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汐小跑着追到卜易身后,眼睛盯着卜易背上的伤口默默的跟随着他。在距离那个带路青年只剩十多米时,终于忍不住开口关切的说道:“你疼吗?把大袄脱下来我帮你重新包扎吧!”
“皮肉伤而已,没大碍!”
卜易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身后的灵汐,将双手从衣袖中伸出,右手中提着两个巴掌大的布带子递给灵汐,说道:“这是刚才在那些土匪身上拿来的一些钱财,以后你就收着吧!”
灵汐伸手接过那两个钱袋,然而注意力却并未放在钱带上,愣愣的眼神注视着卜易,嘴角隐隐的露出一丝笑意。
卜易将钱交给她保管,就证明在卜易心里已经有了她的一丝身影,至少让她感觉自己对卜易已经有了一些用处,不再单单是一个死皮赖脸的跟来的累赘。而且最让灵汐高兴的是卜易说了‘以后’这两个字,既然有以后,那就代表卜易已经真切的答应让她跟随,
而后卜易又伸手从怀里掏出两本极薄的书,递给灵汐说道:“这两本书你也一同收着吧”。
这时灵汐才从惊喜中反应过来,将手中的钱袋收好后,又伸手接过那两本合起来都没多厚的书,珍重的放进怀里,点头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的收着的!”。
那个带路青年在灵汐刚才轻呼卜易的名字时就已经站起身,双眼中带着期盼的目光盯着渐渐走近的卜易,当卜易将钱财和那两本书都交给灵汐后,转身继续向他这里走来时,他有些迫不及待的迈步向前,迎着走来的卜易问道:“山上的贼人全都被杀了?”
“嗯,去看看那个让你紧张的人儿是否还活着吧!”
卜易看了看他紧张的表情,说道:“山贼都已经死了,山上的钱财你若想要就尽数拿去,当做是你带我来此的报酬,至于你所在乎的人是不是还活着就只能看他的运气了”
卜易的话让那个青年为之一愣,不过很快便明白了卜易话中的意思,知道自己的目的终究没有瞒过卜易,于是也不再隐瞒,抱拳一揖说道:“我只是想救出我的妻子,刚才对你们的隐瞒实属无奈,请恩公恕罪”。
“这慌乱的天下间能寻得你这样一位忠义之人也是难得,快去山上寻你妻子吧,这里事了后就尽快离去,用不了几日那些庇护这些土匪的王将大官就会得知这里的事情,免不了动怒,然后派人暗中搜查一番。能庇护一名武道宗师的人也一定是位权重之人,所以你也尽早离去吧,不然很可能会再次惹祸上身”
卜易话语平静的提醒一番后,便带着灵汐一起翻身上马,对青年说道:“就此别过吧”。
此时太阳正要西沉,冬日的余晖显出金黄,照着卜易和灵汐慢慢东行的背影,青年默默的向着他们抱拳一礼后,转身向松林寨走去。
……
没多久,卜易和水灵汐又回到了那道隘口重新回到了去往天启国都的道路上,转过隘口那些被卜易解救的奴隶和那七个身首分离的尸身已经全都没有了,坡道上只剩下还没有被黄土掩埋的血迹,和血迹上一些杂乱的脚印,想必是那些奴隶抬这些尸体时留下的。
卜易没有理会这些,端坐马背上的他依旧没有把握缰绳,更没有紧握马鞍上的扶手,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比走在他身旁紧抓马鞍的灵汐坐的安稳。
随坡而下踏过那些血迹,沿着大道又走出四五里地,太阳也即将落下时,卜易和灵汐停步在一条水塘边,放那两匹大马随意的在周围寻找冬日的干草果腹,他们则开始取火捉鱼,准备再此过夜。
几天下来,卜易总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停歇,似乎对这一路上的情况非常的熟悉,灵汐对此也感到非常的好奇,但是却不曾问过原因。虽然她很想知道卜易的过往,但是又怕问到一些卜易不愿提起的事情惹得他生气,所以干脆便什么也不问,她相信时间久了就一定会了解那些过往的。
