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愍公
同安陈忠愍公化成,由行伍积军功,官至提督,封振威将军。故例,提镇不 得官本乡,上以非公莫能膺海疆重任,破格授厦门提督。道光庚子,英夷扰浙东, 命沿海严防,特移公江苏。抵署甫六日,闻舟山失守,即帅师驰赴吴淞口,审度 险要,列帐西炮台侧以居,三易寒暑,未尝解衣安寝。优待士卒,犒之厚,而自 奉甚俭,或馈酒肉,必峻却之,时有“官兵都吸民膏髓,陈公但饮吴淞水”之谣。 每潮来,必登了望,戒军士曰:“平时宜休养,毋辄来辕,如有警呼之不应,刑 毋赦。”尝与制府牛某大阅,见近地兵多弱,而上江各营较强,牛曰:“是可当 前锋乎?”公曰:“近者皆有家室虑,且服吾久,无离心。客兵恐难恃。”及战, 果先遁。壬寅四月,乍浦失守,公益鼓励军士,以大义喻之。时他邑皆骚动,惟 吴淞左右恃有公,安堵如故。五月,夷船大集,公登台守御,日夜不怠。初八日, 自卯至巳,发炮千余门,伤大夷船五,火轮船二,夷人势欲却,适牛制府携兵出 城,夷从樯头望见,置炮于樯击之。牛急召守小沙背之徐州总兵王志元来,而王 已遁去,牛惧亦遁,众兵随之皆窜。夷人复奋力攻击,公孤立无助,犹手发炮数 十次,身受重伤,炮折足,枪穿胸,伏地喷血而死,年七十六。民闻公死,皆大 惊曰:“长城坏矣!”老幼男女无不号泣奔走。夷酋入城,登镇海楼酣饮,或作 华语曰:“此战最危险,但有两陈公,安能破耶?”酋大笑。有武进士太湖刘国 标为公所赏识,随行戎间,忍创负公尸藏芦丛中,阅十日,以告嘉定县令,辇尸 入城,殓于武帝庙,面如生。事闻,诏赐专祠,予骑都尉世职。淞江人哭公哀, 作诗成帙,颜曰《表忠崇义集》。宝山王树滋为作《殉节始末记》,余特撮其大 略,并录诗之佳者于左。云:“一木难支大厦倾,将军殉节万民惊。丹心料有天 垂鉴,白日愁看鬼横行。公已成仁甘就死,士惟见义竟忘生。怒涛夜激芦花岸, 阴雨灵旗战鼓声。”(上海王城)“皓首不能生击贼,丹心惟此死酬君。”(上 海陈培庭)“肘常旁掣生余愤,掌仅孤鸣死竭忠。”(崇明施子良)“右师邴泄 驱车后,壮士勾卑在列时。”(上海林曜)“事到艰难惟一死,身经保障已三年。” (上海曹树杏)
陈学博诗
同里陈友梅学博锡,绩学能诗,晚岁以岁贡官青田训导,萧然一毡,吟哦自 得。殁后遗稿散去,余从其孙邦柱处检得数首存之。《芝田》云:“百里芝田隶 括苍,一城斗大似村乡。龙须草细密成席(龙须岩生草如龙须,土人取织成席, 名曰龙须席),鹅卵石圆高筑墙(民间砖墙甚少,大率以石卵砌之)。晓雨采樵 闺女惯(邑之八外都有钟氏,聚族而居,不婚外姓。生女不缠足,自幼耕田砍柴, 嫁后入市交易,其夫守户而已,谓之畲民),夜灯课读塾师忙(师有兼夜课者, 人家子弟或昼耕而夜就傅)。何当群鹤重飞集,科目聊增艺苑光。”(明永乐庚 予鹤大集,一邑中式十六人。自后鹤至必得科名,然亦寥寥矣。国朝一百六十余 年以来,登科者仅四人)《张贞女并序》云:“贞女,吾镇张希贤女也。许字沈 氏子,未几沈卒,誓欲归省,遂缟素以往,只影茕茕,克修妇道,阅八载病亡。 其节可嘉,赋诗以俟采风者:未识夫君面,终身愿托依。共牢惟木主,入室便麻 衣。八载冰霜洁,千秋节义稀。他年冢树上,鸳鸟定双飞。”《读秦纪》云: “若教博浪毙秦皇,定见扶苏帝万方。始识一椎非幸脱,天心正欲速赢亡。”
西湖长生祠
西湖长生祠极多楹联,佳者莫宝斋侍郎题诸城窦东皋总宪光鼐长生位云: “怜才心事无双,教泽深长留学校;知己生平第一,师恩高厚并君亲。”山阳李 芝龄师宗题汪文端公长生位云:“政并白苏遗泽远,文成《雅》、《颂》继声 难。”杭郡绅士题帅仙舟中丞长生位云:“两浙人来,岁祝选湖山胜境;双堤门 外,风流继唐宋名臣。”又题刘金门侍郎长生位云:“归兴托莼鲈,一代文章留 北阙;清芬接梅鹤,百年风教在西湖。”
天一阁
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凡五万三千余卷。阁在月湖之西、宅之东,墙圃周回, 林木蓊翳,与相远。明嘉靖中,尧卿少司马钦归田后,构以藏书,其异本得 之丰氏熙坊者为多。书藏阁之上,通六间为一,而以书厨间之。其下仍分六间, 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司马殁后,子孙各房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 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 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厨者,罚不与祭一年;擅以书借出者,罚不与祭 三年;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乾隆间,诏建七阁,参用其式,且多写其书入 《四库》,赐以《图书集成》。嘉庆间,阮文达公巡抚浙江,命范氏后人编成目 录,并金石目录刻之。自明嘉靖迄今三百余年,遗籍常存,固由于遭遇之盛,抑 亦其立法严密,克保世泽于勿替,宜名垂不朽,为海内藏书第一家也。
