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和苏语对围过来的众人招呼道:“阿姨好,几位同学好!”
一位胖胖的阿姨道:“小伙子,我听你和这位姑娘说的挺有道理的,不知道像你说的怎么培养语感呢?”
另外有人说:“对,说说呗!”
唐宋见苏语好笑的看着她,双眼闪烁着好奇的神色,解释道:“其实学校老师说的也没错,听,说,读,写。”
唐宋见他们有些愣神,继续道:“不过,在他们的教育方法下,好像大多数学生看到的都是分数,都是考试吧!”
有几个看似初中生的学生纷纷点头,道:“对,就是分数和考试。”
唐宋叹道:“所以,大多数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好好学习英语,并没有告诉学生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
而我们处在一个没有机会使用英语的情况下,考试自然就成了唯一的目的。
对于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虽然学的依旧是哑巴英语没什么实际作用,但至少应付考试没什么问题了。
而绝大多数学生只以为自己没有语言天赋,被拦在英语世界之外。
我不否认有些人确实拥有非凡的语言天赋,但是更多的还是靠兴趣,还是靠兴趣引发的学习热情。”
说道这里,唐宋指着苏语:“比如,这位是从小非常具有语言天赋的,从学习英语开始,从没低于130分。”
唐宋又指了指自己,道:“比如这位,英语始终在及格线徘徊。”
接着,唐宋从苏语手中拿回《老人与海》,随手翻到一页,念了一大段英文,然后用中文以一种央视播音的音调朗诵道:“老人仰望群星,看出大鱼整夜都未改变路线和方向。日落后,海上转寒,老人的汗液在背上、臂上和苍皱的腿上发干,发冷。
我拿他没办法,他拿我也没办法,他想。像他这么耗下去,大家都没办法。”
周围响起阵阵掌声,唐宋发现周围的人更多了。
一位带着孙子来书店选书的老先生开口赞道:“小伙子,你朗诵的很好。那你说说你的英语是怎么学的。”老先生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穿着中式禅修样式的服装,带着浓浓的古意。
周围人也纷纷道:“对,小伙子,多说说。”
唐宋看着苏语站在自己身旁,正看着自己,俏脸上换发着迷人的神采。唐宋不觉有些得意,向周围拱了拱手道:“大爷,你客气了。我学英语就三点,最开始我学英语是为了能够顺畅的英语文学作品,这是兴趣的开始。”
唐宋指着手中的《老人与海》,道:“我先选一本词汇量较少,较为好读的作品。然后开始抛开中文版,读英文版,可能英文版依旧有许多生词不认识,但是不要紧,只要知道这句话意思就好。
然后,整本书读完之后。查生词,继续,这样读个三五本英文专著后,词汇量至少已经达到了英语四级水平,能力已经不在话下了。
再说一下读和听,读主要依靠大声朗读,很多学生很害羞,不敢大声朗读,怕被同学或其他人笑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如果真的有些害羞,可以选择僻静的地方,比如早晨在公园里或者梅河边上,一个人再大声也没人管你。
或者可以在学校里、班级里在志同道合的同学们组织英语角,大家一起朗诵英语,在英语角成员之间用英文对话,这样听说读都解决了。”
唐宋讲完,周围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唐宋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感觉口有些干,这时一瓶纯净水送到他面前。递给他水的是苏语,不过旁边站着收银员刘姨。
唐宋见苏语将水递给他后,她的双手背在身后,脚微微踮起,笑的样子十分的温柔。
唐宋摸了摸头,看向刘姨,道:“刘姨,没给您惹麻烦吧?”
刘姨笑着说:“没,你讲的刘姨都听住了,回头也和我家那小子说说。”
此时,刚刚开口的那位老先生问道:“那小伙子,你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些适合的书籍呢?”
唐宋看了眼收银员刘姨,见她点了点头。
唐宋笑着回答:“老先生您客气了,我读的时候选的是咱们书店的两个系列:一是外语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世界名著,这套书每本书分为两部分中文和英文,不过是分开的;另外一套书是书虫系列,采取同一页中一半是英文一半是中文。”
唐宋说完,有些人已经忍不住围在书架旁,有的幸运,恰好站在书架旁,伸手拿出几本,立刻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
有几个人没有选到,则满是失望。
这让唐宋想起后世的电饭煲、马桶盖,仿佛只有大家都抢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刘姨大声喊:“大家不要抢,更多的书都在书库里。书店会讲这两类书集体全部搬到收银台,大家可以到收银台付款领书。”
唐宋赶忙拉着苏语走出人群,眼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擦了擦头上微微渗出的汗水。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