晚上吃过烤鱼后,卜易找来一根小木棒,用刀很细致的削成一根木针,又找来一些麻草搓成线绳,脱下大袄准备将那个长长的刀口缝上,坐在他对面的灵汐看着有些笨手笨脚的卜易微微的露出一丝笑容,伸过手说道:“给我吧,我来帮你缝”。
卜易抬头看了看灵汐,考虑了一下后,将针线和大袄全都递了过去,而这一下灵汐的双眼却正好与卜易的双眼相对,脸色也因此透出了一丝羞红。虽然已经一起走了很多天,但她面对卜易的注视时却依然难掩羞涩的心情,又微笑了一下后接过卜易递过来的大袄,便立即低下头开始慢慢的对刀口进行缝合。
“南方天热不用穿大袄,等到了国都得重新换身衣服”卜易靠在一段木桩上看着灵汐说道:“小宗院应该不会允许无关人员住进去的,所以到天启国都后还得先租下一处宅院”。
“嗯,我没去过天启国都,一切都听你的就是!”灵汐边缝补大袄边回答道。
这是卜易这些天以来第一次跟灵汐说起自己心里的安排,也是灵汐这些天以来第一次在卜易身边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可能是因为今天灵汐通过了那场血腥的考验,所以才会被卜易在心中真正的认可。
……
清晨,初阳照破薄雾,渐渐的驱走了黎明时的寒冷。
大道上,卜易和灵汐已经再次上路,‘哒哒’的马蹄声中,他们的身影渐渐的远离了昨晚露宿的水塘。距离天启国都越来越近了,气温也高了很多,甚至在道旁偶尔都能看到一些绿草。
卜易端坐马上手中拿着一本薄薄的书边走边看,这本书正是从松林寨赵崇杉身上夺来的那本关于修行的书,书很薄只有三页而已,卜易却看得非常认真,每个字都认真研读,虽然在半个时辰内已经看过了三四遍,但却依然没有放下。
书名《修之入门感知》第一页第一句话便是:
修乃感悟道之途
天地有规则万道
通天地而明道
这是这本书的第一句话,也是第一页的第一句话,更是第一页仅有的一句话,短短二十个字概括了整个修道之途,也只是二十个字就让卜易看了很久才又翻开第二页。
第二页的开句写到:
“万物皆有呼吸,是为元气”
卜易虽然已经将这本书从头到尾的看过三四遍,但是依旧看的非常注目,对每个字都用心感悟,如痴如醉般忘却了身周的一切,甚至就连大黑马偶尔乱了的脚步也不再理会。
“人为万物之首,天地之灵,能通天地之道,感万物之息,是为修,以意志为引,是为念”
至此,第二页也在寥寥四十二字中结束,这依然是对修行的介绍,虽短却精妙的诠释了修的本质。卜易看的很入迷,走在他旁边的灵汐一直好奇的看着认真的看书的他,不明白为何那样一本薄薄的书竟能让他看的如此着迷。
翻过第二页,最后的第三页上字数仍然不多,而卜易的眼光在这一页停留的时间却是最长,短短的几个字却让他几次皱起眉头。
“意志由脑而发,行全身诸窍血脉,而散于体外,与身周万物之息相感,引元气入诸窍,汇与丹田气海而成修,是为感知”
到此,这本只有三页的书便完了。
这一次卜易将目光久久的停留在第三页上,这一页才是他最想得到了,也只有悟透了这一页才能有机会踏进那道玄妙之门。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又皱起,短短的四十六个字很简单却又很难。
修行本就是一条看不见的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那条路究竟在哪儿,更没有人知道那条路的终点在哪儿。或许有人知道怎样踏上那条路,但这些人中却不包括现在的卜易,即便是他现在得到了这样一本看似是打开那道玄妙之门的钥匙的书,却依旧找不到那道门在哪里。无人指引,单单是靠这本薄到只有三页的书或者说仅仅是靠第三页上的这四十六个字就想要迈过那道门,简直如同登天一般。
找不到通向那道门的道路便见不到那道门的样子,见不到的门对他来说便等于没有。
既然无门,那还怎样如他对赵崇杉所说那般持刀破门!
……
……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