都门竹枝词
《都门竹枝词》不知何人所作,语多鄙俚,其描摩逼真处亦足令人解颐。 《时尚》云:“多多益善是封条,拉扯官衔宋字描。远代旁枝搜括尽,直将原任 溯前朝。”《京官》云:“轿破帘帏马破鞍,熬来白发亦诚难。粪车当道从旁过, 便是当朝一品官。”《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铨。堂上点 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考试》云:“短袍长褂著镶鞋,摇摆逢人便问 街。扇络不知何处去,昂头犹去看招牌。”《教馆》云:“一月三金笑口开,择 期启馆托人催。关书聘礼何曾见,自雇驴车搬进来。”《观剧》云:“坐时双脚 一齐盘,红纸开来窄戏单。左右并肩人似玉,满园不向戏台看。”
禁咒治病
禁咒治病,自古有之,往往文义不甚雅驯,而获效甚奇,殆不可以理测。余 内人之乳母顾妪,其父曾习祝由科,传有二咒甚验。一治蜈蚣螫,咒云:“止见 土地神知载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治法:以右手按螫处,一气念咒七遍, 即挥手作撮去之状,顷刻痛止。一治蛇缠,咒云:“天蛇蛇,地蛇蛇,塍青地扁 乌稍蛇。三十六蛇,七十二蛇,蛇出蛇进,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凡人影为 蛇所啄,腰生赤瘰,痛痒延至心则不可救,名蛇缠,亦名缠身龙。治法:以右手 持稻干一枝,其长与腰围同,向患处一气念咒七遍,即挥臂置稻干门槛上,刀断 为七,焚之,其患立愈。又治蜈蚣螫方,急以手向花枝下泥书“田”字,勿令人 见,取其泥向螫处擦之,即愈。
马从龙
《明史》载:列女“谷氏,余姚史茂妻。父以茂有文学,赘之于家。数日, 邻人宋思征责于父,见氏美,遂指逋钱为聘物,讼之官。知县马从龙察其诬,杖 遣之。及氏下阶,茂将扶以行,氏故未尝出闺阁,见隶人林立,而夫以身近己, 惭发赭,推茂远之。从龙望见,以氏意不属茂也,立改判归思。思即率众拥舆中 而去,氏乘间缢死。从龙闻之大惊,捕思,思已亡去”。因疑似之迹,而使贞妇 含恨以死,此由于辨之不精,而发之太骤也,听讼者可不慎与!
子衿非淫诗
《子衿》非淫诗。萧山沈补堂豫引《晋书》左贵嫔《离思赋》“彼城阙之作 诗兮,亦以日而喻月”,谓如果亵狎之什,岂有椒壁之宠,而写诸彤管者乎?证 据甚确。
孙秦倡和词
吴门孙月坡茂才麟趾,家贫嗜学,尤工填词。旅食金陵,与江宁秦雪舫部曹 耀曾交好,倡和成编。孙《送雪舫之豫章》词云:“帆影摇云,潮声咽雨,客里 暗添离绪。樱桃门巷送春天,忍教抛故园尊俎。帘栊日暮,抱湘瑟拂弦愁误,倚 危阑。料今宵魂梦,相随柔橹。长亭路,几个啼鹃,几簇无情树。看山此后共谁 游,叹才人也如飞絮。辞家最苦,道弹指归与便赋,怕君归,侬又扁舟远去。” (《西予妆》)秦亦有词留别云:“莺慵燕倦,春残还又,扁舟催理。短短芦芽, 引著片帆千里。驿门不用栽杨柳,已是魂销流水。待新词谱就,弦弹处,怕人 垂泪。满江干、是恨南朝胜迹,怨碧愁红无际。坐向蓬窗,多少旧情重记!渡头 一枕游仙梦,袖带匡庐云气。把归期再订,黄梅熟后,楝花风里。”(《陌上花》) 二作皆有情味。
房晖远
隋高祖尝谓群臣曰:“自古天子有女乐乎?”杨素以下,莫知所出,遂言无 女乐。房晖远进曰:“臣闻‘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即房中之乐,著于《雅》、 《颂》,不得言无。”高祖大悦。晖远此言,根据经术,又能导君以正,深得献 替之义。“五经库”之誉,良不虚也。
刘后村
宋刘后村克庄知建阳县时,《咏落梅》云:“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 主张。”言官李知孝、梁成大劾其谤讪,郑清之力辨得释。后赋《访梅》诗云: “菊得陶翁名愈重,莲因周子品尤尊。后来遂判梅公案,断自孤山迄后村。”其 自命高矣!惜晚年为贾似道一出,志节未坚,能毋让和靖独有千古哉?
