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忠魂幽冥录> 第五章 空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空村(1 / 1)

“其它人都没事吗?”我奇怪的道:“这世上不可能有鬼,说不定他们是趁着起雾的时候自己溜了。”

“绝不是自己溜了。”沙倌笑道:“当时他们身上的明器全没带走。”

我恍然,如果这个盗王是自己溜了,绝不可能不带明器,难道盗王一家真是被墓主人的魂魄带走了?

“这件事在道上流传了很久,各种版本都有,但真实的情况其实也没几个人知道,当时那批人后来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半年之后没一个活着的。”沙倌道。

几个人打着手电筒,顺着原路回到石子路上继续往后走,不久后转到另一条小道上,两边都是农田,绿油油的一片,全种着高梁,深山里温度低,农作物成熟的晚,高梁才刚挂出红须子,一阵风吹过,农田里响起一阵沙沙声,不觉得让我毛骨悚然,赶紧加快了脚步,心里默默把尧板根骂了个遍。

曹禺左顾右盼的边走边道:“你们这儿什么鸟地方,阴气森森的,丫不会真是第二个封门村吧?”

我一听,就没好气的道:“你连墓都下过,还怕鬼?”

他鄙视的看了我一眼,道:“爷只是提醒你小心,咱们这几个,就数你这个拿笔杆子的最没用。”

虽然被鄙视了,但我无话反驳,虽然我是写盗墓题材的,但毕竟是,理伦虽然丰满,却缺乏实际经验,遇到变故,恐怕真的就只有逃命的份了。

顺着小道往里走,十几分钟后才看见另一户人家,如果我没记错,这应该是王大叔的家,不过曹禺的探照灯刚照上去,我就觉得不妙了,因为这幢房子也是大开着门,堂屋门口同样摆着一张太师椅,上面放着垫子,里面黑漆漆的一片,寂静无声,站在门口往里照了照,两边的房门也都开着,床上的被子也叠的很整齐,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表达。

按理说,我是专写盗墓鬼怪一类的,中各种诡异离奇惊悚的场景我都写过,死人的尸体都被我衍生了很多新的物种,每次写,我都把自己当成里面的主角,各种险情危机先在脑子里演练无数遍,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对某些事有一定的免疫力,而且我一直坚信这个世上是没有鬼和灵异事件的。

但此时此刻,我却恨不得自己从来写过那些,脑子太发达真他娘的不是好事,没事都能脑补出一堆事来。

“诶,苏三儿。”曹禺盯着那把太师椅,压低声音道:“你说这把椅子上会不会坐着一个鬼,它能看见我们,但我们看不见它?说不定它现在就在我们两个旁边,它的手正搂着你的小细腰。”

“我呸。”我顿时头皮一麻,狠狠瞪了他一眼,骂道:“这世上有个屁的鬼,你别扯淡。”说虽这么说,但心里到底还是觉得有点虚,我甚至开始感觉到这空荡荡的屋子阴气阵阵,从脚到头都冒着冷气,黑暗中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正冷冷的盯着我,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正在这里,忽然起了风,木门被吹的吱吱作响,片刻后,后院传来一声门碰在墙上的巨响,震得我心头一跳,下意识往后了两步。

“炮爷,苏小哥,里面有灯。”沙倌突然扯了扯我的袖子道,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后院的角落里,竟然真的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可是明明刚才后面是一面漆黑的,难道是刚刚有人点的?

“王大叔,您在家吗?”我咳了两声,冲后院里喊了一声。

结果静悄悄的,半点回音也没有,曹禺看了我一眼,冲榔头使了个眼色,只见后者横刀在手,打着灯顺着走道往后院走,我们依次跟上去,然而冲进去一看,那点微弱的灯光只是一盏燃着的松油枝,是摆在碑笼前面的。

在蒙家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碑笼,就是在自家后院的角落空出一间高两米,宽一米的小房间,里面放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各家先人的名字,谁家有人去世了,就会把去世的人名刻在墓碑上,又叫家碑,就是放在家里的墓碑,寓意先人从来没有离世,一直跟家人生活在一起。

我松了口气,道:“我操,吓死老子了。”

“不对。”曹禺皱着眉头,道:“刚才明明没有的,为什么突然就燃了,这玩意儿总不会自燃吧?”

