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糊里糊涂加入了传销
那是曹文嘉到惠州后的第三天早晨。蔡老板的小儿子济公开着本田雅阁小轿车六点钟就来接我和李伯翰去广州了。我看见李伯翰坐在车上,不明白蔡老板为什么要李伯翰一起去广州。昨天没听蔡老板说李伯翰也一起去广州。我知道,蔡老板嘴上答应曹文嘉加入纽莱芙公司做初级会员了,但他还是没有下最后的决心。这并不是因为初级会员1980元的事情,而是他没有亲眼看见纽莱芙公司,他心里觉得不踏实。要加入纽莱芙公司,他一定要考察过这家公司的办公地点,看看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等,他心里才放心。蔡老板问李伯翰是否也要加入,李伯翰三心两意,最后说你加入我也加入。李伯翰不想让蔡老板笑话自己吝啬,舍不得两千块钱,赌码几千块钱都敢赌,这点钱就看得比天大。王强和王增福,早已把蔡老板、李伯翰、我、还有翟老师,按照顺序排列画给了蔡老板看。我们全在蔡老板的下面,一条线,一个接着一个。这样,就形成了他们说说的双轨制产生的大象腿。蔡老板的右腿暂时没人,二王信誓旦旦对蔡老板说,他们一定会帮蔡老板找到一员大将放在蔡老板的右腿上,把蔡老板的右腿盘活。后来实际情况证明,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都在考虑自己的右腿,都想盘活自己的右腿好赚钱。他们的左腿已经有了我和蔡老板,他们不用费心思了(后来我发展了好几个人熟人,熟人又发展了熟人),他们只要把自己的另一条腿安放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样,他们就有对碰的奖金了,就可以安枕无忧自动赚钱了。蔡老板要李伯翰一起去广州考察纽莱芙公司,有他的用意。他自己要加入,也要李伯翰加入。大家都加入了,是生是死,路上有个伴,死鬼也要伴的,要不然阴森森的地府,日子如何打发。李老板口头上说几千块钱没问题,但得看看公司是个什么样的公司,这点想法和蔡老板不谋而合。李伯翰打电话问过在广州做建筑装修师的女儿,这事可不可以做。女儿对他说,千万不要上当做了传销,很多人就是这样被骗做了传销的。老爸,你要小心点。李伯翰告诉女儿,说不是传销,是像安利一样的直销。公司在广州中信大厦,广州最高的摩天大楼。女儿听后说,直销可以做。这样,他就跟着我们去了广州。
虽然纽莱芙公司有一个号称亚洲的总部在香港,可是我们都不知道,整个纽莱芙公司,包括美国世界总部,都是子虚乌有的。亚洲香港总部,只有一个女秘书接听电话,唯有广东纽莱芙日用品有限公司是真实存在的,才是真正的亚洲总部,世界总部。纽莱芙公司,是靠中国传销人捧热起来的。
天河区是广州市的中心区,也是华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许多国际大公司的亚洲总部或者是中国区的总部,都设在天河区的摩天大楼里。这里摩天大楼林立,道上车水马龙。站在马路边看一辆接着一辆不停的车,你会感叹广州的车真多,多得一排排几条道无法安放下,无法看见如长龙的车流头尾。现代化都市的特征,最直观的是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和塞满街道的铁壳虫。对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外人向往,同时也感到害怕。这是极其矛盾的,向往大都市的时候,又不被大都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因此,城市里的一切陋习,很容易感染城外人。
城市里到处都在讲成功学,一门快捷发大财的学问。这是都市里特有的一种病,比甲型H1N1流感还要可怕,她的传播速度不像H1N1流感那样疾风暴雨似的,迅速传染给人,她无声无迹悄悄地感染你,让你浮躁,迷失人生的方向。N1H1流感是可以防控的。而我们的都市病,她是慢性的,你感染上了,你会像吸了鸦片上瘾一样,最后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被榨干血汗钱,直至死亡。这种病菌,像空气一样弥漫在都市里的每个角落,只要你来到都市,你自然就会感染上。这个病便是浮躁、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追逐利益。患上这种病,你的整个人生,就会以追逐利益至上,唯金钱马首是瞻而活着。
在中信大厦前,我看见粘贴在马路中间栏杆上的陈安之讲座海报;在中信大厦底层,有一些年轻男女散发陈安之讲座宣传彩页。陈安之是靠演讲赚钱的,他的成功是靠他学会了动嘴皮子,他的演讲、培训费动辄成千上万,他鼓噪众多的人高价钱去听他的所谓“成功学”。越多人听他的讲座,购买他的书籍、光盘,他赚的越多钱,越显得他成功,不亦乐乎。只要有人来听他演讲,他就算成功。那些传销组织者也是一样,只要鼓噪有人加入他们的传销公司,他们就会赚到钱,他们就会说传销是营销的伟大发明,是一劳永逸发财致富的管道。至于听众听了陈安之的讲座能不能获得成功,他不必打包票,因为成功了是可以解释为他激励有效,不成功则是你自己不够认真、努力。这就是成功学大师的赚钱之道,成功大师的骗人术。不能不说陈安之没本事,他二十七岁变成为亿万富翁。可是在他成为亿万富翁之前,我们看看他做过什么职业就知道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他那样的嘴皮功夫,要都靠嘴皮功夫生活,这个世界就很可怕了。陈安之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养品、电话卡、超级市场折价券、巧克力批发、邮购等18项工作,他不断地跳槽,没有一项工作获得成功,赚到大钱。这就是说,陈安之的经验告诉我们,他做演说家前所做的工作,都是失败的,是不可能发财的。现在,陈安之靠动嘴皮子获得了“成功”,但这个“成功”,是建立在更多渴望“成功”的人的身上。他的所谓激励,是激励更多怀着发财梦想的人掏出钱投入他的口袋,让他开怀大笑。现代人太过急功近利了,我不知道他们听了陈安之的演说,自己是不是真能发大财。如果人人听了陈安之的话,也学陈安之一样投机,不断地跳槽,靠动嘴皮子(吹牛)赚钱,没有人做实业,做实事,这个社会的安定从何而来,这个社会是不是很可怕?