更迭交战
李白成攻宁武,周遇吉悉力拒之,城圮复完者再,伤其四骁将。自成惧,欲 退,其将曰:“我众百倍于彼,但用十攻一,番进,蔑不胜矣。”自成从之。前 队死,后复继,官军力尽,城遂陷。按:南宋张{角}守南剑州御寇,分州兵为 数队,令多具饭。将战,则食第一队人,既饱遣之出城,便食第二队人;度所遣 兵力将困,即遣第三队人往代;第四至五六队亦如之,更迭交战,士卒饱而力不 乏。盗之计,深合古人之法,惜为自成所用也。
报喜
娄县姚春木上舍椿《晚学斋文集》,谓吴节愍公不从发,自缢死,所遗家 书题曰“报喜”;徐玺丞无念,乙酉,阖门殉节,亦称喜终居士。盖明士大夫固 以尽忠为喜耳,苛论者未之知也。余谓苛论者,盖以好名之积习深也,抑知其激 发忠义,慷慨捐生,实足扶翼名教,愧天下后世之苟且图存者?如是,则好名正 足贵耳,奚病焉!
严比玉藏书画
严比玉太守家藏书画甚多,道光甲申春,曾与董石农山人同观,最佳者如 李龙眠《真武像》、赵承旨《洗马图》、戴文进《夏木垂阴》大幅,俱入神品。 又文衡山《雪景》大幅,自题诗云:“云埋岭树雪漫漫,天削芙蓉万玉攒。小蹇 不辞山路永,十分诗思属吟鞍。”李流芳《山水》,自题云:“每爱疏林平远山, 倪迂笔墨落人间。幽人近卜城南住,为写东风水一湾。”亦皆妙品。
唐冰溪先生
同里唐冰溪先生琦,熟精《史》、《汉》,文品极高。乾隆庚辰乡墨“樊迟 请学稼”一节,中比云:“凡人有所学,当自识其为吾,知有不可不如者,而后 知有可以不如者。人有所请,当识师之为吾,而知有举世不如者,而后知有举世 皆如者。”笔意清隽,非巨眼亦不能识也。生平有洁癖,每赴宴饮,必自携杯箸 以往,终席盥漱十数次。初得中正榜,引见后,以口嘘气,以手拂尘,上以为书 呆子,后班遂撤不引见,人皆以此咎先生。登第后归部铨选,时年已五十,自以 无济世具,不之官。垂老犹以授徒为业,年七十五,卒于分水书院。
沈妪传方
单方之佳者,不必出自方书,往往有乡曲相传,以之治病,应手取效者。吴 江沈妪服役余家,曾传数方,试之皆效,备录之:痔疮,用皮硝煎汤,乘热薰洗, 此方治热毒皆效。小儿雪口疮,马兰头汁擦之。眼癣,大碗幕布,以晚米糠置布, 燃糠有汁滴碗,取抹患处。
吴烈女
永康吴教谕士骐之女宗爱,字绛雪,国色也。幼慧,十余岁,父教令作诗, 诗辄工,兼工绘事。嫁邑诸生徐明英,早寡。康熙十三年,耿精忠伪总兵徐尚朝 陷处州,游兵至永康,邑人の窜。尚朝令人宣言曰:“以绛雪献者免。”众议行 之以纾难,势汹汹。绛雪念徒死贻桑梓忧,乃伪请行,至三十里坑,投崖死,年 仅二十四。道光癸卯,桐城吴廷康为永康丞,慨绛雪死一百七十余年邑人无以文 发之者,为刻其遗诗二卷,而属海宁许农部楣为之传。予述其略如右,且摘诗句 于左。《秋夜偶成》云:“香缘漏水薰还冷,锦为愁多织未成。”《春晓寄二姊》 云:“山含软碧犹春雨,门掩浓阴半落花。”《春日有怀素闻》云:“疏风小圃 宜莺粟,细雨新蔬采马兰。”《忆外》云:“贫家蔬笋怜佳节,驿路风波阻远人。” 又《寄外弟绝句》云:“贫贱驱人少胜筹,天台境好任淹留。寻仙不是韶年事, 好遇桃花便转头。”
归宫詹
国初顺天乡试,主考官用翰林,同房官用部曹、行人、中书等官,而直隶省 实缺知县及候选进士亦皆用之,见常熟归孝仪宫詹允肃康熙辛酉为顺天主考官入 闱誓辞。前此士子竞趋声气,宫詹守正不阿,一秉至公,榜发,下第者哗然肆诋, 冀兴大狱。时蔚州魏敏果公象枢以朝端重望,步行随一仆,携红褐垫至宫詹邸第 门外,行四拜礼,曰:“我为国家庆得人。”复赋诗以纪事,谤者乃息。其誓词 有云:“绝夤缘奔竞之阶,务求实学;杜浮薄夸张之习,不采虚声。对阅公堂, 退无私语。期诸同事,各矢此心。倘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伏冥 诛。甘受妻孥戮辱之惨,必膺子孙绝灭之报。洁诚具告,神其鉴之。”
