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何起鸣笑道:“这吕秀才来得好巧。泽普你刚谈论人事安排,他就登门了。”
周泽普道:“雪灾后,我们曾救助过他。我考生员,吕若愚为我具保。这吕秀才也是对我们友好的读书人了。走,我们一起迎一下。”
被周泽普和老秀才何起鸣同时出来迎接,吕若愚很感动,连说客气。
迎进客厅,周泽普亲自为吕若愚斟上茶:“吕兄,好久不见。近日一向可好?”
吕若愚叹口气:“一言难尽。”
老秀才何起鸣明白这位年弟遇到了难处,“吕年弟有话尽管讲,你我亲切如世兄弟。为兄能帮助之处,定不推辞。”
吕若愚道:“家中原来有二十亩薄田,是祖上传下来的田产。不料被前些日子一场大雨后,被山洪冲毁,以致颗粒无收。”
看来这吕秀才也够倒霉的,今年夏季整体上,粮食还算丰收,但是却有部分地方因为山洪而受灾,这吕秀才家便是其中之一。
“后又因故离开学馆,一直找不到主家,故前来找年兄寻求帮助。”吕秀才言罢,低下了头。这年头,读书人大都注重面子,如果不是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坎,是不会轻易开口的。
本来他就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如今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人要养活。屋漏又逢连夜雨,穷秀才吕若愚看来是走投无路了。
老秀才人老成精,看透人情世故,“吕年弟不必担忧,我可从石桥村公所中腾出一些职位。如果年弟不嫌我们这里的庙小,可来我处就职。”
吕若愚道:“石桥这边近大半年来发生的事,我多有了解。周司令为人贤德,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若愚不才,愿为周司令效犬马之劳。”
周泽普道:“吕兄,如今乡试在即,何不去科场一试?”
吕若愚道:“如今天下倒悬,阉党弄权,中举后又如何?自万历朝以来,士大夫渐不顾廉耻,百姓则不顾纲常,四海九州,营私舞弊之风日炽。即便中举,得到实缺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如今我已经无意进取功名。”
周泽普道:“吕兄不必如此悲观。八月的乡试,我和何先生一起去武昌,吕兄可与我们同行,沿途也可以做些交流。盘费一事,不要吕兄费心。”
吕若愚道:“不必如此,吕某主意已定。周司令不必怀疑吕某追随之心,日后自有分晓。”
呵呵,这吕秀才倒是不迂腐,一眼就看透周泽普的试探。
周泽普笑道:“是在下多心了,吕兄请原谅。既然如此,可先跟随何先生熟悉一下村公所的情况,然后由何先生安排你的工作。”
老秀才道:“吕年弟教私塾多年,可以先去小学校。如今国学班正缺少一名老师。之后,有了更合适的岗位,再作安排。”
吕若愚谢过周泽普和老秀才,对于村公所人员的各项福利和待遇,他早有了解。凭他一个人的收入,就可以确保家人衣食无忧,况且,这才是开始。凭借他的才学,加上和老秀才的交情,只要他用心做事,就不愁没有好前程。
但是吕若愚还是对周泽普参加八月的乡试很好奇,在参加工作后,抽机会向老秀才询问,“这考取功名,无非就是升官发财。周司令志不在此,又何必劳力费神呢?”
老秀才道:“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的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之人,除了少数迂腐之辈外,大虽都是有用的人才。周司令参加科考,意在笼络读书人呐。”
吕若愚道:“周司令所谋之大,吕某佩服。”
老秀才道:“昔日诚意伯辅佐洪武皇帝,完成帝业,若愚岂无意乎?”
吕若愚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若愚明白年兄深意。”
老秀才道:“如今周司令已经启程北上武昌参加科考。临行前,叮嘱我对年弟多加关照。若愚在教学之余,可将《诚意伯文集》《资治通鉴》读一读,领悟古人的为政之道。”
吕若愚躬身一礼:“周司令和年兄在吕某困厄之时出手相助,令在下没齿难忘。”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