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工作又重新回到正轨,吴浩凡心情愉快地在墙上做好记号,规划好未来书架的位置,一直忙活到父母午睡醒了,这件工作堪堪完成预备部分。
至于被刮得花一块白一块,惨不忍睹的墙面,这点小缺陷就不被他放在心上了。
当然父母对儿子这半个月的转变也是老怀大慰,对儿子突发的学习热情万分支持,毁坏点墙面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就算拆了房子恐怕都十分乐意。
在老两口的大力支持下,吴浩凡第二天就用父母借来的工具打墙钻洞敲钉,十几条木板用三角支架牢牢固定在墙上,书房已初具轮廓。
打开大纸箱,里面的书本叠的整整齐齐,按课目、年级从低到高排列得一清二楚,让吴浩凡有点意外,这让他省了很多麻烦。
将教材一摞摞地拿出来,按照学科分类,整齐地放在书架上,虽然才堆满几块书架,还不到整面墙的一小半,但是整个卧室也面目一新,变成充满书香气息的书房。
吴浩凡满意地扫视着自己的杰作,这些书架上的书籍还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增多,并不限于某科某类,也不会永久停留在这里,会随着时间从书面上的文字转变成他头脑里的资料。
万里关山从头越,乘风破浪正当时!
重生的豪情在这刻升起,未来不管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一定会破开障碍,勇往直前。
灵魂核心在这刻受心情激荡,转速隐隐加快几分。
又一轮皎月当空,吴浩凡集中精神,收缩灵魂领域又投影到亚空间,亘古不变的能量空间依旧光怪陆离。
漆黑空间中漂浮着斑斓星云尘埃,灵魂核心正以恒定的速度慢慢自转,从网膜渗透过来的灵能涓滴不漏地吸收殆尽。
不知道是否因为地球周围的亚空间网道还没构建,每天晚上的冥想效果差强人意,只能维持短短几十秒时间,灵能恢复没有想象得那么快,看来第一个星系的孕育成型恐怕还要用掉很长时间。
吴浩凡的心境保持古井不波,虽然实力恢复地很慢,但是每天都能看到丝丝进步,核心的壮大,领域的扩张,躯体的进化,每一分进步都令他喜悦十分。
冥想结束,投影回归,浩凡还沉浸在灵魂领域中没有返回现实。
多天来的书籍都在脑海中,但是吴浩凡是使用开挂方式将书籍内容都扫描记录下来,没有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这些知识只不过像是储藏在图书馆中一般,没有实际使用的可能。
现在他就要把这些知识在灵魂领域中全部解析、融汇。
灵魂是什么?
灵魂主宰着人类的思想、行为、精神、感情,灵魂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文化、习惯、信仰等信息认知凝聚而成的个人品质,是对现实的认知、对本我的认知中产生的聚合体。
灵魂领域不但是灵能的源地,也是对宇宙万物认知的投影。
吴浩凡的灵魂领域中开始产生变化,无数光点凝聚成团,仿佛是土壤中孕育着种子。
生物计算机型大脑高速运转,力学公理、定理、无数公式从脑海中储存的信息分解成光点投入灵魂领域,光点组合交缠在一起变成粗大的主根须。
又有热学、光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力学这物理学中的几大基本理论崩散成光点,在灵魂领域落下,在土壤中分叉出更多主根须。
数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不甘人后,凡是吴浩凡看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纷纷在大脑中运转中绞碎,与物理学一同组成深扎地底的根系。
根系成型后,在力学根系的基础上,一株幼苗从光团中破土而出,吸收着空中汇聚过来的光点,幼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成长变成细小的树苗。
这颗名为经典力学的树苗,以牛顿三定律为树心,在主干上又纷纷抽枝发芽,茁壮成长出更多分支,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每一分支中都包含着无数原理、定律和规律组成的枝干。
然后是数学根系的幼苗破土而出,与物理系主干慢慢纠缠在一起,在经典力学的树心中穿行,既附生,又独立,树苗的主干也明显粗壮一圈。
随着空中落下的光点逐渐减少,这颗自然科学树苗的生长也缓缓停止,表明吴浩凡的书籍内容全部消化吸收。
两门学科交叉支撑,有重叠又有独立。
相比发达的主根系,土壤表面的树苗还是非常幼小,却也生机盎然,绿叶生发。
这是以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为根系的科技树,代表了地球上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吴浩凡吸收领悟的知识越丰富,这颗科技树就会越来越粗壮,直至变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退出灵魂领域,摸摸滚烫的大脑,东方隐隐透亮。
物理、数学,仅仅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水平,消化起来却也用掉整整一夜的时间,灵能的耗用更不少。
当然,收获也是满满。
吴浩凡随手拿过一本教材,再去翻阅这本教材,顿时感觉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以前看书固然是一目十行的速度,但那个仅仅像扫描复印般将内容扫入大脑,词汇组合起来的含义根本没有理解。
现在看到一条定律就能理解前人走过的道路,那是在成千上万次的现象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规律。
脑海中甚至可以建立起这条定律的理论模型,根据模型推论事物的客观变化。
这才是在灵魂领域中点开科技树的效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