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妖言水浒你想做领袖英雄还是皇帝> 58 武松爱不爱潘金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8 武松爱不爱潘金莲(1 / 1)

58武松爱不爱潘金莲

武松离开县衙,到重新搬回县衙这一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施耐庵这一段描写到底想说什么?

武松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就算自己没经历过,至少也见过小旋风柴进接待人吧!

如果武松真的喜欢潘金莲,那从县衙的单身宿舍搬回家的时候,应该最起码摆个排场!武松可是政法委主任的级别,笙箫唢呐是必不可少的,什么大河向东流什么兄弟相逢三碗酒之类的曲子也不算过分,就算是不装大场面,至少要找几个人做做样子,或者是找几个同事到家里面吃几桌酒,在气势上压一下武大郎。但是武松只是叫一个临时工挑了一点行李。一个临时工挑行李,而临时工放下行礼之后武松直接叫他走了,并没有多做停留,只是没有做体力活,仅仅维护自己都头的身份。那些说武松喜欢潘金莲的人当武松傻吗?

第二天早上起来潘金莲说,“叔叔,画了卯,早些个归来吃饭,休去别处吃。”17个字。而行者武松只是说了3个字“便来也”。然后在县衙里呆了一个早上。卯时是指早上5点到7点,如果是点卯,5点钟签个名,就可以早早回来。书里写武松是“伺候”了一上午,你一个政法委主任能有个啥事儿,就是跟着县大老爷忙一些无关痛痒的闲事,如果武松对潘金莲有意思,是不是应该5点钟签个名一早就回家?恋爱的男人是多么盼望分分钟见到自己的女神啊!

回到家,潘金莲洗了手剪了指甲,打扮的漂漂亮亮利利索索的,然后才安排吃饭。但是行者武松却感觉到很拘谨。如果武松对潘金莲有意思应该,表现得很亢奋吧!

吃完饭之后,潘金莲给武松倒了一杯茶,而且是用双双手递过去。潘金莲的热情让武松感觉很局促,武松说,让嫂嫂受罪,我寝食难安,不如我从县衙里面叫一个临时工过来伺候。潘金莲就不干了,又说武松见外,又说是都是一家人怎么就伺候不了你,又说是你找一个临时工来,他打扫的不干净,我看着不舒服。直接把武松逼到死角,如果武松再说什么,那就有点太见外了。

行者武松在武大郎家里住也不是不交房租的,刚住来没几天,就给武大郎一些银子,让武大郎去请邻居吃茶,这是教武大郎一些交际手段,和邻居搞好关系,省得邻居们取笑他,也让邻居们知道大郎有个牛X的弟弟。

又过了一段时间武松买了一匹彩色的缎子,叫潘金莲去做衣服。很多人拿这个事做文章。这个是怎么了,有那么严重吗?买彩色的很正常,难道一个男人送一个女人料子做衣服必须得是粗布或者是麻布的吗?那是不是也会让潘金莲觉得武家人没有见过世面?书中用的是两个字“段子”,可见不是好的东西,而且是武松自己买的,武松是什么人?在县里面是名人吧,以武松的高大英俊,加上那一身都头的制服,他自己去买个东西,走到哪里都是焦点,谁人不识?去集市上买个东西,肯定是不会避讳人的。行者武松既然敢买,那就是光明正大的,那就不怕别人说,行的端坐的正。何况自己是在自己哥哥家住,先前给自己哥哥银子,又给自己嫂子买布做衣服,情理之中,再说我只是买段子,又不是买衣服,更不是买红肚兜,有什么问题吗?就算是武松对潘金莲有一些想法,也是发乎情止乎礼。

而且书中用的是“段子”不是“缎子”,说明武松买的是一些普通成色的料子,以武松一顿饭十八碗酒和四五斤牛肉的消费观,买个“缎子”应该不是难事吧,却只买了个“段子”。

倒是潘金莲表现得非常兴奋,既然是叔叔送给奴家家的,“不敢推辞,只得接了”说得很就神圣。但是书里面有一句话,“武松至此只在哥哥家里宿歇”,这句话有一定的心理描写,行者武松并没有觉得是和潘金莲住在一起,而是住在自己的哥哥家。这里用了一个词“宿歇”,“宿”有住宿,晚上的意思,临时住宿,武大郎的家对武松来说只是个临时住宿的地方,不可能长久居住,而且武松白天是不在家里睡觉的,只有武大郎晚上回来之后,武松才在家里睡觉。那些看到武松买“段子”的意淫大师,看到武松买“段子”是不是也和潘金莲一样按捺不住心里的兴奋了呢?那我只能说这些局外人不懂得人心,不懂真正的好男儿是什么样的,以一个戏子心态去惴测天神,可笑可笑!

之后行者武松每次回家潘金莲都很高兴,虽然潘金莲还是很主动,武松还是很局促,但是两向相安,大家也习惯了。

无论后人怎么解读,无论施耐庵写武松时候到底让没让他爱潘金莲,能写出这么庞大的体系,这么伟大的作品,施耐庵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59潘金莲反追男神为什么失败

潘金莲撩拨武松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潘金莲做好打算,就等武松回来。武松刚走到门口,潘金莲就掀开帘子说“叔叔寒冷”,讲的是本体感觉,虽然没有说出对武松的关心,但是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我能够感受到你出去做差的辛苦和冒着大雪来回的寒冷。不是比一句我疼你,冷不冷,渴不渴,累不累饿不饿来的更贴切吗?这个问话是极好的。

武松说“感谢嫂嫂忧念”,正常礼节。用了一个词“忧念”,是知道对方的小心思的,也是暗示对方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我不做回应,你也应该知道我的态度,也是时刻在提醒对方,不要有非分之想。

武松将帽子摘下,潘金莲双手去接,想和别人进行进一步接触,要给对方一种舒适感吧,所以用双手,表示我不是卑贱之人,看起来也郑重其事。

武松说了一句“不劳嫂嫂生受”,自己把帽子上的雪拍下来,挂在墙上,武松是不愿意让对方付出的,哪有喜欢一个人,不愿意让对方为自己付出的道理。

潘金莲先是把前后门都上了锁,摆出一桌按酒果品菜蔬,搬到武松房里放在桌子上,武松立马就感觉不对,问了一句,我哥哥去哪儿了?现在还没回来?

