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扬州,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据说人口最高曾达到一百余万,十分繁华。当然了,这里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美女众多。
正德十四年十二月,这座著名城市的街头,却出现一场大华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的怪象。
街道一片混乱,到处都站满了人,几乎保持着同一个表情和动作——左顾右盼。
这些人四处张望,只为了做一件事——抢人。抢人的方式很简单:一群人上街,碰见男的,二话不说,往家里拉,拉不动的就抬,总之要把人弄回去。
等被抢的这位哆哆嗦嗦的到了地方,琢磨着这帮人是要钱还是要命时,却看见准备已久的锣鼓队和盛装打扮的新娘子。然后有人走过来告诉他,你就是新郎。
之所以会发生这戏剧性的一幕,原因十分简单:朱厚照喜欢美女。
皇帝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有人会去代劳。而这位自告奋勇、自行其是的人,是个太监,叫做吴经。很遗憾,这位吴经也不是个好人,先行一步到达扬州,抢占了很多民宅,说是皇帝要用,然后他又征集(抢)了很多未婚女人,也说是皇帝要用。
对于这位吴经的行为,很多史书都用了一个共同的词语来描述——矫上意。
矫上意,通俗的说,就是打着皇帝的名号干坏事,让皇帝背黑锅。
因为朱厚照并没有让他来干这些缺德事。
客观的讲,朱厚照确实干过很多荒唐的事情,私生活也算丰富多彩,但从他容忍大臣,能辨是非的一贯表现看,这个人还是比较靠谱的。
偏偏他不能容忍一成不变、老气横秋的生活。他喜欢自由自在,驰骋遨游。
而这种兴趣爱好,是那些传统文官读书人很难接受的。朱厚照也没兴趣和老头子官僚一起玩,所以搞到最后,陪在他身边的,都是一些不三不四却会找乐子的小人。
这些人没有什么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天天伺候这位大爷,无非也是为了钱,借着办事,趁机自己捞点油水,那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玉絮:“如此看来,正德的黑锅虽然多,却背得也不冤。毕竟人家陪你玩,也是要拿工钱的。”
皓天:“吴经就是这样一个拿工钱的人。他占房子、抢女人之后,故意放出风去,让人家拿钱来赎,也算是创收的一种方式。
他这样一搞,不但搞臭了皇帝的名声,还搞出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空前绝后的大恐慌。
鉴于征集对象限于未婚女子,人民群众立刻想出了对策,无论如何,必须先找一个来顶着。到了这个关口,什么学历、文凭、相貌、家世,都不重要了,只要是男的就行。
于是,老光棍们的幸福时光到了。原本找不到老婆,一下子成了紧俏产品,很快被抢光。有一些有老婆的,也被抢了。不过这个问题不大,当年娶几个老婆,也是国家允许的。
而那些平日就出名的风流才子,此刻就麻烦了。由于声名在外,立刻成为多家抢夺的对象。据说有一位姓金的秀才,被三家同时拉住,最后被人多势众的一家抢了回去。他本人倒有几分骨气,趁人不备就爬墙逃走,可刚落地没多久,就又被另一家抢了回去。
相信对于这一景象,很多男同志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只可惜如今男多女少,据说这个比例还要进一步拉大,相信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娶到老婆的仁兄们,就可以自豪的拍拍胸脯,喊一声老天保佑,阿弥陀佛了。
套用大哥大当年明月的话,最后还要告诫大家,这种上街抢人的方式,如果用在现代,那是未必能够行得通的。
因为在今天的街头,凭外表相貌抢人,只能保证你抢到的是人,却不一定是个男人。如果你运气好,没准还能抢到几个超女。
无论如何,扬州算是彻底乱了,如果闹下去情况会完全失控,大祸将起。万幸的是,扬州还有一个叫蒋瑶的知府。
这位蒋知府平日与人为善,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出头不行了,便跑去找吴经,希望他捞一把就够了,及早收手。”
玉絮:“这位蒋知府胆子真大,是不是后台很硬?”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