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点头道:“对,现在。我现在就去和爹娘说。”说着捧起乌云珠的螓首,在秀额上轻轻一吻,接着跳下炕,推门而出。
“哎,披件袍子再走。”乌云珠叫道。
马佳摆摆手道:“不用了,你也早点回爷爷那去吧。”
乌云珠怔怔地望着马佳远去的身影,两行珠泪,再也忍不住地滴落下来。
一个月后,熊廷弼在辽阳东校场检视诸军操练,他来到马佳这一司,向跪拜的马佳等人颔首道:“嗯,诸位将士辛苦了,开始演练吧。”
“得令!”马佳高声应命,然后手举小黄旗,下令道:“一哨听令,各就各位,战斗队形。杀手半跪,铳手瞄准,前方六十步,骑兵靶,三轮连射,开火!”
鼓手一击:“咚!“
喇叭手一吹:“克鲁。。。”
“呯!”铳口白烟冒起
再鼓再吹,“呯!”
“嘭!”虎蹲炮发。
三鼓三吹,“呯!”
三铳打完,两杀手起立,满弓射一箭,随即收弓,拿起钩镰刀。接着全体杀手起立,鼓吹齐鸣,大呼齐进,铳手刺刀跟随,“杀!杀!杀!”
三冲完毕,战队立定,马佳又挥动小黄旗,下令道:“二哨换上,一哨退下,如式照做一遍。”
随即,一哨每队收紧,二哨每队从一哨每队的间隙插上,重新站好,然后一哨整齐后退。一哨每队原占七尺,收紧时,两列占宽三尺余,正好空出间隙让后面的一队插上。
五哨演练毕,马佳转身向熊廷弼复命道:“禀经略,我司五哨演练完毕,请讲评。”
“嗯。”熊廷弼捻须微笑,招手道:“尔来,为何你司阵型这般紧凑,还有,既然六十步开始打铳,这杀手还有时间射箭吗,只怕敌马已冲到二十步内了吧?”
马佳抱拳道:“回经略,这是末将为求射打的准狠而定。骑兵驰骋,间隔一般不小于一步,为的是拨转回马方便和不至于前后践踏。所以,一般来说,一丈两铳是足够了。但是,战场之上,铳难免不发或打不准,故而,末将排布了这个密阵,以求每一行内的敌人都被打中。此外,若是敌骑不顾拥挤践踏,密密冲来,末将还准备把铳手排成三人一行,密集攒射。至于杀手射箭,如经略所言,通常是不用的,只是为了让杀手熟习长兵,以备不虞。”
“好,赏银五两!”熊廷弼赞道,接着又问:“鸟铳可及二百步,你却六十步而发,势险节短,符合兵法。但,是否近了点,不能再远点吗?”
马佳答道:“回经略,平时练习,打的多是百步。今日演习,末将是照实战而定。平时百步打得好,临敌时纵有心慌手乱,拉近到六十步,也可如常。况且,建夷冲阵的骑兵多是‘死兵’,人马都披甲,甲片也是精铁打造。百步之外,一般的鸟铳难以打穿马甲后重创马匹,使之立仆,而我要的就是‘立仆’。我试过,六十步挨铳,三分之一的建夷披甲马会立仆,倒在一丈内;三分之一的马匹,前冲五步内;剩下的强健之马,最多冲出十步就要倒下。(3)”
“不错!飞将军李广发箭,数十步内,估不中不轻发,一发,应弦而倒。今日观来,君实得之,嗬嗬嗬。来人,再赏肥羊十只飨士!”
“谢经略!”马佳等人拜道。
“呵呵。”熊廷弼兴意为减,接着朗声道:“看今日军势,已颇雄壮,而辽阳城壕已竣。过几日,我当集大军北上,修筑沈阳,汝等当为前驱,还望再接再厉,无负我意。”
“末将领命!”马佳一听,心想,完了,和乌云珠的婚事又要往后推了。
(1)强调:合格的明朝火绳枪的技术标准很高。以往穿越的书,总是把拿破仑时代欧洲的滑膛燧发枪当成利器。其实,那些枪的设计和制造就是本着牺牲精确性和命中率的,根本不比明朝的强。真要说那些枪的优势,无非发火率高一些、发射速度快一点,容易大量生产。
(2)此事取材于《徐光启集》中的《谨陈任内事理疏》,二千门,试枪时只有几只炸损。类似的情况就太多了,可以这么说,这类事件贯穿于明王朝始终,是防内、节约等思维的产物。当然,清朝也一样。
(3)这里,笔者是尽量接近真实的算。合格的鸟铳,在百步处的末端动能,通常可以打穿一寸厚木板(明朝,通常最差也应该是轻松木或白扬木)两层。
<ahref=: www.="">起点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href=:>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