潘金莲说你哥哥出去卖饼了。武松说等等,潘金莲说不用等,直接就开始烫酒,武松说说嫂嫂请坐,等武二去烫酒正当,长嫂比母,武松这个礼节没有错。而且武松自称是武二,是把伦理放在第一位的。

潘金莲端着一杯酒,跟武松说,喝完它。这是个测试,测试一下,武松听不听自己的话,却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测试,武松是打虎英雄,江湖好汉,喝酒从来都不留残酒的,十八碗酒也是一口一碗牛饮而尽,何况是你一个小酒盏,你能测试出什么来?武松就是干了,也至少能表达出来两种意思,第一是江湖好汉的饮酒习惯,随后才是听你潘金莲的话。武松接过去,一饮而尽,具体什么意思,估计施耐庵也不知道,估计知道的只有武松了。

潘金莲以为武松是听他的话,就打算开始进一步的动作,就要跟武松“饮个成双杯儿”。没想到武松接过酒,说了四个字“嫂嫂自便”,然后自己又干了一杯,自己干了一杯之后倒给潘金莲一杯酒,没有和潘金莲同饮的意思,其实事情到这种程度,潘金莲看武松没有意思,就应该收手了,武松这个时候也不会说什么。看透不说透,以后大家见面还是好朋友,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潘金莲起码还有一条命在,也不会为后世唾骂,也不会有武家兄弟一个九泉命丧一个流亡他乡的悲剧。

随后潘金莲露出胸脯把头发披散下来,笑着对武松说,听说你养了一个卖唱的,有这个事儿吗?卖唱的人被人包养是很正常的事儿,比如鲁智深搭救的金翠莲,潘金莲这个障眼法使得很巧妙,如果武松有意肯定会说一些轻佻的话回应潘金莲的撩拨,如果武松没有意思,那你是在为自己辩解,我也是关心你的个人生活,我是你嫂嫂,怎么啦?潘金莲这个障眼法,使得特别好,但是不应该不知进退。果然武松回答说,嫂嫂不要听别人胡说,我从来就不是这种人。

其实这个时候潘金莲就应该收手了,但是潘金莲想进一步进行试探。又说了一句,只怕你口是心非,这样的人也是有的,如果武松是一个非常闷骚的人,嘴上说不要,心里暗流涌动,也不是不可能。武松这个时候直接回答你如果不信可以去问我哥哥,武松这个时候把武大郎搬出来,一个是把武大郎当做是挡箭牌,当做是自己的担保,另一个就是拿出伦理来让潘金莲知难而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呼应之前说的,我哥哥是个本分人,不似武二撒泼,意思很明确,好好和我哥过,别让我揍你,这时候的武松只是想想点醒潘金莲,并没有打算撕破脸,毕竟是一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说出去也让人笑话。但是潘金莲非得逼迫武松说出最难听的话。

其实到这个时候潘金莲,再说收手也来得及,试探失败就退回去,相安无事。但是潘金莲也真的是不知进退,还想跟武松进行进一步的身体接触,就拿手在武松的肩膀上捏了一下,问武松冷不冷?武松轩心里边不舒服,但是没有做任何反应,武松没有反应,还过来去跟人家身体接触,这不是自找没趣吗?其实潘金莲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退却一点,收敛一点,如果武松还是没有反应,那就收手,如果武松表现出比较亢奋或者对她比较有兴趣,那再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潘金莲看武松没有反应,就过来抢夺火筷子,火筷子是拨火用的,这个时候施耐庵用的一个词“劈手”,动作简单迅速而且有力,不似一个温柔的女子,标准的女汉子式的动作,可见潘金莲心急如焚,欲火焚身,不知进退,嘴里面还说“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这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了,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帅哥小叔子啊,你是个雏,不懂的男女之事,嫂嫂我可以教你啊,只要像这个盆里的干材烈火一样,大家相互温暖就好。结果武松还是没有回应。其实到这个时候,潘金莲虽然做的过分,但是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但是潘金莲是谁呀?如果她知道收手还是潘金莲吗?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一口,眼睛睛直勾看着武松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武松这个时候用手挡住潘金莲的手,然后夺过来,把酒泼在地上,说“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手上只是一使力,差点把潘金莲推了一跤,随后就开始训斥潘金莲,我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畜生,嫂嫂不要不知廉耻,随后就是那句非常经典的话,“武二眼里认得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子”。这下是完全亮明态度了,

看到武松发怒并且态度斩钉截铁,意乱情迷的潘金莲这下清醒过来了,一边收拾饭桌,一边自然自语地给自己找台阶,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还当真了。其实开玩笑是可以的,只是要掌握好开玩笑这个度。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设定一个目标的时候,要把一个大的目标分成几个小的目标,一层一层的升级和完成,如果第一层目标完不成就不要去做第二层,如果第二层的目标没有达成就不要去做第三层。如果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我们用一个单一的目标,一种简单的方法简单粗暴的完成。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多半会让我们失望的,潘金莲就是个例子。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