戴益生
嘉定戴益生孝廉增,性情诚朴,学问淹通。乙未岁见于京师,如旧相识,遂 与订交。丙申出都后,不复相见。戊戌得其来书云:“与阁下别久矣。晴窗孤坐, 辄复相忆。引领南望,悄焉于怀。去春得书,知已启行往楚。及固翁(谓舅氏固 轩先生)入都,又接书并惠笔墨二种,良朋厚爱,铭戢良深。屡欲作答,实缘楚 水燕山,鳞鸿鲜便。相知不在形迹,谅不责其疏懒也。客秋阅邸抄,知阁下改就 教职,都中朋辈咸谓阁下失计,而增独心悦诚服,其钦佩有莫可形容者。夫牧令 之难,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以视苜蓿一盘,诗书万卷,寻古贤之凡储名山之业, 其得失何如?有定识,有定力,阁下于此真不愧一‘定’字。增春关四写,故我 依然。自知猿臂将军封侯无命,不过逐队入试,尽其在我,不敢作‘上林栖一枝’ 想也。教习已报满,以教职用,圣恩高厚,适如私愿。固翁说阁下已就馆苕上, 甚慰。固翁人品学问实可师事,惜远寓东城,不得昕夕过从耳。兹因固翁南旋之 便,率泐布臆,临颖驰溯,不尽视缕。”戴尝有《述怀》诗,句云:“耽书枉自 穷三味,作客何堪过十年。”读之令人感喟无已。辛丑岁,闻其以疾卒于家,年 仅四十。命不副德,遇不副才,是可痛也。
刑名幕联
汪龙庄大令为刑名幕宾时,书联座右云:“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防人不堪。”近有人赠刑名幕宾联云:“求其生不得则无憾,勿以善之小而弗为。”语亦警迫。
知不足斋丛书
歙县鲍菜饮先生廷博,寓居吾里之杨树滨,好学博闻,尤喜搜罗散佚。乾隆 时,开四库馆,献书七百种,钦颁《图书集成》。旋刻秘籍数百种,曰《知不足 斋丛书》。进呈乙览,宸翰赐题卷首,有“知不足斋奚不足,渴于书籍是贤乎” 之句,睿皇帝复赐以举人。两朝褒宠,可谓极稽古之荣矣。所刻丛书,校订精审, 风行海内。尝谓:“与其私千万卷于己,或子孙不为之守,孰若公一二册于人, 与奕礻┆共永其传。”今其孙曾辈以书为业,奇编宝笈价重艺林,盖犹食其报云。
府州县同名
今天下幅员广远,府、州、县同名者甚多,汇记于左以备考。钱竹汀宫詹 《潜研堂集》中《辨名篇》尚有遗漏,兹所记者较详,亦未必无舛误处,俟再考 正。府同名 太平(安徽、广西)。州同名通州(直隶、江苏)。开州(直隶、贵州)。 赵州(直隶、南)。宁州(甘肃、南)。永宁州(山西、广西、贵州)。县 同名会同(湖南靖州、广东琼州府)。海丰(山东武定府、广东惠州府)。泸溪 (江西建昌府、湖南辰州府)。清溪(四川雅州府、贵州思州府)。风台(安徽 凤阳府、山西泽州府)。安仁(江西饶州府、湖南衡州府)。桃源(江苏淮安府、 湖南常德府)。龙门(直隶宣化府、广东广州府)。石门(浙江嘉兴府、湖南澧 州)。新安(河南河南府、广东广州府)。 兴安(江西广信府、广西桂林府)。永安(福建延平府、广东惠州府)。乐 安(江西抚州府、山东青州府)。甘泉(江苏扬州府、陕西延安府)。石泉(陕 西兴安府、四川龙安府)。太和(安徽颖州府、南大理府)。清河(直隶广平 府、江苏淮安府)。山阳(江苏淮安府、陕西商州)。海阳(山东登州府、广东 潮州府)。东乡(江西抚州府、四川绥定府)。 宁乡(湖南长沙府、山西汾州府)。新昌(江西瑞州府、浙江绍兴府)。广 昌(直隶易州、江西建昌府)。建昌(直隶承德府、江西南康府)。