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第一次见到林冲,心里想的,我和杜迁宋万功夫不行,林冲武艺高强,万一抢了我的位子……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其收归帐下。如果武艺高就能当领袖,那美国总统里应该有一个叫迈克尔泰森的人呀!那李小龙还拍个啥电影啊!武艺高和当领袖有必然联系吗?看看宋江就有答案了。柴进可是王伦等人的大善主,王伦几个落难时都是受柴进接济,后来落草,柴进又常送金银周济,为了阻止林冲上山,王伦不惜得罪柴进这个大金主,这种自绝门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确实不适合做领袖。
林冲刚上山,王伦就请客,饭快吃完,王伦拿出五十两银子说,我这儿粮少人少,房子也破,别耽误你,你还是走人吧。后来得朱贵、杜迁、宋万等人苦劝,王伦才做出让步,让林冲杀个人纳个投名状。又以三日为限,还是在难为人家嘛。
王伦这人心眼极小,大小事,事必躬亲,不相信别人,这种人不适合做领袖。林冲下山杀人纳投名状,第一天王伦就颠儿颠儿的跑过来问,杀到人没有啊,没有杀到你就难在这里了。第二天又颠儿颠儿过来说,你明天再杀不到,那就走吧,“不必相见”。第三天林冲运气还是不好,碰到了杨智,两人打在一处,恶龙战猛虎嘛,这时候王伦在山上喊,你俩别打了。说明第三天一整天王伦什么事儿也没干,就在不远处偷看,如果林冲没有杀到人,根本就不给林冲任何机会,你小子就也别回山上了,直接走人吧,我可是给你机会了哟,要怪只怪你流年不利,没杀到人,不能怪我白衣秀士呀。这种做法也太委琐了吧。
王伦想拉杨智入伙从坐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请杨智上山做客,左边分别坐得是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右边是杨智和林冲,左为上,王伦是首位,让杨智和林冲坐在右边,意思你林冲和杨智一样都是客人,而且杨智坐上首,林冲坐下首,很明显是有让杨智来压制林冲的意图。后来意图太明显,为了拉拢杨智,直接跟人说,看看人家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哎,都在我这里落草了,杨制使你要不要落一下草呀,杨智说我不要。这个时候王伦就被自己困死了,话说得太满,为了拉拢杨智直接说林冲已经投奔我了,还能怎么办?打掉的牙自己咽,只好把林冲留下来。
后来王伦被林冲捅死,也跟他的性格有关。
晃盖等七人上梁山。王伦听说晁盖要入伙,自己先沉默了半天。结果被吴用看出,使了反间计。
当天晚上,王伦安排人家住在关下,又就叫人过去服侍,这很明显是待客之道,根本就没有接纳的意思。第二天,又抬轿子来迎接,这很明显还是把别人当客人。
和当天想邀请杨智上山的阵势是一样的。王伦坐在上首,下面是杜迁,宋万,林冲,最后是朱贵。晁盖七人坐在右边客席,随后又是一番和林冲上山时一模一样的言语。林冲当然不干了,当场就拍桌子。汪伦千不该万不该这个时候骂林冲是畜生,还说林冲没有大小规矩。结果被人给捅了。
有很多和王伦一样的人,打劫技术比不上朱贵,业务拓展能力不行;武艺又不如林冲,专业又差;又没什么领导能力,领袖能力又不如晁盖。这样的人身居高位,要么就别出声做个光杆司令,要么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要么学学人家怎样领导人,要么勤练武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么退位让贤。不然,虽然不至于被人捅,结局也不会比王伦好多少。
第22章杨志:脾气不好的难做领袖
杨志这个人名字有趣。志智同音,是不是注定杨志的生辰纲要被智劫。志痣同音,是不是自己生下来因为胎记的原因才被叫做杨志。
杨志比林冲功夫不差,林冲好汉排名第六,马军五虎将次位,而杨志好汉排名十七,八骠骑中才排名第三。一切源于他比较急的脾气。
首先青面兽杨志是个玩忽职守的人,弄丢了皇帝的花石纲,而且畏罪潜逃,数罪并罚,高太尉能饶了他已经很不错。再看杨志是怎么丢的,从太湖运往万岁山,走到黄河的时候翻了船,不奇怪吗?万岁山在太湖和黄河的中间,黄河在万岁山的北边,从太湖到万岁山不用经过黄河的。你运个石头直线运过去就行,干嘛非得绕过目的地兜一大圈,最后弄沉在黄河里,再参考后面杨志丢失梁中书的生辰纲,说明这个人不按常理出牌,至少想法是和正常人不太一样的,弄丢了皇帝的花石纲,分明就是杨志自己的过错。而且既然叫什么什么纲肯定都是极重要的东西。你一个押送的军曹把东西弄丢了,如果不处理的话,以后大家丢了东西都托关系找路子,我这太尉府还不成了藏污纳垢之所!这一点我觉得高俅处理的并没有错。
再看杨志是怎么杀的牛二?一时兴起,往人家的脖子根上捅了一刀。这肯定是故意的,一个带兵打仗的军官,整天跟人拼杀不知道脖子是致命部位?捅倒就算了,还怕人不死,在胸脯上连戳了两刀,牛二又不是变形金刚想不死都难。脖子上扎一刀,本来就很致命,还上去对胸口再补两刀。怎么样站位才能更好的在人胸口上补刀,肯定是踩着人的肚子或者踩着头啊。此人不但脾气不好,而且有些心狠手辣呀!
