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跋涉人生> 第16章 进山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进山 上(2 / 2)

那位作为部下的干部听了赵春晖母亲的一席话,立即想起了什么,附在方县长耳边轻轻的说了几句什么。

方县长看着母亲说:“嫂子,你去你的娘家小住几天,估计你的男人会在前面的路上等着你。放心吧,等你回来,我会派人帮你把问题解决好的。”

方县长带着人继续回到那边的黄澄澄的水稻田里打禾去了。母亲把父亲挑的一担箩筐挑起来对着儿子们说:

“看,那边那座高高的挺拔秀丽的石山就是尖山。过了尖山走两里,就到了石上村。石上村的村边有一条蓝悠悠的河,河上有你七姥爷撑的船。我们再坐船过了河,爬上那座高高的圆圆的大山,就到了你们姥爷家了。”

母亲是在从小的劳作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又是在三十来岁的年龄,身架子骨结实。原来父亲挑着的那担箩筐在她的肩上,一头挑着小赵春晖,一头挑着一些要用的家什,晃悠晃悠地往前走,倒也脸不红气不喘。

大约走过那片三四里长长的松树与茶山,那座秀丽异常的母亲所说的尖山就高高的矗立在面前。在远近周围略显臃肿的石山群中,尖山别有一番的清癯秀丽,似一位得道高人般具有闲云野鹤般的仙风道骨。

父亲已经在尖山脚下的路边等着了,他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挑着继续往前走。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古老驿道在脚下延绵,那些风情无限姿态婆娑的垂柳枝条也在南风习习的河岸尽情地逍遥。

不久,一大片青砖高墙的大院子在他们的面前展现了出来。母亲告诉赵春晖和他的哥哥,前面就是石上村。母亲曾经的家乡石上村,在小小的赵春晖的印象里,是那样的充满着魅力:像无数的江南水乡一样,密密实实的青砖瓦房,线条均匀勾勒有致而又雪白得超尘脱俗的高耸着的像手指一样直指蓝天的扳爪的屋檐。

村头的犬吠声热烈地迎接着他们。一个肩上挑着一担谷子回村的青年见了母亲,一边喝止着那些高吠蹦跳着的狗群,一边亲热地对着母亲和父亲说:

“是姑姑和姑爷回来了。进屋坐坐歇歇凉再走吧!”

“不了,前面还有好远的山路要爬呢。”母亲说。

上了七姥爷撑着的渡船后,看着渡船在蓝悠悠的河水中被七姥爷摇向对岸。母亲让赵春晖和他的哥哥叫七姥爷,并且告诉他们,他们的姥爷原先也是住在这个很大很大村堂的石上村里,和这位七姥爷还有刚才叫姑姑姑爷的人是本家。

过河后,母亲父亲还亲热地与七姥爷道别,之后就开始了爬山。山路很陡,陡峭的石壁几乎伸手就可以摸到。嶙峋的山石之间,生长出一丛丛青翠的翠竹。从河面吹来的风,吹得青翠的竹叶发出像流泉一样的鸣响。

小赵春晖看到,父亲的衣服在慢慢的被汗水湿润,父亲粗重的喘息也越来越大。母亲右手牵着哥哥的手,左手搂着因为爬山太热脱下的外衣,她的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完全渗透了。

几口人慢慢的爬上一个有三四里长的山坳,有一个供爬山爬累了的人们歇息的小小平地。母亲叫父亲放下肩上的担子,在一株水桶般粗抱围大的皂荚树下休息。

母亲把小赵春晖从箩筐里抱出来,一边用手掌给儿子扇着风,一边用手指着山下面的山川河流对儿子说:

“儿子你看,河那边的大大的村堂就是石上村。娘小时候跟着你的姥爷在那里住过。那里有好长好长的村巷。沿着长长的村巷一直走,可以走到北面那个全村的大祠堂白虎堂。”

然而,父亲完全没有兴趣观看眼前的风景,只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谷子都黄透了!”

母亲全然理解父亲的心事,劝慰父亲说:“出门丢了千斤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父亲恨极的一声长啸:“这个赵志龙,害得我有家回不得啊!”

母亲连忙用手去捂父亲的嘴,说:“小心呀,岩洞里说话有麻拐听到,山里头说话有鸟崽听到!”

姥爷家就住在长满了青青翠竹的大山背着河的那一边。又走四五里爬上第二个山坳,父亲母亲都热得气喘呼呼大汗淋漓。站在山坳的垭口,可以看见那山岚袅袅的气色中,四围都是绿茸茸的竹山脚下,有一座一半盖着茅草一半盖着瓦的房屋,这是赵春晖的姥爷与他的弟弟也就是赵春晖堂姥爷的住处。房屋的前面下去约二十米处,还盖着一间不是很宽大的完全的茅草房,那里是两位姥爷家人烧火做饭的地方。

房屋往东是一片凹下去的低洼山地,山地里有几块栽种了作物的地块,远远的看不清是粟子还是花生,中间间夹着一些已经抽出了穗的高粱和出了天花的玉米。房屋往西约半里的地方,有几块水田,被割倒了禾苗的田里,有人正在用那个四四方方的木禾桶“哐哐哐”地打着禾。

父亲母亲带着赵春晖和他的哥哥到了一半盖着茅草一半盖着瓦的屋前,门是锁着的。母亲在屋前挂着几双草鞋的地方用手摸出一把长长的铜锁钥匙,打开了屋门上那把不知道用了几代人被人的手摸得溜滑闪亮的铜锁。

打开屋门进入屋里,母亲拉过哥哥的手,让他牵着赵春晖,说:“你就在屋里带着弟弟。我和你父亲去帮姥爷他们打禾,换你外婆回来给你们做饭。”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