“成功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的。一时间,“成功”书、“成功”讲座层出不穷,催生出一大批“成功学”痴迷者。励志书籍,成功培训,教育培训以及传销,这些的火爆无不是建立在渴求成功的欲望上。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中国有81.3%的人读过成功学书籍,86.5%了解过所谓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
整个社会人人都像陈安之一样,沉迷在动嘴皮子的成功学,这个社会真的是很可怕。
传销的人信奉陈安之的成功学。陈安之的“成功”是发大财、出人头地,“成功人士”被塑造为住洋楼、养洋狗、开名车、穿名牌,并且排斥除此之外的其他价值观,淡泊名利、闲云野鹤、满足现状、小情小调,通通都属浪费生命。他们把成功学鼓吹成功有捷径,可以复制、可以速成,“成功”仿佛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人人唾手可得。
“成功学”培训往往能输出某种情绪,“大师们”会鼓励学员用极端的方式来释放,比如与陌生人拥抱,大声唱歌。人们视“成功学大师”为精神导师,“成功学”类图书便是“心灵鸡汤”,这些简单廉价的哲学带领他们逃避自由。在核心内容上,“成功学”却只能输出廉价哲学,成员从现场获得感染力,却难以提炼出具体的行动策略。在成功学培训上,“大师”擅长集体催眠,在一个群体狂热的环境里,人们更容易被大师们的口号所感染,情绪高涨。他们不需要输出多么严谨的逻辑,只要大声喊出口号既可让人相信他们会跟着大师们成功。这是一种物极必反,变态的行为。
这种美式的“成功学”融合加入中国自有的厚黑学,成为现在流行的“中式成功学”,正在慢慢掉入厚黑的泥淖,成为利益追逐竞争中的一种借口。
心灵上的弱势群体在“成功学”中寻找精神支柱,只有“成功学大师”从成功学中获得了成功。传销组织利用“成功学”精神控制这一点,对成员灌输自己的营销模式。传销自八十年代末进入中国,最早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被引进,它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成员建立渠道,但是很少输出产品,培训讲师利用“成功学”来输出情绪,它的优势在于,所讲理论对每个人都简单易懂。
在权钱至上的中国,一夜暴富被无数人梦想,“成功学”恰好为他们提供梦乡,人们勤奋地修炼“成功学”,往往看不到终点。人们被“成功学”“励志书”搞晕了头,迷失自己。在人生的路途中,你会遇到各种困难,你也许会遭受挫败,学会适时的放弃是一种明智,执着和一根筋区别就在这里。梁文道曾经说:“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的。因为此后你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尔遇到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这是一个浮躁唯利是图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不小心喝下了“成功”这碗毒药。传销的人,更是把这碗毒药当作人参汤,争着要喝,却忘了生命本该如此多娇。成功是给别人看的,幸福与否冷暖自知。世界并非都是物质和金钱,也有精神的。幸福是一个人的精神丰富强大,不以拥有多少物质金钱为衡量。亿万富翁会跳楼自杀,贫穷夫妻会牵着手在夕阳黄昏的时候,沿着河边散步。人的一生是否幸福,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生活”这个词表达的就是人在这个区间的复杂性。人不仅要过自然性的生活(吃喝拉撒,生儿育女),还要过道德伦理生活,不仅要讲物性,还要讲德性,甚至还要广开德性。生下来活下去,这是人很综合很常识的一个层面,人的大部分时间、思考、感情都发生在这个层面:情感情操、亲情爱情、仁义道德、是是非非,几乎集合了人的所有最直观的元素。在生存、生活和生命复杂而又深沉的规定中,成功只是人的一小片狭窄格局。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的多姿多彩。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