梁中书让杨志去送生辰纲,这是有意抬举,杨志说非是小人推脱,你换别的精细的人去。杨志不是一直都在等待这样一个翻身的机会吗?觉得推着车招摇过市不合适你直接说不就完了吗,干嘛卖关子,何况对方是提携过你的伯乐,所以杨志不招人待见。杨志说我出一个方案你按我的方案就没有问题,梁中书说好啊,这个问题就算是暂时解决了。
梁中书接着又说,我的夫人要给他的老家眷备一些礼物,需要人跟着。这个时候,杨志又撂挑子了,你找两个人来管我,这个活还让我怎么干?梁中书只好说我让所有的人都听你的,杨志才应喏下来。其实杨志的方案从逻辑上来说并没有错,但是他忽略了一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性,没有考虑到满负荷运转的因素。人不是畜牲,不是机器,其实十几个军士根本就送不了生辰纲。十万贯啊,如果是人数翻倍,梁中书手底下一样出得起那么多人,为什么要把人数算得刚刚好呢,结果中间没有替换的。如果是找三十个人来,半数扮做脚夫,半数扮做挑夫,中间有替换的,加上一些医护和火头儿,合理组队,任务可以顺利完成,也不会出现后来的智劫生辰纲的问题,说明这个人考虑问题不留余地,这不是领袖应有的素质。
两个虞候单单是背自己的包袱就已经累受不了。押送军士每个人还背着百十斤的东西,而且“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帮军士是已经超负荷了,而杨志还在催促,“逼赶要行”。军士跟杨志说我们很累,杨志就骂人家是畜生。几个士兵想买酒,杨志拿着朴刀杆便打,就说人家是村鸟,村鸟是啥,没有见识的傻X。脾气不好的人,对自己狠对别人也不是很仁慈,这样的人别人肯定受不了。两个虞候体质差,只是问两句行程为什么有改变,杨志骂人家放屁。军士向老都管诉苦,老都管说,不要埋怨,等到东京“我自赏你”,意思就是,我老头就是自己掏腰包,也要补偿你们,看来老头也看不惯杨志的做为。众军汉对老都管说,如果你来看待我们也没有怨言。如果是杨志有老都管这种心肠,也不会出问题。说明杨志这个人做事是有严重的问题的。道是,慈不带兵,可是脾气不好一样不能带兵的吧。
杨志这个人江湖经验也并不怎么样。在树林里看到赤发鬼刘唐,以为人家是劫道儿的,其实人家本来就是来打劫的,只是你太笨没有发现而已。老都管过来说有打劫的,那我们就赶快走。杨志说不用,只是几个卖枣的。如果生辰纲是被七星硬抢的,杨志也是不冤枉,吴用所谓的智劫,只是运用了一点简单的心理学知识,不见得有多高明,却可以轻易的骗过杨志,说明杨志这个人江湖经验并不怎么样。
杨志的这种性格行为,以至于后来丢失了生辰纲,自己逃遁,被众随人污告说是私通贼人也就不奇怪。“火烧到身,各自去扫,蜂虿入怀,随即解衣”再正常不过,但是老都管,两个虞候加上十余军士,众人录供里非得加上一条“打骂众人,逼迫我们动弹不得”,可见众人心中之恨。
杨志丢了生辰纲,身无分文,跑到操刀鬼曹正店里吃霸王饭,倒酒的小孩过来揪他,被他一拳打翻,吃了人家霸王餐还打人,就有点过分了吧。你白吃不给钱,还打人,佛还有三昧真火呢,是个人肯定要多几个来打你。这时候杨志的好脾气就上来了“先弄死一个,其他人都不敢追来”,又不是杀父之仇,何况还是自己失礼在先,还要杀人,这脾气是要改一改了。
如果不是后来遇到鲁智深,还真压不住杨志身上这股子邪火。
后见到鲁智深,鲁智深要打他,他就要杀人家“且把他来出口气”,不杀人这口子恶气怎生相出,得亏是花和尚功夫高强,不然休矣。也看出当时杨志杀牛二绝对是故意为之。
杨志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安全焦虑感的人。人生种种坎坷可能非己所愿,也非人力所能救为,但是人在面临困境和不如意的时候,如果脾气能柔和一点,也许命运对杨智也不会那么乖张。杨智的坏脾气肯定不是自己因为自己先天缺陷导致如此,杨志总认为自己是“堂堂一表,凛凛一躯”的。
