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奉九果然自大,难道他以为自己能纵观天下吗?珍难免口带嘲讽道:“那你呢?你既能看懂其中布局,为何没有事先警示红族?你不是红府豢养的门客吗?”
张奉九果然被刺了一下,他抬起头,回道:“公主不必出言讥讽。公主的布局中,若是没有我的那首诗,怕是也成不了大事。”
珍立刻回道:“若你没做过没写过,本宫何必抓你!”
张奉九眼神略带犀利道:“那我倒想问问,以公主的搜查,除了我的一段经历和一首诗,公主可还有其他证据?”
珍一时语塞,她心中知道,九王夺嫡期间,很多人,乃至本朝的大臣们都有些说不清的经历。而这张奉九反诗也确实是有些穿凿附会,若不是为了打动父皇,这首诗也算不得铁证如山。
张奉九接着道:“公主不必介怀。我自已经投案,也不会再去伸冤。想我张奉九一辈子怀才不遇,落得如此下场只能说时不我与啊。”
二人说到这里,气氛居然起了微妙的变化。珍本对就张奉九的过往有兴趣。第一次抓捕九皇子余党的时候,他逃了。第二次剿灭红族的时候,他又逃了。他既有能断定局势的本事,何不寻一地方,养精蓄锐,将来再图谋翻案呢?
张奉九此刻似有诉说之意,公主本无问,他却自顾自地说下去:“公主莫笑成王败寇,看我一生郁郁不得,现在又是阶下囚一个,其实我乃是申不害嫡传,心中自有一套法术之论。”
珍听到这里倒是真没想到,这张奉九竟是法家大师申不害的衣钵。那申不害据传辅佐韩国,學術以干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脩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留有申子六篇,可惜都已失传。今日在这天牢之中,竟遇到申子传人,实在是意外之得!
张奉九道:“家师传我申子六篇,原希望奉九能将法家发扬光大,辅佐君主,安定天下。谁知奉九时运不济,始终不得赏识,家学真传,全都用来逃命之用。想想真是愧对师祖师傅,愧对我法家一脉,我已心灰意冷。公主雄才大略,棋高一着,我输在公主手中,也算心甘情愿。”
珍听闻,便问道:“你是申不害传人,我且问你,九皇子败落,红府倾覆,你有何见解?”
张奉九答:“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主妾無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九皇子或是红府就是不懂这一点才走上了一条死路。”
珍又问:“君臣当讲法、术当如何?”
张奉九答:“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秤轻重。殊不知君如身,臣如手,反之如春秋战国,臣下弑君无数,国家瞬间毁灭,人民涂炭。我法家说,形名參同,只有操生杀之权,课群臣之能,才是御政之智。”
珍再问:”治国又应如何?“
张答:“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刑勝而民靜,賞繁而姦生,故治民者,刑勝、治之首也,賞繁、亂之本也。故治民者,禁姦於未萌;而用兵者,服戰於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戰其心者勝。聖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強,先戰者勝。”
张奉九说完这一气,似是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了一般轻松,他道:“公主可知我那诗中,九九归一说的并不是前朝九皇子?我其实说的是我自己。我学成出世,本想学以致用,辅佐君王,安邦镇海,却始终得不到重用,厮混在一群碌碌无为的庸才中。我这一腔的热血,一肚子的策论,就这样慢慢地冷了,化成灰了。若不是公主,我竟不知我还能有这般与君论道、侃侃而谈的机会!”
珍听毕,心中甚是痛心。这张奉九乃是沧海明珠,旷世奇才,竟被冷落至今。若是早能遇到他,也许还能为己所用,成就一番事业。如今为时已晚,珍不禁后悔,早知如此,应令寻他路!自己竟如那九皇子、红常侍一般有眼无珠,乃至明珠暗投!她有些懦谨地开口道:“先生。。。如今尚有时间,不如由我。。。”
张奉九猜到了珍的想法,一摆手道:“公主切切不可!公主已走到这一步,切勿因为怜惜我而惹怒皇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公主切勿妇人之仁!”
珍一咬牙,道:“是我对不起先生,先生若有怨恨,我愿承担!”
张奉九竟还能笑道:“我刚刚说自己时运不济,却还能在这生死关头,时来运转。”他见珍不解,便道:“我法家自古以来便以身殉道,奉九既为申子真传,又何惧死也?公主能筹谋于千里之外,高瞻远瞩,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业!公主能赏识我法家学说,奉九也不至于无颜去见地下的师祖了。只是还有一件事,求公主成全。”
珍知道这是遗言,便道:“先生但讲无妨。”
张道:“申子六篇世间再无印制,皆在代代口中相传。奉九并无传人,听闻公主公主过目不忘,只求公主能记下申子宏论,将来能再印制出版,以飨世人!”
珍甚是动容。这张奉九虽无名声,却真乃法学大家。为宣扬法学,终其一生,孜孜不倦,至死不渝,其心感人。当下便允诺了。两人一个说,一个复,在这可怕血腥的天牢中,竟传出了一部旷世奇书。
待张奉九叙述完申子六篇,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到了。申子、韩非子、商鞅这些法学大家,能凭借自己的学识能力得到圣主明君的赏识,将法、术、势用于治理朝廷,使得天下安定,四方来贺。他们虽皆结局凄惨,却也开创了一代盛世。自己能在生命的最后一日,侍奉公主,将一派治国理念传承下去,也死而无憾。张奉九最后终于跪下,双手举过头顶,伏地行一大礼道:“奉九轻狂,今日得见公主,才知何为士为知己者死。奉九祝公主所向无敌,终成大业。祝我大楚盛世繁华,四海称王!”
公主至此也眼含热泪,她行了一拱手礼道:“张先生既传我申子六篇,已有半师之谊。先生身后。。。”
张奉九知道公主是在许诺他死后的的事情,便感动道:“臭皮囊一副,公主无需费心。只是这六篇,望公主珍重!”
公主点了点头道:“先生宏愿,我自谨记在心。”说完,强忍哽咽,戴上罩袍,再施一礼,不忍再看一眼,就此离开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