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转道炼焦(2 / 2)

陈远拎了点泡酒的材料,回现代社会邮寄,她也跟着跑了过来。

完事,视频聊了一通,又跟着前往渔具市场。

这一天还是钓鱼了。

灞水,位于水面之上的水力中心,找了个位置,两张食案一摆,放上酒,水果,坚果,些许卤菜熟食,再切两斤羊肉,燃一炭炉,边吃边钓,美滴很。

鱼情也好。

虽然只是普通的小钓竿,虽然,都没打窝,可这一千四百年前的鱼儿,哪见过这么高科技的玩意?

便是一条蚯蚓,也是来自天上的美味啊!

况且,这年头鱼本来就多,不像后来,环境污染,电,毒,一条河里,别说鱼,连只螃蟹都难以找到。

所以,除了新鲜的羊肉,还有大把新鲜的活鱼,想怎么烤怎么烤。

转天,开始尝试炼焦。

炼焦,原理很简单,干馏嘛,一口锅,煤块倒进去,盖上锅盖,留个出气孔,灶里点火馏就完了。

早些年这么干的也不少,曰,土窑炼焦,只不过锅会大一点,锅盖也大点,材质,可能也不是铁。

陈远也是这么干的。

主要是这样弄简单,相比之下,现代炼焦工业普遍采用的炼焦工艺,虽然不是做不到,但是,太复杂了。

再一个,他也用不了那么多,毕竟,他只想搞个小铁匠铺,过过手瘾,满足满足少年时关于神兵利器的梦想。

只不过,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理工男,这口锅上,他还是设计了能源回收利用装置。

因为炼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可燃的焦炉气,这东西直接排放就是污染,管道引过来,烧,却可以省煤。

……

时间过得很快。

一上午,终于,锅还是弄好了。

桶状的,平底,锥顶,锅下有燃烧室,光燃料添加口,便有六个之多。

而这口锅,总的来说,就是青砖砌筑,内壁糊泥。

不是简单的稀泥,而是以耐火砖工艺制作,烧结之后可以耐高温的泥。

特意设计的焦炉气回收利用管道,也是以竹制管道为骨,外面糊上这种泥。

此外,出于加固和隔热方面的考虑,青砖砌筑的锅体外,又填充夯实了厚厚的土层。

这个时候,烧就行了。

燃烧室添煤,烧,从这天中午,一直烧到第二天中午。

趁着这个空档,陈远还特意去买了两个石墨坩埚,能承受一千八百高温,视频中老外经常用来熔化铁水那种。

这东西,当下倒也不是一定就做不出来,就是,太麻烦了,光找材料就不知道要耗费多久。

此时,经过一天一夜的高温烧结,一座土法炼焦的土窑,也正式宣告落成。

看着还挺有意思的,六个燃料添加口,每一个,都有耐高温黏土官道自窑顶蜿蜒而来,使得整座土窑看上去,给人一种三头六臂之感。

但是又没有三个头。

前后上下打量了一番,感觉差不多了,开始加料。

料不是随便加的。

现代炼焦工业,在加料之前,要对煤块进行选洗,以去除灰分,降低杂质。

这里也是,都是选好的煤块,还用水冲洗过,只不过都是靠人力完成。

而这些料,会通过窑顶专门设计的加料口,加到密封的窑内空间。

好在这窑不大,直径两米,高,才半米,这样在事先备料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搞定了。

完事,封上加料口,开烧。

7017k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