安平(直隶 深州、贵州安顺府)。清平(山东东昌府、贵州都匀府)。镇平(河南南阳府、 广东嘉应州)。石城(江西宁都州、广东高州府)。兴宁(湖南郴州、广东嘉应 州)。咸宁(湖北武昌府、陕西西安府)。大宁(山西隰州、四川夔州府)。广 宁(奉天锦州府、广东肇庆府)。华亭(江苏松江府、甘肃平凉府)。山阴(浙 江绍兴府、山西大同府)。三水(陕西州、广东广州府)。宁远(湖南永州府、 甘肃巩昌府)。永定(福建汀州府、湖南澧州)。安定(陕西延安府、甘肃巩昌 府)。宣化(直隶宣化府、广西南宁府)。昌化(浙江杭州府、广东琼州府)。 德化(江西九江府、福建永春州)。安福(江西吉安府、湖南澧州)。建德(浙 江严州府、安徽池州府)。唐(直隶保定府、河南南阳府)。永福(福建福州府、 广西桂林府)。三县同名东安(直隶顺天府、湖南永州府、广东罗定州)。龙泉 (浙江处州府、江西吉安府、贵州石阡府)。西宁(直隶宣化府、甘肃西宁府、 广东罗定州)。新宁(湖南宝庆府、四川绥定府、广东广州府)。长宁(江西戆 州府、四川叙州府、广东惠州府)。永宁(江西吉安府、河南河南府、四川叙永 厅)。怀远(安徽凤阳府、陕西榆林府、广西柳州府)。定远(安徽凤阳府、四 川重庆府、南楚雄府)。安化(湖南长沙府、甘肃庆阳府、贵州思南府)。长 乐。(福建福州府、湖北宜昌府、广东嘉应州)。四县同名太平(安徽宁国府、 浙江台州府、山西平阳府、四川绥定府)。新城(直隶保定府、浙江杭州府、江 西建昌府、山东济南府)。
箸谜
《北史·咸阳王禧传》载箸谜云:“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 入己。”盖以讽贪墨者也。袁简斋太史《咏箸》诗云:“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 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即本此谜之意。按:《中州集》周驰《咏箸》 诗云:“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寓意似胜袁诗。
改官诗
道光丙申,至楚需次,自知无济世才,陈请改官,赋诗云:“凫小队降心 从,学步邯郸苦未工。三复昌黎《盘谷序》,出山深悔负初衷。”“红尘滚滚扑 征衫,堕落何由骨换凡。宦海波涛深莫测,几人安稳得收帆?”“抚字催科两不 胜,有弦可改蹇堪乘。思归若待秋风起,欲脱尘几恐未能。”“簪笔雍容志已 虚,不如归去旧蓬庐。高风输与瀛洲客,万卷名山正著书。”(吾郡冯大史登府 现为宁波教授)“求贤大府礼优崇,刮目居然到阿蒙。衮衮诸公多伟略,不才何 用滥竽充。”(中丞周公之琦命俟秋闱分校,后方伯张公岳崧谓当一视县事,乃 决去留,不然将后悔,余力辞始允)“书生济世少奇猷,得就闲曹愿已酬。莫怅 云衢升未竟,有人平地尚淹留。”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 扁舟江上订鸥盟。酒从黄叶声中醉,诗向青山影里成。高枕连宵酣旅梦,小笺沿 路记归程。掉头笑谢风尘侣,图史萧然万虑清。”“百丈云梯未可阶,寒毡仍问 旧生涯。只惭报国心终负,且喜还山梦竟谐。书卷随身无恙在,田园乐志有人偕。 卜居拟傍渔翁宅,苕、烟波处处佳。”
写书求官
《大唐新语》李袭誉谓子弟曰:“吾不好货财,以至贫之。京城有赐田十顷, 可以充食;河南有桑千株,可以充衣;写得书万卷,可以求官。汝曹第勤此三事, 何求于人!”夫写书而仅以求官,见何卑也!然必有万卷之书,始可求官,亦岂 易事耶?