小贴士:杨志本来丢了生辰纲,要自杀的,想到自己“堂堂一表”,我这里绝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觉得青面兽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这是全书为数不多的笑点。
第23章梁中书怎样培养自己欣赏的人
高俅和蔡京是有些不合的。杨志对梁中书说起高太尉不容他复职。作为蔡京的女婿梁中书听了很高兴。这一点比较符合事实,大家都是高官,所面对的资源就是皇帝的信任。你多一点我就少一点。这和电视剧里面为了制造矛盾,把高俅蔡京放在同一个战线同一个阵营那种简单粗暴的分法,是有区别的。
梁中书有意要抬举杨志,让他做个小副职,苦于杨志没有军功。所以就想了一招,校场比武。
校场比武之时,梁中书先给杨智挑选了一个对手,副牌军周谨,说你来表演武艺大家看看,这就回避了任人唯亲的问题,我先叫的可是你副牌军周谨。等周谨耍完,梁中书说叫东京对拨来的军健杨智。传唤杨智和周瑾的用语,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梁中书的话里面蹊跷,只说杨志是军健,刻意回避了杨志配军的身份,而且用的词是对拨不是发配,这就有了抬举之意,机灵的人就应该有些警觉了。杨智像模像样地上前行了个大礼,梁中书接下来刻意提了一下杨志以前的官职“殿帅府制使”,两个人一唱一和,好生默契。接着梁中书又说现在盗贼猖獗,国家用人之际等等,最后说你如果赢了,就让你替代他。明眼人都明白,这是梁中书要提拔杨志。
后来周谨果然打输了。索超就要跟杨智拼命,急先锋嘛,只有索超这个不识趣的人做事不经过大脑,你非要打那就打吧,要不然显得我老梁家人任人唯亲,虽然我老丈人是当朝太师。
古代打仗都是要用马的,好马配英雄,借助马的力量,加上人腰腹的配合,才算是马战,吕奉先虎牢关战三英仗的就是马好,让他骑个驴试试?有个都监叫李天王李成的,把自己的盔甲和好马借给急先锋索超,梁中书就把自己的盔甲和用马借给了杨智,我就不信你们这帮头脑简单的家伙还看不懂什么意思?
打了半天也没分个上下,梁中书赏了两个人各自一套衣服,一锭白银。而且两个人都是都升做了提辖。
比完武,梁中书直接让杨志住到自己的家里。这就是直接告诉手下人,我要提携的人,我一定要提,就算他脸上有块胎记老子一样喜欢。慢慢的周围的人就开始接纳杨志。
第24章清官上任时文彬
为官清正,作势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这是施耐庵给时文彬的批语。
这个新官在书中着墨不多,但是绝对绝对的是一个一等一的牛人。主要从时文彬在给两个都头下命令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东溪村山上有棵大红叶树,“别处皆无”。说明时文彬做了很多功课,至少自己管辖的范围之内都走了个遍,不然不敢说别处皆无。
我听说这里治安不好,而且有梁山盗匪聚众打劫,今天你们两个就去给我巡逻,不要说辛苦。一个很强势的高价值观展示,直接压下来。
你们两个都头一个出东门一个出西门。两路人马自然要分出个阴阳高下,我要看看谁的业务能力强,然后重用谁,打压谁。果然插翅虎雷横为了邀功,抓了没有犯事儿的赤发鬼刘唐。
你们玩忽职守?“官府定责罚不恕”。你玩忽职守违犯了国家的法度,不是我是文彬,是国法要责罚你们,老爷我可是铁面无私的哟。
而且巡逻要以红树叶为证。这就从制度上规避了玩忽职守的可能性。美髯公朱仝,给人的感觉肯定是凡事都很淡定。插翅虎雷横,老虎加上翅膀那是很凶的,强如两人在时文彬面前也只好乖乖就范。漂亮的政治手段。
只几句话,一个正义凛然的官场高手呼之欲出。
施耐庵本人也是做过官的,这个时文彬是不是施耐庵理想化中的自己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