了,就跟在桂林的象鼻山的不起眼的角落,居然有陈毅的题字随便的在那一样,在学校里阳阳可是板报的主力,但是在家里的福字春联,根本轮不到阳阳。
上午的时候大伯家的堂哥阳云拿了点东西过来。像二伯三伯家的前两天也陆陆续续的拿了东西过来,阳阳的爷爷奶奶故去以后,由于家里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年一商量也就各家在自己家里过年,本来父亲还想三十晚上聚在一起,可是阳阳的堂哥们很多都有了孩子,阳阳家里实在是安排不开,所以也就绝了这个念头了,几家虽说不住在一起,但是关系一直很好,这不过年前就不停的互通有无,阳阳的蓝带啤酒估计很快就在各家的餐桌出现了,其实要不是大家帮忙,阳阳能不能念得起大学,也是不好讲,阳云这一次把阳阳喜欢的猪蹄猪肚猪大肠都给拿了来,也让阳阳口水流了一地。
守岁:相传除夕夜晚,各路神仙下界巡视,清点人丁。为让神仙知道人丁兴旺,各家各户用在树蔸生旺火,合家通宵叙谈,即使小孩要睡,也要睡在渣窝(灶前放柴草的地方里,灶神会奉告各路神仙,此家人不缺人头)里。俗语曰:“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你守菩萨爹爹一夜,菩萨爹爹守你一年。”
今日即是岁除了,抓出关在笼子里的公鸡,把菜刀磨得愈加的尖利。岁除杀鸡也是要考究吉祥的!不能补刀,一刀见血是最吉祥的。
即使平时杀鸡都是母亲,这时候也不敢操刀了,还是父亲更让人信服,在父亲稳稳的手里,鲜红的鸡血一滴滴的滴在小碗里,滴在用来祭祀的冥纸上。
岁除的祭品现已摆在桌上,把酒斟在杯里,庄重的点着香烛钱纸,一家人庄严的站在神龛之下,给阴间的列祖列宗忠诚的磕几个响头,请求保佑一家的平安富有!保佑孩子学业前进!保佑全家健康长寿!祭祀完毕,恭顺的把酒洒在冥纸上,火苗“滋滋”在屋子里向上窜动着,纸烧尽了,用洁净的簸箕盛装起来,洒在清洗的土里。
锅里的蒸笼冒着热气,从瓦缝中挤了出去,把空气都搅香了,灶旁的风箱“呼呼”的送着气,菜肴在铁锅里打着滚,案板上的腊肉骨头被刀斩得啪啪作响。
年夜饭除了丰富之外,还要口彩吉利……吃饱了不能说不吃了,筷子也不要掉在地上,如果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大家急忙会说“岁岁平安”,端上盘黄豆芽这叫做“如意菜”,蛋饺做汤,这叫“招财进宝”,鱼圆肉圆或者鸡蛋,这叫做‘团团圆圆’,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鱼是必须的,叫做“年年有余”院里处处洋溢着肉香。
一只全家福暖锅也是不可缺的,暖锅为铜制,内燃木炭,火光融融,十分有气氛,内有蛋饺(元宝)、线粉(长寿)、鱼圆(团圆)、发菜(发财),还有八宝鸭(意蕴家道丰盈殷实)。此外一只福禄寿(全鸡、全只火腿筒加碎鱼翅)为镇桌之宝,清蒸桂鱼意寓吃剩有鱼,即使平时再省俭,过年弄几只全鸡全鸭全鱼是必要的,图的是吉利!
总之都是为了给未来年讨个彩头,希望能吉祥如意、财源滚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