今胜于古
祭之用尸也,葬之用殉也,媵之以侄也,刑之以肉也,妇人之以废疾、无子出也,古也有之,今则亡。是今之胜于古者。
追尊称帝
唐世追尊称帝者,高宗子孝敬皇帝弘,薨即尊称为帝,是以父尊其子也;睿 宗子让皇帝宪,追尊于玄宗时,玄宗子奉天皇帝琮,追尊于肃宗时,是皆以弟尊 其兄也;肃宗子承天皇帝亻炎,追尊于代宗时,是以兄尊其弟也。
地志
钱竹汀宫詹跋《成化四明郡志》云:“王文恪公撰《姑苏志》,杨礼部讥其 不通。或请其说,曰:“此《苏州府志》也,而云姑苏名,不正矣,文焉得通?” 当时传诵其言。予谓文恪撰述,夫有所受,未可非也。试即宋、元地志之传于今 者言之:梁克家《三山志》、陈耆卿《赤城志》、杨潜《云间志》,非宋之州郡 县名也;徐硕《嘉禾志》、张铉《金陵新志》、秦辅之《练川志》,非元之路名 县名也。志苏州而以姑苏名,何渠不可!史家叙事,地名、官名当遵时王之制, 行状、碑志亦史之类也,若苏州知府而易为吴郡守,施诸志状,则为非法。至于 诗、赋、记、序,自可不拘斯例。”窃谓宫詹引《三山志》等书,以排杨礼部之 言,其说是矣。至谓行状、碑志,亦史之类,当遵时王之制,则地志独非史之类 乎?而岂得同于诗、赋、纪、序之可不拘斯例乎?伏读《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有云:“志书题古地名,自宋代已有是例,核以名实,良有未安。”此诚持平之 论矣。
姚兵部
归安姚镜堂兵部学爽,学问赡博,品尤高卓。官京师数十年,寓破庙中, 不携眷属。趋公之暇,以文酒自娱,朝贵罕识其面。曾典贵州乡试,门下士馈贽 金者,力却之,惟赠酒则受,因是贫特甚。出不乘车,随一僮持衣囊而已。所服 皮衣冠,毛堕半,见其醇,每彳亍道中,群儿争指笑之,兵部夷然自若也。尝赋 《梅子》诗云:“臭味偏于吾辈近,风怀莫遣女郎知。”一时推为绝唱。其他佳 句,如《谢人送菜》云:“但使斯民无此色,愿教我辈味其根。”《送闵贡甫之 扬州》云:“养志未须嫌禄薄,读书大好是官闲。”皆清妍绝俗。
沈菁士诗
乌程沈菁士比部同年丙莹,幼耽吟咏,以家贫亲老,奋志功名,刻苦攻举子 业。通籍后,遂专力于诗,所造日上。其寓感诗,有慨言之深,得主文谲谏之旨。 《叹》(悯罹法也):“鸟将雏,雏飞在路隅。有有善取子,空中一击无 完肤。手爪毒,网罗触,有罪兮不可赎。与雏何怨?雏与何仇?与亦无 怨,与雏亦无仇。只缘攫取口中哺,乃监其脑、桩其喉。口中哺,曾有几?性命 鸿毛判一死,饥不择食至于此!吁嗟乎!安得粟满野,葚满林,鸱鸱兮,化 为祥禽。”《悼蛹》(伤剥下也):“美人织当户,五色工纂组。可怜机中缕, 缕缕皆辛苦。吴蚕作茧口卒<疒者>,吴蚕作蛹蛰复苏。献茧者谁心胆粗,剥取入 己肥妻孥。剥茧一何酷!蛹在茧中哭。蛹哭渺不闻,生机渐以蹙。宛转将死未死 时,我为请命前致词:蛹兮蛹兮好护持,生子明年还吐丝。”
阮文达公联
嘉庆初,阮文达公抚浙,为乡试监临,题贡院联云:“下笔千言,正桂子香 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上,东浙潮生。”归安王勿庵侍郎以衔之太 夫人八秩寿辰,公贺联云:“多子两魁天下士(侍郎乾隆乙卯状元,其弟以钅吾 同科会元),大年三历太平朝。”钱塘魏春松观察成宪之出守扬州也,公赠联云: “两袖清风廉太守,二分明月古扬州。”又题吴山吕祖殿澄心阁云:“仙佛缘中, 湖山胜处;楼台影里,云水闲时。”是真能吐弃凡艳,天然入妙者。
许秀山
临海许秀山布衣保,喜种花,尤爱兰菊,菊种多至百余,每至花时,五色缤 纷。先君子恒从乞种,因书联以赠云:“啖啖饭,着粗衣,眷属团圆终岁乐;伴 幽兰,对佳菊,花枝烂漫满庭芳。”又题其《琴鹤图》云:“流俗不可侣,伴身 惟鹤琴。山空凉月皎,亭古绿阴深。双翮有仙骨,七弦皆道心。幽居惬真赏,长 此涤尘襟。”许精于医,为人诊病不计酬金。曾传余秘方,试之皆效,附录之以 济世。治头风:用头风膏药入草乌末少许贴之。治牙痛:用北细辛五钱、薄荷五 钱、樟脑一钱五分,置大碗中,上覆小碗,纸糊泥封勿通气,缓火熏之,令药气 上升至小碗,取涂痛处。治刀伤久烂:用生糯米,于清明前一日一换水,浸至谷 雨日晒干,研末敷之。治火烧伤方:鸡子煮熟,去白取黄,猪油去膜,二味等分, 捣匀抹之。
