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奴才在。”大太监弯着腰,一副讨好的样子。
“什么时辰了?”雷元觉得今天在大殿上坐的时间不长,时间应该还很早。
“陛下,刚刚过辰时。天色还早着咧。”大太监抬头对着日头瞄了瞄,精确地说出了当下的时间,显然不是第一次了。
长呼了口气,雷元随口道:“辰时,还早啊。算了,吩咐一下,朕觉得有点闷,想去御花园散散心。”
“奴才遵旨。”大太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便匆匆地吩咐了下面人去准备。
不多时,雷元的仪驾便出现在了御花园。
御花园本就是皇家禁地,守卫森严,倒也不怕出什么乱子,外加上雷元只是出来散散心,不想搞得太过隆重。所以,也并没有人在前面开道,除了大太监和两个提着冰灯笼的小太监陪在一旁服侍,其他的都跟在雷元身后伺候着。
三伏天的天气本就炎热,雷元胡乱转悠了两圈后,即使有一旁的冰灯笼降暑,雷元的额头上也除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
到底是跟在雷元身后服侍了多年,主仆之间早就已经十分默契了。雷元未开口,大太监便向身后的宫婢索了一块储在装有冰块的小铜匣里的汗巾。弯着腰,恭恭敬敬放在雷元的身侧:“陛下,这天热,您还是擦擦汗吧。”
“嗯。”雷元也不客气,伸手取过还带着冰气的汗巾,狠狠地擦了一把脸后,才丢还给大太监。“昭君啊,朕有些累了。这附近有没有近些的亭子让朕歇歇脚?”
御花园本就是极大地,又前前后后经过那么多代皇帝的修缮、扩建,早就大到没法计算大小了。更何况是里边的布局?所以,即使这里是皇帝自己家的花园,皇帝也肯定不熟。哪怕现在把当初主持建造这座御花园的工匠给挖出来,他也不一定认识这里的门道。
不过,这却不是什么大问题。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不一定知道你家有多少间屋子,但是,你家的下人却有可能知道,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皇帝不一定知道,但太监们却有可能知道。
“嗻。”大太监献媚地点了点头,便上前带路。还别说,这名叫昭君的大太监倒还真有些功底,带着雷元稍稍拐了两个弯,只走了个百十步,便停在了一座精致小巧的凉亭前。
雷元端坐在凉亭中间,跟在身后的宫婢、太监们井然有序地忙碌了起来。红豆糕,绿豆糕,紫薯糕,脆千层,银杏果,核桃仁,各式各样的点心,以及诸如香瓜,龙口果之类的水果,在经过昭君大太监一一检验之后,便被摆在了雷元的面前。
只是一瞬间,雷元身前不大的青石水磨石桌便被摆了个满满当当。这时,大太监才缓缓来迟般地从刚才一同在雷元身边服侍的小太监手中去过那两件“冰灯笼”。
放眼望去,这两件冰灯笼的材质,样式,丝毫不差,应该是一对。整个灯笼大致呈圆柱形,只不过上身要稍微窄上一些,下身稍宽些。
整件灯笼分上下两部,上部做的较小,大约只有下面那一部分的三分之一,只是个盖儿。不过做的极为精致,整件盖儿大约有三两个掌面大小,但却大半都是镂空的,只余下三成是实物。虽然镂空的地方极多,但这上面的花纹却并不粗糙,反而极为细致,两只肥硕的鲤鱼首尾相交,环绕在灯笼盖上。
鲤鱼的骨架,鳃盖,鳞片皆是实的,剩下去都被镂成了空心,鳞片与鳞片之间只有那一丝丝的相连,让人看了都觉得害怕。不过,整件东西虽然十分繁琐,但却并没有那种只顾追求精致,但十分死板的“死气”。
盖边上被工匠细心镂出的水花,给整件东西和鲤鱼添上了几分灵动和生气。鱼眼处的镂空更是被工匠们镶上了细腻如水,锋芒尽敛的黑色珍珠,凭空便使这两条鲤鱼“活”了过来,可谓是:跃然于纸上,狂啸于画中,整件作品立刻便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然而,灯笼的下身则就要黯色不少。整件灯笼的下身并无镂空,按形状来说,更像是一个大大的水壶。壶底上是用于摆放的三个小“脚”,称作“鼎足”,壶身上是以“阴刻”和“阳刻”两种手法相互映衬所雕刻出的《春夏秋冬四季四景图》,手法极为老道。即便是不懂的人看了,也能看出这其中“四季四景”相互衔接,转换时的自然和协调。
灯笼内部倒就真的和上面所说的一样了,像个大水壶,算是件盛器,并没有什么装饰雕刻,
十分朴素。
此时,灯壶里并不是空空如也,而是盛着近乎饱满的“水”。说是水却又不大对,因为这水
里边儿还却还飘着大半壶圆溜溜的冒着寒气的“冰珠子”。想来原先这冰灯笼里定时盛满了冰块儿。只不过,小太监领着这冰灯笼晃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大夏天的,所以才化成了这般模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