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 第101章 在论黄巾 邓武欲谋并州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在论黄巾 邓武欲谋并州牧(2 / 2)

“除非主公升任并州牧或者并州刺史。”贾诩也不卖关子,直接说了出来。

“咦,此事大有可为啊,贾文和你估计有几层把握?”戏志才惊讶的说到,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没往这上面想。

“八成!”贾文和淡定的说道。

看他那自珠在握的样子,明显有十足的把握。但他说八成,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谋士的通病,话不会说的太满。

“何时可成?”戏志才认真的问道。

听到好友的问话之后,贾诩跟邓对视一眼,然后神秘一笑说道:“时机未到。”

贾诩所说的时机未到,是因为以东汉那些世家和汉室宗亲,一定会趁机扩大手中的权利。贾诩也是以这个为由,推算出来的。

而邓武确实明确的知道,黄巾败亡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州牧制度,所以也满怀信心。

“好了,你们俩说说,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看着还要再问的戏志才,邓武开口打断道。其实以戏志才的智力,要不了多久就会明白。

“我认为黄巾失败有三,其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黄巾军的粮草补给,全靠缴获(抢),黄巾军号称百万人马,光每日所消耗的粮草器械就不知凡几,短时间内还好,时间一长必会不战而败。

其二:黄巾兵马虽然众多,然领军的将领多是出身草莽,冲锋陷阵,逞一时之勇尚可。指挥兵马作战嘛!呵呵……。

其三:黄巾军虽然号称百万人马,然而真正的精锐人马不足万人。就连最起码的每个士兵人手一件兵器和战甲都不能配备齐全,何以言胜?就是张角不病,他们起义失败也是早晚的事。”

贾诩说完这三点,语气中充满了对黄巾军的不屑。

邓武听完贾诩所说的三点之后也是笑笑没有开口解释,黄巾军的精锐,肯定不止一万人马。众所周知的黄巾力士,就是黄巾军的绝对精锐。只是被张角分配给那三十六方渠帅做亲兵去了,自己身边也就三千余人而已。

黄巾军也是靠这些黄巾力士,才能压制官军。黄巾与官军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千场,只要有黄巾力士在,黄巾的胜率都在七成之上。

“文和所说的三点,确实是黄巾败亡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却认为,还有两点是黄巾最终会败亡的必然理由。”

“哦,志才说来听听。”贾诩自认为已经总结的差不多了,没想到戏志才居然还能找出两点来,这不免提起了贾诩心中的好奇。

“其实,文和所说的三点,都是再说黄巾的军力问题,而我说的两点确是政治上的问题。”

“志才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你什么时候跟文和学的,所以把留一半了。”邓武也好奇戏志才会说哪两点,贾诩说的三点,邓武也能想到。但是政治上的问题,一时半会儿还真不想出来。所以催促道。

“其实说简单点,就是民心和大义而已。”戏子才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但抬头看到邓武不怀好意的眼神,又赶忙放下,开口细细的说道:

“黄巾前期,确实靠着司符救人,恐惑了一大批愚民。然而,黄巾军的军纪败坏,土匪恶霸更是充刺其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心向背啊!”说完戏志才叹息的摇着头。

“还有呢?”邓武追问道。

“还有一点,应该就是:天下虽然乱象已显,然而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当今圣上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天命和才华,厉精图治,未必不可重现大汉荣光。黄巾起义早了点啊,若是再等个几年,等那位归天后,说不定还有希望成功。”

“嗯,那么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等待时机谋划并州牧。”邓武说完又对着戏子才开口说道:

“自己黄巾军的难民,能收留多少就收留多少,尽力而为吧!”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