学官联
学博向称冷官,以其位卑禄薄,不能自豪也。苏州教授李时庵恩沛自题大堂 联云:“扫雪呼僮,莫认今朝点卯;轰雷请客,都知昨日逢丁。”堪发一噱。萧 山傅芝堂学博笛作联自嘲云:“百无一事可言教,十有九分不像官。”语更谐妙。 然事简责轻,形神安泰。仁和宋学博成勋有联云:“宦海风波,不到藻芹池上; 皇朝雨露,微沾苜蓿盘中。”又孙学博学垣联云:“冷署当春暖,闲官对酒忙。” 是均能道寒毡趣味者。至福清林译之“俸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林官海宁教 谕。国初人),则辞质旨深,直可作官箴读矣(“禄薄俭常足,官卑廉自尊”, 见明姚宣《闻见录》。左忠毅公光斗官中书时,尝以题其堂联,林盖袭用其语)。
槟榔
医书槟榔治瘴,川、广人皆喜食之,近则他处亦皆效尤。不知其性沉降,破 泄真气,耗损既久,一旦病作不治,莫识受害之由,嗜之者终无所警也。余按: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有云:“川、广人皆食槟榔,食久,顷刻不可无之,无则 口舌无味,气乃秽浊。尝与一医论其故,曰:‘槟榔能降气,亦能耗气。肺为气 府,居膈上,为华盖,以掩腹中之秽。久食槟榔,则肺缩不能掩,故秽气升,闻 于辅颊之间,常欲啖槟榔以降气,实无益于瘴。彼病瘴纷然,非不食槟榔也。’” 此论槟榔之害最为切要。知非特无瘴之地不可食也,嗜槟榔者其鉴之。
许氏科第
嘉庆、道光以来,仁和许氏科第最盛。驾部谨身《闱墨·房评》云:“数来族望,寰中能有几家?问到科名,榜上视为故物。”称许可云允当。
李
嘉兴本李地,所产李即以是为名。色红肉脆而味绝鲜,吾郡果品以此为最, 惜不可多得。皮有爪痕,相传为西施所掐,此殆饰说耳,而文人赋李者必及之。 如朱竹坨赋云:“传诸故老,一事矜奇。遇入吴之西子,胭脂之汇舟移。经纤指 之一掐,量心赏之在斯。何造物之工巧兮,化千亿于来兹。虽彼美之云亡兮,仿 佛若或睹之。”金学博介复诗云:“此邦书《越绝》,彼美忆西施。指点痕如捻, 流传事不疑。”沈明经翼诗云:“爪痕千古在,入市合输钱。”皆指此也。
赵仪姑诗
上海赵仪吉女史,归安汪参军延泽之配也。天性高朗,有丈夫风骨。博 习经史,兼工吟咏。著有《滤月轩诗集》,句如:“残红尽落啼莺老,众绿新生 好雨多。”“五夜怀亲空有梦,十年遣日只凭诗。”《春晚》云:“才脱春衫换 夹纱,东皇何事便思家。杜鹃声里斜阳暮,深闭幽窗避落花。”俱娟妙。
理财
三代以下,善理财者莫如刘晏,不善理财者莫如王安石。一则利国而不伤民,一则害民而遂病国也。
大佛寺联
西湖大佛寺有沁雪泉,其题联云:“沁雪贮寒泉,一片清虚,照彻大干世界; 开山成宝相,十分圆满,想见丈六金身。”语特雅切。
鹿坪师联
沈鹿坪师作对联,警炼自然,人争传诵。恐日久散佚,备录于此。太均神祠 云:“德并高,犹众之母;慈同大士,则百斯男。”乌程城隍神祠云:“一城 捍天下兵,丹心贯日;片语留身后誓,铁面凌霜。”(神为张睢阳像,脸色黑, 以有“为厉鬼杀贼”语也。)吾里李临川先生祠云:“德仰儒宗,次立功,次立 言,殁而可祭于社;名垂史册,古遗直,古遗爱,过者犹式其闾。”严比玉太守 之母蔡太恭人四十生辰联云:“长日彩衣孙抱戏,盛年纱幔子传经。”蔡太恭人 挽联云:“礼重延宾,七载倍钦陶母谊;训垂翼子,一家齐凛敬姜箴。”李鹤杉 学博日蛾之尊人秋霞先生允枫挽联云:“惭未因群随谒纪,惨于见绍辄思康。” (鹤杉从师游,而师与秋霞先生未尝谋面。)德清陆庵先生震东七十寿联云: “地本仙居,鸠杖亲携寻药饵;官真吏隐,鹤觞小酌咏梅花。”(时官仙居教谕。) 湖州杨氏祠堂联云:“祠开苕左新门第,村纪关西旧世家。”题某道士居云: “受录开宗,千秋香火人间世;栖真卜筑,一室烟霞物外身。”官台州教授时, 督修文庙,题堂联云:“事可问心宁任怨,功难藉手敢辞劳。”