我摆了摆手,指了指碑笼前面斜摆着的一个石槽道:“这叫阴阳道,把松油枝插在石槽里点燃,据说可以照亮阴间的路,也方便阴间的亲人找到回家的路,这种松油枝是特制的,光亮微弱,但非常耐燃,一根可以燃上两三天,我估计这里的松油枝一直是燃着的,只是刚才燃的是最后面那根,所以我们没看见。”

曹禺半信半疑,指着现在燃着的那根松油枝,道:“那这根是怎么燃烧的?”

我道:“松油枝只要一沾上火星子就能点燃,肯定是刚才刮风时,后面那根松油枝炸了火星子,然后沾到这根上了。”

榔头一听,从石槽里拣了一点灰闻了闻,对曹禺道:“确实是松油,山西那边也有这个,但都是放在墓地的。”

曹禺郁闷了半天,总觉得这事邪乎,等几个人把屋子里外都搜了一遍后悻然回头,合计了一番,准备一不做二不休,打算挨家挨户去看个究竟,我就不信全村两百多口人,全都从村里蒸发了。

村里人虽然少,但房子盖的特别分散,四个人分成两组,整整花了我们两个多小时,才把全村的房子扫了一遍,结果,情况全都一样,整个蒙家村已经空无一人,所有房门全部大开,堂屋门口摆着的太师椅怎么看怎么诡异,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难道这是一种新的习俗?我离开以后才形成的?

大门口摆个太师椅干什么?难道是给过路的人准备的?

或者说,过路的鬼?

曹禺一边喘气,一边对我说:“我看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一晚,等天亮了再说,现在黑漆麻糊的,再这么找下去,老子就是铁打的身体也要挂了。”

其实我也差不多了,猛塞了几块饼干,默默在心里盘算,人已经回来了,现在又正是三更半夜,不可能连夜再回去,再说蒙家村是我的老家,这里住着两百多口子的人,不可能就这么平白无故的全消失了,这么诡异的事情摆在我面前,于情于理我都得搞个一清二楚,想到这儿,就点了点头。

“那咱随便挑间屋子借助一晚?”曹禺似乎已经镇定下来,这下过墓的人心理素质就是不一样,我到现在估计还心跳180,脸色肯定白的像张纸,脑子里塞满了东西,早就乱成了一锅粥,确实很需要休息休息。

不过在这种诡异离奇的情况下,再去住别人家怎么都觉得不舒服,想了想,就拉着他们往村尾走,自家老房子虽然十几年没人住,但好歹也是自己家,总能找到点安慰,老头老妈在天有灵,也能保佑保佑他们的宝贝儿子。

我家的老房子在村子的最后面,要经过村里的祭台,巨大的黑色山石搭建而成的石台,四五米高,非常大,全村的人都能跪在上面,靠东边的一端分别摆着两个硕大的石雕香炉,中间是一块黑色的长方形石板,当年我老头就是跪在这里供奉天神和念咒文的,村里的其它人跪在他后面,每念几句,后面的人就要嗑三个头,一整天下来,额头都能嗑破。

“这是什么?”曹禺用探照灯扫了一下,满脸的疑问。

我道:“我们村里的祭台,每年祭祀的时候用的。”

他一愣,感叹着笑道:“苏三儿,你们老家可真是让我吃惊,这都二十一世纪了,竟然还会有祭台这种东西,你们老家该不是那种隐居世外的神秘家族吧?我以前去秦岭那边下过一个墓,在那个墓的外面有一个守墓的村子,在村落中间也有一个祭台,上面供奉着天神,据祭台上的铭文记载,那个村子凡有大事都会上祭台祭拜天神以求庇佑。”

神秘的家族?

我一听这句话,就头痛的叹了口气,道:“你问我,我他娘的问谁去,现在村里连个鬼影都没有。”

曹禺几个人盯着祭台一脸的好奇,见状,我也只好领着他们上去一饱眼福,其实长大以后,我也对这个祭台产生过很多疑问,不明白村里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东西,但后来一想,大概是因为蒙家村实在太过偏远,完全还维系着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和规则,老头生前说这种祭祀仪式是蒙家村祖上传下来的,大概已经成了惯例。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