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银砂> 第二章 儒家三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儒家三问(2 / 2)

“看着那些难民充满希望的眼睛,我有无能为力的愧疚!”青松老者陷入回忆,神色有些黯然。

“我一直问我自己,我府门的第一个小乞丐,我该不该救?若不救,是断了一个人的希望,如今我救了,却断了数百难民的希望!而我辈儒生,救与不救皆愧于心,我当如何?”

老者问完便沉默了,似乎自己也在再一次地思考。而伴着老者提问,人群再次开始低语。

“我应该会救吧,既然都有愧于心,那便随心而做吧,做了便是善,善小亦可为”莫北暗暗道。

这不是讲道,而是问道!

青松老者没有说自己的答案,每个文人都需要这样一次问心,问心之后,才有成大儒的可能,青松老者不过是想抛砖引玉罢了。只是在那负手站立,任人群喧嚣辩论。

百息之后,青松老人对台下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前面的两个问题我的内心已有了我自己的答案,如今我尚且有一惑不能解答!在此问诸君”

“我曾去过塞北边疆,看过那金戈铁马,我曾斟酒为那边疆战士敬上,敬他们为国戎马沙场!我扪心自问,修文较修武如何?修武者,能戎马一生,护家护国,武功修至大成,甚至万人群中能取敌将首级,更有传言,塞外边陲往南百万里,有修武大能,能移山倒海!我辈修文,较修武又如何?”青松老者厉声发问,甚至声音都有些嘶哑。

看着古卷的青年手顿了顿,又继续翻看。百岁老人依然闭着眼,一只手却在另一只手上戴着的白玉戒指上划来划去,显示着内心的一点波澜。

从文当如何?难道只能一生伏案古灯前,做些文墨之事?

数十万人在沉思,在内心发问。

莫北听见青松老者谈起塞北边疆,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故土安阳,想起了早亡的父亲。在莫北小时候,父亲常对他说:“娃呀,长大了就去当个文生吧,我真佩服那些个文弱书生,他们体质弱小,却拥有改变人心的力量,让我等热血将士甘愿为国战,为国死”

“改变心灵的力量”莫北呆呆地想着。

“炼心!”莫北脑海中突然蹦出这个词,不由得脱口喊出。

两个字打破了人群的低语,而莫北周围的人也纷纷散开。比肩接踵的楼门下,莫北周围却有一大片空地,让莫北在这人群里格外的显眼。

青松老人神色一凛,疾步向前,遥遥对着莫北大声发问:“修文者,当如何?”

莫北没想到由于自己解惑一时兴奋便失言了。

不过少儿郎,即使在这大唐望天楼下,万人瞩目,又有何惧?!

莫北挺了挺胸膛,今天,他便要站出来,为天下文人解惑!

“修武者,经百次劫,可修不灭体!修文者,历千重罪,可炼不死心!”莫北朗声答道。拿着古卷的青年放下了手里的书,看向了莫北这里,百岁老人睁开了眼,看向莫北,微微叹了一口气,目光望着天空,似乎陷入回忆里。

“所以在我看来,修文便是炼心!修文,便具有了心的力量,而这力量,不仅可以改变自我,还可以改变他人,改变事物。谁又敢说,修文至深处,不能如修武者一般移山倒海!”

“修文者,能逆人思想,为何不能逆天!?”

“修武者最初只是强身健体,为何会有后人武破苍天!?”

“而我辈儒生,纳江山于胸,又凭什么只能伏案古灯前!”

“我辈文士,何惧苍天?”

莫北质问不断,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些感触。

只是从小独自一人生活,受人捐赠而活,书读了万卷,成了边塞有名的大才儒生,却常挨饿受冻。

每到饥寒交迫的夜晚,他就不断问自己,书生何用?莫北的心里藏着一股戾气!对这苍天的不满,为何修武能飞天逍遥,修文却不能!

如今青松老者三连问,激起了年少雄心的莫北心中藏了十年的戾气,于是莫北近乎咆哮地接连质问。

楼台上四人怔住了,楼台下数十万人安静了。

数息而已,却又全场哗然。

楼台上翻古卷的青年起身站起,胸膛起伏。百岁老者眼睛里突然迸发了神采,看向莫北,目光灼灼。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