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名叫平水,据说是因为此城风调雨顺,从城外流过的一条江河常年风平
浪静而得名,而那条江河也被称为平水河。如今天荡山可说是近在眼前,而距离
惊蛰还有十几日。此时正是元宵佳节,城里到处热闹非凡,佛爷便做主让众僧在
城内找了间客栈先休养几日,待得恢复了神气再四处探寻不迟。如此打算众僧自
是欢喜,特别是法明,这十几日下来是日日叫苦连天,每日少不得被佛爷打骂喝
斥,胖胖的身子似也瘦了一圈。好在这连日的御空修行下来让他的修为倒是提升
不少,至少最后两日已是不用佛爷再带着他,勉强能撑到落地休息,这也是他几
日来沾沾自喜,引以为傲的地方。
“师兄,既已到了城内,等一下我们师兄弟便好好去逛一逛灯会,你看怎么
样?”客房内,法明一放下包袱便对着明义道。
“叫上小师弟,我看他这几月来滴酒未沾,只怕也馋得慌。”明义低声笑道
,“不过要先向首座他老人家请示一番。”
“好,师兄你去请示首座,我去叫小师弟。”法明说着又理了理床铺,走出
客房来到隔壁道,“臭小子,小师弟,咦?人哪去了?”
“死胖子,鬼鬼祟祟来我房内干什么?”法明刚一转身便见少年已站在门口
对着他骂道。
“好你个臭小子,师兄我好心来找你出去找快活,你不想去便算了。”
“刚才明义师兄跟我说了,说起来上次殿试你还差我一顿酒肉,正好今日还
了。”
“你见过明义师兄了?”法明问道。
“是啊,刚才我同大师兄一起想找首座请示出去逛逛,谁知道首座人早不见
了。而后明义师兄也来了,大家只好去请示明法师兄,然后师兄就让我们入夜务
必回来,外出定要师兄弟几人同行。现在师兄都在楼下等我们,你还走不走。”
少年催道。
“走,走,走。”法明一听连忙出门同阿旷一起快步下楼,只见客栈门口站
着明志和明义两人,不由问道,“大师兄,其他师兄不去么?”
“他们哪像我们,现在都休养精神。我们还是快走吧,万一碰上明业师兄随
行就完了。”明义道。
于是,一行四人随着街上既不稀落也不拥挤的人流走了起来。平水城虽说不
大但也算繁华,街道上皆是挂起了颜色不一,形状各样的灯笼。两旁的摊位商铺
是金银首饰,绫罗绸缎应有尽有。不时的有小贩摇动手鼓或高声吆喝,也有那十
字路口变戏法的引得一众百姓拍手叫好。
“师兄,这里好热闹啊!”阿旷在人群中是东看西瞧兴奋不已,虽说这些场
景在他幼年四处流浪之时已是看遍,但如今时隔五六年再看,心境已是大为不同
。
“师弟,你别走得太快,同我们走散了。”后面的明志喊道。
“哎!”少年应了一声,似又看到好玩的事物远远朝着一个摊位跑去。
“大师兄,你看这臭小子,怎似一辈子没进城一般。”法明说完,三人也只
好是跟了过去。却见少年跑这么快是来到了一个木雕摊前,摊上摆满了大小不一
的木雕,有男女老少,神仙鬼怪,飞禽走兽等,各个倒是雕的活灵活现。上面架
子上还挂着两排神态不一的木雕面具,或愤怒或恐怖或高兴或平静。此刻那胡子
半白的小老头摊主,正笑着向少年一一介绍着他摊上的东西,劝那少年挑喜欢的
买一个去。
“老丈,你这木雕都是你一人自己雕的?”明志好奇道。
“这位公子说的不错,这些木雕全是小老儿我亲手雕的。几位客官要不要都
买一个回去,小老儿可以算你们便宜点。”那老头眼见又来了三个顾客,当下便
热情介绍道,“不知几位客官是想买摆件还是挂件?听几位的口音不像本地人,
不如买几个挂件回去,精致又方便携带。这个紫檀佛祖就不错,可以心静保平安
,还有这个香木菩萨也不错...”
“老丈,那您还真是有一双能手啊。”明志眼见那小老头开始絮叨起来,不
由苦笑着打断他。
“公子说笑了,小老儿我雕了大半辈子木头,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老人
口中谦虚道,笑容却显得自豪,还不忘伸出一双布满纹路老茧的手让明义等人看
看。眼见着阿旷看完摊桌上的物什伸手翻看一个个挂在架子上的木雕面具时,老
人已又笑眯眯开口,“这位公子好眼力,这些面具用料全是老儿我亲自挑的杨木
制成,买回去是防蛀防烂,既可以把玩也可以跟朋友开个小玩笑。”
“老伯,那这个面具多少钱?”阿旷拿着架子最尾端的一个面具问道。只见
那一只面具通体暗青,四四方方,两只眼孔雕的比别的面具要大,鼻子也比别的
面具高大,雕到鼻子下勉强还有一层嘴唇,下巴是完全没有的。若是细细观察抚
摸,那面具上还有一条条细如发丝的纹路,显得神秘异常,相较其他的面具又古
怪无比,风格迥异。
“这个面具?”老人一看少年手拿的面具面色微微一变道,“公子,这个面
具我本是不卖的,你可以挑一个别的。”
“老伯,我就喜欢这个面具,你为何不卖?”阿旷拿着这个古怪的面具有种
莫名的好感,爱不释手的问道。
“唉,说来惭愧,这本不是小老儿我雕的面具。”老汉长叹道。
“喂,我说老头,刚才还听你说这儿的东西全是你亲手雕的,怎么一会冒出
一个不是你雕的,你狂我们呢?”法明当即叫道。
“师弟,”明志不由拉了他一把道,“老人家,那这面具不是你雕的,又是
从何而来?”
“这位公子,小老儿也没骗你们的意思,除了这个不卖的面具,其他的都是
小老儿我亲自雕成。至于这个面具么,是我儿捡来的。”老人道。
“就算是捡的,那为什么不能卖?”阿旷追问道。
“说来话长,几位公子不嫌我唠叨,那老儿便说于你们听听。因为老儿我就
靠这点手艺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常去山上找好木材,但附近山上的木材让老儿找
的差不多了。前些日子,小老儿我的两个儿子为了能让我有木材继续雕刻下去,
便花了几日的时间赶着车马从百里外的仙山上伐来了几棵上好的杨梨木。结果谁
知在下山的途中迷了路,幸好山神保佑,他们兄弟俩一直坚持顺着山上的溪流而
走,终于是走下了山,那只面具就是在迷路途中捡到的。”
“百里外的仙山?老人家,你说的可是出城后朝西南方向百里附近的天荡山
?”明志问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