世次
《汉书·孔光传》:“孔光,孔子十四世之孙也。”《后汉书·光武帝纪》: “世祖光武皇帝,高祖九世之孙也。”皆连身叙世次。《北齐·神武纪》:“六 世祖隐生庆,庆生泰,泰生湖、湖生谧,谧生皇考树。”乃离身为六世。后人叙 世次皆离身,如穆员、陈子昂、柳子厚、苏子美父志,称高祖上一世为五代祖、 五世祖是也。
鼠
《尔雅》隶鼠于《释兽》,以四足而毛,谓之兽也。《埤雅》隶鼠于《释虫》, 以其为穴,虫之长也。鼠之种见于《尔雅》者十有四,有同名而异种者为<鼠贝> 鼠,一在寓属,一在鼠属。有与鸟同穴者为<鼠突>。至《释鸟》之鼯鼠,《释虫》 之鼠负,则与寓属之<鼠贝>鼠,皆名鼠而实非鼠矣。
唐明府
吾里唐明府炳,由庶吉士改官桃源县令,殁后有挽之者云:“天上谪仙,此去依然参桂署;人间隐吏,今来何处问桃源?”人皆称其雅切。
戴孝廉诗
杭州戴孝廉兆元工诗,嘉庆戊辰会试,诗题“天临海镜”,友人某以病倩戴代作,诗起联云:“善纳真如海,能容即是天。”以是获售。而戴竟不第,坎Б终其身。
沈胎簪诗
同邑沈胎簪大令淮,受业于先君子。工篆刻,能诗,以拔贡官山左。惩胥吏 之弊,赋《感事》诗云:“为宰百事难,尤难在胥吏。以彼阅历深,况加嗜欲蔽。 奸猾本性成,乘间工窥伺。翻案或缘情,见利岂思义!譬犹虎而冠,出柙人争避。 去诈复去贪,要在能驾驭。苟能烛其奸,尽法无轻恕。安得清风来,好驱大暑去。” 言之可谓深切。又有《扬州杂诗》云:“一椽遗宅没寒芜,澜息波平井已枯。三 月烟花春似海,更无人问董江都。”“香漂粉泊怅无家,啼遍垂杨剩暮鸦。一赋 芜城已凄绝,不堪更访玉钩斜。”绰有情味。
葛壮节公骈语
葛壮节公以水师起家,擒斩海盗,不遗余力。尝伪作商舟以诱贼,屡获巨寇, 贼惧,为之谣曰:“莫逢葛,必不活。”官镇海总兵时,巡洋劳瘁,感暑,卧病 甚剧。时闻闽省盗船百余拦入浙海,大府檄公率三镇兵船总巡。公力疾前往,先 以书驰告曰:“寸心自誓,期尽瘁以事君;一息尚存,敢偷安而负国!”时道光 戊戌年也。公官瑞安副将时,会稽宗涤楼侍御稷辰赠联云:“武穆两言,不爱不 怕;文成一诀,即知即行。”公尝手书一联揭于治事之堂,曰:“持躬以正,接 人以诚;任事惟忠,决机惟勇。”并自作擘窠大字,颜其堂曰“威惠”,论者谓 能不负所言。
上官皇后
《汉书·外戚传》:“孝昭上官皇后立十年,昭帝崩,昌邑王贺即位,尊为 皇太后。贺废,宣帝即位,为太皇太后。”是时后年仅十五耳,而有太皇太后之 称,乃史册所未有也。《纲目》书后立时年五岁,与《汉书》不符。按:后立于 昭帝始元四年戊戌,崩于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年五十二。以此推之,自应从《汉 书》六岁为是。《汉书》又曰:“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此“四”字当是衍 文。
避讳
古来避讳改字,至今尚有沿用不变者。汉吕后名雉,改为野鸡;梁武帝小名 练,改练为绢;唐高祖之祖名虎,改虎子为马子;太宗名世民,改民部为户部; 吴越文穆王名元,改一贯为一千;宋英宗名曙,改薯蓣为山药;宋寇莱公为相, 诸司公移避其名改为准。地名尤多。吾浙虎林,以避唐讳改称武林;嘉禾,以避 三国吴太子名改称嘉兴;括州,以避唐德宗名改称处州。其他更难悉数。
劫寨
守城者必劫寨,昔人之言当矣。今为广其旨云:御敌者必用侦,诱敌者必用伏,攻敌者必用间。古人制胜之术,大率如斯。
明阉祸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